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年轻时最新消息(全面揭秘至今没出自传的亚洲首富王健林)(1)

华人新首富出炉。彭博华人富豪榜和亚洲富豪榜截至5月1日的数据,王健林以381亿美元的身家超过李嘉诚,成为新的华人首富兼亚洲首富。王健林亚洲首富在当日的排名是全球第11位,马云以351亿美元排名第17位,李嘉诚以347亿美元排名第19位。从4月下旬开始,王健林的排名就持续超过了李嘉诚和马云。

王健林身家大涨得益于其主控的上市公司近期的良好表现,最近一个月,万达集团旗下位于内地A股和香港H股的两家上市公司股价持续上涨。王健林仅持有的这三家上市公司的股权价值就已经接近2000亿元人民币,折合320亿美元左右。

王健林亚洲首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传媒眼中,王健林亚洲首富一直很低调。

工作狂王健林

有媒体生动地描述说“王健林现在每一秒钟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很大的国际象棋”。

王健林名下的大连万达集团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已经形成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旅游和连锁百货四类核心产业。近年来万达以各种骄人的行业成就、各种超大资金投入以及高调海外并购蜚声国内以及全球商界,王健林本人更是被媒体以各种夺目的名号印上各种封面。除了以首富之名荣登中国富豪榜,去年年底甚至有外媒声称有理由相信,王健林已上升为“亚洲第三富豪”。

但是不管自己的财富如何增长,王健林依然像普通的上班族一样一大早就赶去办公室,甚至比绝大部分员工早到半小时,也因此,在王健林的众多标签里,还被贴着一个标签——工作狂。他自己也承认,经营管理要深入细节。比如整个万达明明没人不认识他,可王健林还是跟别人一样老老实实佩戴胸牌,他说不带就不行,这是制度。

感叹从军经历让他更坚毅

王健林15岁当兵,这个年纪正好处于性格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正是由于部队训练异常艰苦的磨砺,对他后来永不放弃、对坚定目标清晰执着的性格塑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形成了他果敢坚毅的性格,而王健林达到今天的成就,也正是凭借了这种坚毅。

“和世界超级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记者问他,“如果按照普通人的观念,所有的人几乎认定您都是成功人士,您自己认为呢?”

王健林说,也算成功人士,但是这个成功看是用什么参照系数。在国内,我们好像已经算是很好的企业了,但是如果拿世界眼光看,特别和超级企业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成功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看怎么理解了。如果完全满足自己消费或者自己的财富,可能有1亿或者有10亿已经算成功了,如果你要是做一个世界超一流企业,甚至你还可以更高一点,做到世界前十名或者前二十名,那这个成功就很遥远。

“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

王健林并不喜欢被评价为“乐善好施”,他认为慈善绝不是掏钱就完事,做慈善很麻烦、很挑战。他要求自己必须真正拿出办法,在赴贵州东南部的丹寨县,操作集团的扶贫项目中,王健林和官员们最终确定万达在丹寨的三大任务:制茶,养猪,办学校。“亲近政府,远离政治”

王健林说,房地产是一个审批型为主的行业,所以如果这个行业不理政府,那完全做不到。从这个角度讲,是不能离开政府的,我们应该尊重政府,主动沟通,但是同时不行贿,从这个角度,我简单总结了八个字“亲近政府,远离政治”。其实,叫“不离政府,远离政治”可能更准确一些。

“这小子心地善良”

当被问及希望今后别人怎么来描述自己的时候,王健林说,除了希望全世界人将来提起万达的时候,说这是个大公司、优秀的公司之外,提起他的时候,能打心眼里说这小子心地善良、人还不错。

王健林年轻时最新消息(全面揭秘至今没出自传的亚洲首富王健林)(2)

王健林亚洲首富 至今没出自传的王健林

16岁那年,王健林背着家人报名参军,开始了艰苦的军旅生活。“我感谢这段经历,没有它我可能没有现在这么抗压,这么目标坚定。”对于17年的军营生活,如今的王健林这样评价。

转业后,已升至副团级别的王健林被安排到大连西岗区区政府任办公室主任。一年半后,大连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因负债149万元濒临破产,区政府希望有人能接下这个“烂摊子”,众人避之不及之时,王健林站了出来。不过,当时的他还是为自己留了条后路,“离开机关时,我办的是停薪留职。”王健林坦言。然而此后,他非但没走回头路,反倒是开创了更广阔的天地。

王健林的私生活不像一些地产大亨那样充斥着各种花边。他每天7点上班,5点下班,除了喜欢唱歌,没有更多爱好,他甚至很少上网,连一个不加V的微博都没注册过。王健林不打高尔夫,因此万达集团管理层把这个爱好都戒掉了。此外,他还是至今少数没有出过传记的企业家之一。

近日,关于万达集团豪掷1.72亿元人民币在纽约佳士得拍下毕加索作品《两个小孩》的新闻在国内收藏界沸沸扬扬,有人认为万达此举很不划算。但实际上,王健林在艺术品拍场上向来豪情万丈,早在1992年他就曾押上全部身家,花800多万元购得一幅傅抱石画作。如今万达集团已收藏百位国内外画家的千幅作品,市值超100亿元,其中有二三成购自海外。

告别机关下海至今25年,王健林的财富成几何倍数增长。2012年,他以450亿元的身家荣登胡润地产富豪榜的首位;今年年初胡润发布2013全球富豪榜单,他以780亿元的财富跻身华人第七;而日前彭博社发布的亿万富翁排行榜显示,王健林以1350亿元的身家成为新科中国首富。

王健林年轻时最新消息(全面揭秘至今没出自传的亚洲首富王健林)(3)

王健林亚洲首富 万达帝国拓展图

大连万达房地产总公司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大连西岗住宅开发公司。1987年成立的这家公司是西岗区区属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王健林接手前亏损数百万。1989年,凭借一项大连棚户区改造项目,万达赚取了第一桶金。1997年万达开始向全国大规模扩张。目前万达地产项目遍布全国90个城市,企业资产高达3087亿美元,年收入1455亿元。

2002年,万达尝试向商业地产转型。与做住宅地产不同,商业地产需要合作伙伴,王健林首先盯上世界500强沃尔玛,最初却遭遇闭门羹。后来为了说服沃尔玛,他数次登门拜访,又通过政府人士的牵线最终达成合作。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与万达合作的长长名单中,除了沃尔玛,还有麦当劳、芝华士、优衣库等全球数百家知名企业,与以往大相径庭的是,今天已经不是万达追着沃尔玛,而是万达驻扎在哪里,沃尔玛们就蜂拥而至。

此后,万达又首创了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集合购物、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多种业态,并逐渐形成一块金字招牌。与传统商业地产仅收取物业租金完全不同,万达广场所到之处构筑起的是一个庞大的商业生态圈,引导和改变都市生活与消费方式的同时,也激活了所在城市的经济能量。用王健林的话说就是:“一个万达广场,就是一座城市中心。”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已经开业的万达广场共72座,规模居全球第二,按照王健林的设想,以每年新开18座的递增速度,到2014年万达广场数量将达到110座,跃居全球第一。

2012年万达集团进军文化产业,投资26亿美元收购全球行业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公司100%股权。由此万达控制了AMC在美国和加拿大344个地区的5000张银幕。日前,万达又对两家欧洲地区的电影连锁运营商发出收购意向,一旦并购成功,将抢占世界电影市场20%的份额。

王健林亚洲首富

曾提着成箱现金到万达球赛现场发奖金、耗资164亿收购美国院线AMC……看上去花钱如流水的王健林,因其天生大院的气质,不苟言笑的表情,在公众眼中曾显得颇为神秘。

在同行眼中,他多次提到“亲近政府远离政治”,更显其深刻理解政企关系、往来自如的独到之处。

从当初一家亏损企业到如今的进行跨国并购的商业航母,王健林真正独到之处在于“顺势而为”。有人说他是这个时代出色的商业机遇猎手,发现了最厚的雪——利润丰厚的地产行业,最长的坡——城市化进程、消费勃兴的几次重大的机会。

他对于中国梦的理解也紧紧联系着万达的未来:中国梦就是13亿个人梦的总和,这才是中国梦。而“13亿人就是最好的市场,就是我最大的依靠。”

王健林亚洲首富人生拐点

从官商到一名真正商人

1988年,从部队转业的王健林任大连西岗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刚两年。回忆起当年情形,他说:“这样下去在机关里就算当上了一个区长、副市长,也没有什么意思。”

正是这一年,时代给了他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大连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因负债149万元濒临破产,区政府希望有能人拯救这个“烂摊子”。这显然是十分棘手的事情,除了王健林,当时没有人有勇气站出来。

“离开机关的时候,我办的是停薪留职。”王健林坦言,下海前也为自己留了后路,万一下海玩不转被“淹死”,还可以回去,依然享有正处职务和待遇。

万达的创业元年定格于1989年,这年他正式来到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任总经理。公司当时只有20多人,在一所几近废弃的楼内办公,办公室下面就是锅炉房,窗台和窗户上都是厚厚的煤灰。有人回忆当年说,公司的人每天回家鼻孔都是黑的。夏天人们进办公室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往地上泼水降温。

当时30多岁的他,上任伊始披着军大衣,仿佛重现部队里下命令的情形:“我们这个集体,我决定了你若不做,就罚款;对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令行禁止。”

当年,公司就实现盈利,区政府奖励他个人15万元,但他分给了全部员工。

住宅开发公司终究是政府直属企业,很多事情还是上级机关和领导说了算,让王健林颇受掣肘。据说当时为了调走两个极不守纪律的司机,王健林跑到上级领导那里以辞职相要挟,才勉强把他们调走。

还有一年“五一”时,王健林租了几辆大巴率员工在大连周边玩了玩,员工还没回,纪检部门就接到了举报电话。后来还是因为王健林业绩突出,几个领导为他求情才没有给他处分,但每名员工都补交了200元的“旅游费”。

诸此种种事情,深深刺痛了王健林,他急切想改变现状。1991年,国家体改委和大连市体改委准备在大连选3家企业,作为东北地区首批股份制试点单位。当时没人敢这样做,王健林却是兴冲冲地跑去申请。

几年后,国有股彻底退出。王健林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商人,大展拳脚的机会终于到来。

王健林亚洲首富企业拐点

同事患癌激发转型想法

从小生长在相对优越的环境,王健林创业也没有经历过炼狱式的磨难。从官员转型成商人之后,几年时间就成为大连地产业翘楚。

同样,也是一件看起来很偶然的事情,触发了万达的转型。

公司有两名和王健林一起创业的老员工,一个得了癌症,一个得了肝病,“那时候没有医保,公司有钱就可以治,没钱就算了。我当时决定不管花多少钱也要救他们。”王健林分别为他们花了200多万、100多万治病。

花这些钱,他并不心疼,但是给了自己很大启发:公司刚干几年,如果再发展二十年、三十年,员工越来越多,年纪越来越大之后,到那时候有病的人多了怎么办?就是这种在今天看来很家长式的想法,促使万达转型:盖房子收租金,以保证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这就是万达商业地产的雏形。

现在回忆起来当初第一次遭遇的最大不顺,是沈阳一个商业地产项目“3年打了222场官司”。“那段时间每天去公司什么事都不用做,专门应付打官司。”王健林当时就想,再过五年,如果还像这样老打官司,就撤出。

万达不但没有撤出商业地产,反而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广:开商场影院、杀入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

如今航母级的万达,是王健林下海之初并未曾料想到的。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列车上,他把握住了机遇。用他的话讲就是“做企业一定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

王健林亚洲首富 新的起点

对文化创意产业着了迷

王健林没出自传,也没有一本关于他个人的书。“枪手理解不了我的思想和我的感受。”王健林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他要自己写,在七八年后,要等他的企业做到世界前100名时,再亲自出书立传。只不过此刻回忆起人生,不是奢华的生活,而是15岁那年,正长身体的他吃不饱饭,班长教他说先盛半碗赶紧吃,吃完再盛满满一碗。

他甚至很少上网,连一个不加V的微博马甲都没注册过。尽管万达旗下院线、百货应有尽有,但他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休闲,省下来的时间全都用在了万达的投资和创意决策上。“只有投资和创意决策是我在负责,这些交给别人做也不放心。”王健林从商25年后发现了让自己着迷的文化创意产业,他用略带骄傲的语气告诉记者:“最快2014年,大家就能看到我的成果。”

对于万达的成功和未来,王健林说:我始终有一个观点,13亿人就是最好的市场,就是我最大的依靠。13亿人穷的时候是负担,可是13亿人富了以后就是最大的市场。

■ 同题问答

1.25年前你在做什么?那时候你的梦想是什么?

从部队转业后,从机关办公室主任到公司担任总经理。

2.作为一个成功者,你人生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工作太忙了,陪家人的时间太少。所以孩子跟妈妈比跟我更亲一些。

3.有什么话是你深信不疑并且最想教给孩子的?有什么话是你曾经深信不疑如今不以为然?

深信不疑的就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志向大小决定了你成功的概率。不以为然的话好像还没有想到。

4.是否有过放弃或不思进取的时候?如何度过那段艰难时光让自己继续前行?

没有。军队磨练出我的意志和品质,是非常坚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