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邹斌

视频剪辑 王峻 邹斌

通讯员 刘培

10月3日,江城秋初,天空湛蓝,在汉口人气地标“平和坊”的小广场上,鲜花与古朴气息的老式建筑交织在一起,混搭出一种清新时髦感。有市民穿着婚纱、旗袍组团来打卡,有市民带上“长枪短炮”的专业设备来摄影采风……去年底,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上拥有百年历史的“平和坊”上新,小广场变身为花团锦簇的“平和坊历史文化街区”。这是武汉市为建设“湿地花城”,而打造的第二个花漾街区。同时也迅速成为了市民的网红休闲之地,不少外地游客还专程赶来打卡。

网红打卡景观建筑(繁花与百年老建筑相遇)(1)

平和坊里的老建筑

她是繁华都市中难得的静谧之地

“花漾街区”是一种新颖时尚的城市造景手法,意为“鲜花荡漾的街区”。

小广场虽面积不大,却大有文章,广场两侧的绿化带里,姹紫嫣红、色彩各异的花卉盛开,扎花小品争奇斗艳,惹人喜爱。除了传统的三角梅、乒乓菊、月季等常见品种,还有甜蜜黄金鼠尾草、大丽花、大麻叶泽兰等武汉本地少见的花卉。超大草坪上则点缀着柿子树和银杏树,小清新质感下,动漫里的画面在这里呈现,唯美而又动人。

网红打卡景观建筑(繁花与百年老建筑相遇)(2)

一轮弯月悄然爬上“屋顶”

为了响应隧道上方不建永久构筑物,平和坊中轴广场显得“空”,然而,站在通透宽阔的广场上,两侧的百年建筑庄重感却凸显得更加淋漓尽致——128年老建筑东正教堂、107年历史的鲁兹故居、116年老建筑平和打包厂环绕广场周围,迥异的建筑风格拥有很高的辨识度,她们也将整座平和坊变成繁华都市中一隅难得的静谧之地。

记者现场看到,街区里随处可见设计师的巧妙用心,平和打包厂的前身是棉花厂,设计师充分利用了棉花元素,花境里有大量的圆球形植物和棒棒糖植物,以及棉花状的灯饰。

网红打卡景观建筑(繁花与百年老建筑相遇)(3)

来打卡的市民

主题音乐绿雕“云娃”形象搭配上充满年代感的红色厂房,撞色感十足,年轻时尚和历史文化在广场完美融合,历史和当下,穿梭流转。

这里还注入了不少历史符号,站在广场中心,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黄包车、公用电话亭、老式自行车、皮箱……瞬间穿越回上个世纪。

网红打卡景观建筑(繁花与百年老建筑相遇)(4)

平和坊小广场

“真的是太美了,在这种百年建筑围绕之下,看繁花似锦,别有一种感受。”今年刚刚研究生毕业的李雯和闺蜜欣喜地说道,“之前在小红书上看到平和坊很有特色也很漂亮,就利用十一长假来这边打卡。我俩是专门从河北过来的,打算多拍些照片发朋友圈。”

网红打卡景观建筑(繁花与百年老建筑相遇)(5)

游客流连忘返

自带复古滤镜的老建筑能拍又能逛

穿过一汪清浅的水池,小广场的尽头是鲁兹暨史沫特莱旧居,这栋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46平米方的二层楼房,类似于中世纪欧洲教会建筑的风格,为横平竖直的长方体。大坡状瓦顶,方石墙基,正立面连续的拱券门窗,外框凸出,造型优美。

网红打卡景观建筑(繁花与百年老建筑相遇)(6)

游客打卡拍照

“听说这幢房子是上世纪建造的,看上去有点洋气,但似乎又有中式建筑的一些特点,所以整体看起来别具美感。”建筑设计师余康和朋友一道专程从光谷过来,想要了解老建筑背后的故事。

网红打卡景观建筑(繁花与百年老建筑相遇)(7)

夜幕下的平和坊独具魅力

转角,就又发现一处风景。小广场左侧,是武汉中俄文化交流馆,前身便是汉口东正教堂。这座有着128年历史的拜占庭式建筑,在设计上十分别具一格。正十字形的平面布局,底层墙面由多项透视拱券组成,上层平面为六边形透视拱券,呼应六坡揽尖顶,活泼舒展,其壁柱与雕刻精细的线脚,美观大方,让整栋建筑更富有质感。

极目新闻记者发现,这里深受准新人们的青睐,成了平和坊最有名的婚纱照网红打卡地。一对对准新人们,在专业摄影师的指点下,在教堂任意一侧,摆着各种爱的pose,将百年建筑的唯美、满脸的幸福和笑容,定格成为最美的风景。

网红打卡景观建筑(繁花与百年老建筑相遇)(8)

小广场上的草地里种植着银杏和柿子树

“薄荷糖色的屋顶和白色婚纱真的很搭。”伴随着太阳缓缓落下,在夕阳的余晖下,新人们形成一幅幅剪影,恍若流动的“皮影戏”,这时按下快门,每一帧都是大片。

“在这里我能感受到人文与历史气息交织着,走进来后感觉心情特别放松,特别愉悦。我会向大家推荐来平和坊走走,找寻一下老汉口的记忆,感受一下这座城市不同的特色。”市民周莙说道。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