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站在铁岭市昌图县老城镇胜利村村头,放眼望去,农田里一派丰收景象,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二十大代表风采让黑土?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十大代表风采让黑土(二十大代表风采让黑土)

二十大代表风采让黑土

金秋时节,站在铁岭市昌图县老城镇胜利村村头,放眼望去,农田里一派丰收景象。

“保护性耕作效果真好!黑土变‘肥’、变‘厚’、变‘松’、变‘软’,蓄水能力连年增强。咱合作社今年又要迎来丰收啦!”提起收成,李忠华满脸喜悦。

李忠华是昌图县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党支部书记,也是国家级农机示范社带头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9年来,他带领乡亲们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开展保护性耕作,让玉米亩产连创新高。

2013年,外出闯荡多年的李忠华返回老城镇胜利村。“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种地必须规模经营、科技赋能。”他回乡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合作社,购置农机、流转土地,采取科学的模式经营农业。

2015年,李忠华开始在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上下功夫,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总结,合作社耕地全部用上了秸秆覆盖技术,做到了免耕播种。

“2021年,合作社土地全部采取保护性耕作。每亩可节约成本70余元,亩产更是高达1860斤。”李忠华自豪地说。继与中科院联合开展“黑土粮仓”工程之后,今年合作社又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创新探索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给土地加上“营养餐”,有望实现“吨粮田”。

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种地还得高科技,北斗导航、无人机植保,省时省力又不会踩踏秸秆,一天的作业量够以往人工干20多天。”李忠华感慨道。

几年来,合作社插上“科技翅膀”,在数字农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目前,已在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实现了“耕、种、防、治”的无人作业。

从最初流转土地1000多亩,到如今土地经营面积超2万亩,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愿意把地里的农活交给李忠华打理。今年,合作社土地经营面积共计2.26万亩,预计可助农增收200万元。

让黑土“生金”,带农民致富。今年,李忠华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从“新农民”到“党代表”,他深感责任重大。“今后,我要带领合作社进一步创新和探索农业耕种新模式,不仅要多种粮、种好粮,更要扛起使命和担当,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李忠华说。

(辽宁日报记者 王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