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11月11日电(记者袁慧晶)“卖文玩的”和“做果子的”有没有可能擦出火花?记者在江西鹰潭市采访时发现,两者的组合正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

“今天推的物品是本地产的小罐酥,千年桃酥文化,就在这一口一个中。”10日上午,鹰潭市信江新区江北街道周塘村的直播间内,鹰潭妹子施兰芬对着镜头这样说。

施兰芬所在公司,今年6月和信江新区达成合作意向,在周塘村设立了分部,上个月开始试运行。

为什么选择周塘村?原来,周塘村是当地有名的“果子”村,这里说的“果子”不是地里长的瓜果,而是加工厂里做出来的糕点。村里约1200人,家家户户会做“果子”,好多村民从事烘焙行业。2018年起,鹰潭市政府以周塘村为依托,打造以烘焙文化为主线的综合性文旅休闲特色小镇。

果子村(果子村的新鲜事)(1)

↑2020年1月拍摄的周塘航拍图。(资料图片)

周塘村的挂职干部金叶介绍说,小镇目前已投资约1亿元,保留了村里原有的红石建筑风貌,升级改造了公共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提升。根据规划,小镇将引入包括烘焙观光工厂、烘焙博物馆、书店、民宿等20个项目业态,施兰芬所在公司是其中之一。

施兰芬作为公司在鹰潭的负责人,就这样回到了家乡。“我们原本是做文玩艺术品的线上拍卖,今年开始拓宽领域,尝试在乡村中探‘宝’。”她告诉记者,打算依托主平台打造直播基地,吸纳、孵化优质本地文化产业商家入驻平台直播售卖、拍卖。

吴田标是第一个来谈合作的“果子”商,他在烘焙行业已经干了27年,开了2家食品公司,主打产品是桃酥。小罐酥是他公司研发的新产品。

“我们通过改良工艺,让桃酥的口感更细腻、个头更小巧,更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吴田标说。

周塘村地处城乡接合部,有着难得的“三高”优势——临近高铁、高速,附近还有三所高校。只要小镇建得好,不愁人气不会旺。目前,周塘小镇的规划项目已经签约15个,其中5个已建成,村民们开始尝到村庄兴旺的甜头。

果子村(果子村的新鲜事)(2)

↑工人们在烘焙观光工厂内制作糕点。(王文嘉 摄)

73岁的五保户彭德标在村里新成立的物业公司中做保洁员,一个月能赚1800元。

他向记者说起了村里的各种新鲜事——每到周末就会从大车小车上下来很多游客,他们都爱在村子里拍照;在好看的茶馆里,可以喝茶、吃“果子”;以前牛碾米的地方听说要做成“果子展览馆”;广场上还拉来了一节绿皮车厢,说是要开“美食超市”……

随着村里的人气渐旺,各项改造提升工程稳步开展,彭德标的工作量也加大了,但他从不嫌累。“游客多,说明我们村发展得好;工地多,说明村子还会更好。”彭德标自豪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