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的日子不好过,已经很久了。
前不久,就有网友偶遇深陷债务危机的姚老板,曾经差点吃下万科,现在吃着8块钱一碗的肠粉。
而万科干脆在总部直接发出了节衣缩食的倡议书,表示要“坚决摒弃铺张浪费的作风”。
这架势,直接把“战时氛围”的措辞都用上了,咋一看有点“活下去”内味儿了。
并且,还把员工的感受也顾及到了,瞅瞅这发话——
Emmm……说得这些情绪大家都感觉不到似的。
不过,问题来了。
作为房地产的老大哥,万科的一举一动素来是行业的风向标。
前有“白银时代”的楼市金句,后有“活下去”的雷神之锤,每次都是行业还在高歌猛进呢,他就提前预警,开始叫苦了。
这次,万科搞事情的动作,有点慢啊!
其实,这会万科在内部搞的那点事,在2008年的时候就出现过了。
彼时,国际金融危机呼啸而来,万科入不敷出,资金链高度紧张。
当时的员工回忆,全集团都在极力控成本,开会都要自带水杯,就连郁亮桌上的鲜花都被撤掉了。
“四万亿”放水缓过来后,万科走上了与其他房企截然不同的道路。
与化险为夷后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许老板相比,万科的风格低调务实多了。
早在2014年,万科就提出了现在人尽皆知的“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的言论,认为行业来到了从增量到存量的转折期——
但这在其他地产大佬看来,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甚至可以用荒诞形容。
他们也在土地市场用脚投票,一边卯足劲加杠杆,一边蒙眼狂赌冲规模,恰好赶上第二轮波涛汹涌大牛市的好时代,多少名不见经传的小房企,摇身一变成为千亿房产巨擘。
万科当时的“忠言逆耳”,后来也被质疑为太保守、眼睁睁错过时代的红利。
2018年,万科在集团秋季例会上“活下去”的呐喊又刷屏了。
彼时,高杠杆房企仍在冲击镜花水月的销售排行榜,恒大还在肆意扩张多元化的版图,融创和富力还在为接下老王“贱卖”的资产喜上眉梢——
更多人只是认为万科在制造焦虑,目的是为了让其他房企活不下去。
但没想到,两三年时间之后,万科一语成谶,行业的寒冬变成了特别真实的存在。
三年后,万科再一次官宣,筹备过冬。
此时,行业已经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寒冬中挣扎了很久了。
从去年8月,房企集体戴上了三道红线的紧箍咒,在随后漫长的一年多时间里,收紧政策层层加码……
这场由高层主动发起的遏制房地产金融泡沫化的资本“大出清”,就像时代的一把沙,落到了所有房企的头上。
对每个房企来说,重量却各不相同。
之前几年大干快上的孙宏斌、林腾蛟、许老板……
早早就开始卖资产、卖股权了,甚至押上个人身家承担无限责任担保、无息驰援公司,只求尽快度过房企的流动性危机,避免债务违约。
而对于万科来说,虽然稳健多年,地主家确实有余粮,但耗了这么长时间,板子始终要打到自己的身上。
三季报显示,万科今年前九个月的销售费用同比增长超过四分之一,几乎相当于2018年全年的水平。
虽然在卖房子这件事情上花费重金,但收效并不好,前九个月,万科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出现了大幅下滑,而下滑得最明显的时间段,是7-9月之间。
艰难的三季度一过,向来自诩为“现金之王”的万科,截至9月末持有的货币资金比2020年底减少了将近500个亿。
接近年末,万科逆风翻盘的概率也不大,如此推断下去,万科保持12年的正现金流记录怕是要被打破了。
于是,明明今年年初还高喊着物业不上市的万科,前不久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宣布将拆分万物云上市。
努力向外找钱还不够,除了号召大家勤俭节约,万科还在内部抓起了“老虎”。
前不久,从高管开刀,直接挖出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刘肖的违规违纪问题,扣罚1000万元。
典型的“向管理要效益”啊!
有趣的是,在万科发出倡议书后,我们此前在《下一个爆雷的,听说是……》中提及的千亿房企奥园,也官宣学习万科好榜样,直呼要勤俭节约。
人家万科节约一下就算了,奥园这种站在爆雷边缘的房企,已经靠卖资产和谈债务展期方案来自救了,这时候再谈勤俭节约,是不是有那么一点晚?
其实,从前两次的经验来看,万科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公司,往往先于市场而行动,从不寄希望于政策的救市,赌所谓的“国运”。
当年,伴随着万科的“活下去”,整个地产行业也确实经历了2018、2019年的小幅波动行情——
开年小阳春火一把,然后逐渐降温,循环往复。
现在回想起来,那两年地产市场的静淡,真是太符合上层“稳楼市”的期待了,但奈何疫情忽然到来,打破了这一切微妙的平衡——
大水又肉眼可见地漫灌进楼市,房价迅速上涨,不得不再次陷入全行业强力去杠杆的境地。
那么,这次万科公开提出“节衣缩食”,是否预示着整个楼市走势将再次回到2018、2019年的“小周期”呢?
至少,我们能看到的是,这个冬天,楼市的政策底初步凸显,贷款限制逐渐放开,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在限价放松的边缘疯狂试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