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当妈妈,适时拉开界限,不过度付出,不委屈牺牲自己。在家庭里,从容接受无法改变的人事物,勇敢做出能力范围内的改变。当妈妈,是女王或女工,只在一念之差。

成为妈妈的那一刻注定要负重前行(当妈妈是女王或女工)(1)

从容接受无法改变的人事物,是我从岸见一郎的书「老去的勇气」学来的。

在有孩子之前,我一直在想,怎样把孩子教养得符合自己心中理想的样子。很典型是围墙外的想法,凡事没透过实作的时候,理想总是很丰满。等了有孩子之后…原来,所谓孩子就是外表和父母相像,但完全是另一个生命的存在。

从有此体认之后,我就开始思考,如何在我和孩子时间交错的时间里,帮助他们独立成长。

这十一年来,我们亲子间的冲突,最大的来自对整洁的认知不同,比如说洗手间用完要保持整洁,怎样才算整洁?对我来说,如厕完如果马桶用脏就要马上刷洗干净;孩子却觉得凡事有人用就会脏,不需要每天保持,一星期打扫一次就够了。

训斥和督促短时间有效,但只要我没盯就会打回原形,问题是我不可能24小时跟在小孩后面,随时注意。

既然此路不通,就得思考其他的办法。如果父母的任务是帮助孩子独立成长,那么就得先接受孩子的个性和认知与父母不同,以此为基础,让孩子发展出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换句话说,我必须接受孩子对整洁的认知与我不同!接受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并学会从容面对。

从容接受无法改变的人事物,乍听之下很消极。其实在「老去的勇气」一书里,还有个但书,大家都知道,很多重点和理由都接在「但是」后头。

从容接受无法改变的人事物之外,还得有改变的勇气。我读到这句话时,有摔书的冲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要我们从容接受无法改变的人事物,又要我们有改变的勇气。

忍着性子读下去才明白,岸见一郎所谓的「改变的勇气」是指在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出的改变

于是,我忍不住思考起来,关于对整洁的认知不同这件事,我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出的改变是什么呢?改变小孩碰壁11年已是血汗史,但我不可能老为了孩子下修标准,那会让我产生委屈的情绪,因为所有人都只会叫父母改变自己,但我也有不想改变自己的时候,特别是在我从小到大都有所坚持,自认为是「正确」的地方。不过,也不能拿自己的正确去霸凌他人。

几经思考,我发现能做出的改变就是:自己独用一间洗手间。自从这么做之后,冲突真的减少许多,至少每次走进洗手间心情都是好的。

而另一间洗手间,每星期叫使用者清洁一次,使用者付费的概念,负责清洁就是付费,大家也知道叫人上门清洁的费用有多贵。我则一个月大清一次。其他时间里,万不得已就不走进去,走进去前也尽量把自己戳瞎,深呼吸是一定要的。

传统的妈妈,总是一边念又一边什么都揽在身上自己做到累死,过度付出,还可能养出巨婴小孩,我真的不想当这种妈妈,但我也不想硬把小孩变成和我一模一样的复制人,所以我才会认真思考,并做出能力范围内可以做的改变。

不过,我也曾不安地自问,这样做会不会太任性,或引来别人的批评,诸如这个妈妈未免也太自私自利了吧!可是,每天拥有干净的洗手间对我来说,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如果不能在干净的洗手间好好上厕所、打理自己,我每天就无法拥有好心情,爱自己的第一步是照顾自己的情绪啊!既然下了决心,就不该理会旁人的看法。

有天,小孩内急跟我借洗手间。对,你没看错,没到万不得已,我的洗手间不给他们使用,要用可以,请遵守我的使用规矩。我愿意付出,但也会索取。

「妈妈,你怎么可以自己一个人当女王生活在皇宫里?」小孩用完大声抗议道。

「啥意思?」我搞不清他要表达的是什么。

「你的厕所那么干净,简直像皇宫。」

听完简直要笑死,这算是哪门子的皇宫啊!不过就是普通的洗手间,但我忍住了。

「哈哈哈,因为我想当女王,所以每天都要把洗手间维持得像皇宫啊!如果你想要,就要做出改变。」

他想了一下说,「我没有想当女王!」很好,蛮有自知自明的。

「嗯,那妈妈也没有想当女工喔!」你妈也不是省油的灯。

俗话说:「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当妈妈,适时拉开界限,不过度付出,不委屈牺牲自己。在家庭里,从容接受无法改变的人事物,勇敢做出能力范围内的改变。当妈妈,是女王或女工,只在一念之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