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9日,大雾悄然而至,多地能见度不足1公里,部分地方能见度低于500米,甚至不足200米浓雾和强浓雾的影响下,不少地方还夹杂着私货——“霾”,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雾霾季你必须要知道的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雾霾季你必须要知道的事(雾霾缘何钟爱秋冬季)

雾霾季你必须要知道的事

2021年12月9日,大雾悄然而至,多地能见度不足1公里,部分地方能见度低于500米,甚至不足200米。浓雾和强浓雾的影响下,不少地方还夹杂着私货——“霾”!

卫星看雾霾

冷空气来之前,往往锋前的增温增湿效果会很明显,也就出现雾,以北京为代表的华北地区,9日上午纷纷迎来了相对湿度90%以上的情况。

也有湿度低的,空气浑浊的呈现方式改成了霾,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地普遍有霾影响,多地呈现出重度污染、局地重度污染的情况。

因为高空槽的底部没有南下到那么深,所以这些地方的湿度也没有大幅度、快速提升,在雾霾天气中,霾逐渐占据了上风。

雾也好、霾也罢,为什么秋冬季节雾霾就活跃起来了呢?

北方雾霾浓重(图片来自墨迹时景)

原因大致有4条~

首先,近地层空气流动性较差是雾和霾形成的最重要原因。一般来说,夏天强对流多发,动不动下个暴雨、甚至冰雹,空气流动性强着呢,这很不符合雾和霾“猥琐发育别浪”的核心价值观。但秋冬季节就不一样咯,近地层空气流动性弱,只要没有强一点的冷空气,雾和霾就很容易形成。

然后,气候变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61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平均风速呈现显著减小的趋势,这其中春季和冬季减小最明显,其次是秋季。好家伙,风减弱了还针对了秋冬季节,那秋冬季的雾和霾可不就要增多了么?

不仅仅是风,近年来,秋冬季节冷空气过程也减少了。虽然2021年寒潮是少见的频繁,但整体来看,1961年以来,冬季和秋季冷空气都是在逐渐减少的!掐指一算,寒潮和风都越来越弱,雾霾也就越来越强了!

沙尘频率降低也反映出大风在减少

再者,降雨、降雪对大气中的雾和霾能起到清除和冲刷作用。夏季多降水天气不利于雾和霾的出现,但秋冬季节降水明显少啊,北方动辄20%的相对湿度,给了霾发展的空间。统计上看,1961年以来,秋季和冬季降水日数也是减少的态势。

最后,秋冬季有雾和霾最爱的“环境”。供暖且不提了,一到天气变冷的季节,大家也更愿意开车或打车出行,汽车尾气、供暖排放等的增加,也给雾和霾提供了重要的凝结核!

秋冬季雾霾肆虐,也是有因可循的。相比于天气的因素,气候变化带来的雾和霾增多才更值得大家关注和深思。

笔者:冯喆,气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