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的风流英俊的果郡王,虽然整天标榜自己专情,其实是最花心的撩妹达人,简直无时无刻不在撩妹子。

仅在剧中就有甄嬛、浣碧、叶澜依、孟静娴这四个女人为了他要死要活,付出一切。但很可惜,其实这四个女人没有一个是真的爱他。

甄嬛对果郡王的感情,就好比皇帝对甄嬛的“菀菀类卿”;浣碧爱得更多的是果郡王高贵的身份地位,可以弥补她前半生自卑的遗憾;叶澜依对果郡王是带着感激和义气的一种信仰和知恩图报;孟静娴则更有意思了,她就是个任性的大小姐,她把果郡王当成一个势在必得的“大玩具”……

甄嬛传果郡王与甄嬛认识经历(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四个女人)(1)

甄嬛真正爱的男人是皇帝,果郡王是替代品,赐死那天,甄嬛早知道酒里有毒

甄嬛最爱的人一直都是她自己,但她心中真正深爱的男人其实是皇帝。

很多观众接受不了这一点,其实是剧版四大爷的锅,但凡换成《步步惊心》中吴奇隆版的老四,大家就能体会了,皇帝比果郡王真的优越太多,原著中四大爷的原型玄凌也是大帅哥。

甄嬛和皇帝是同一类人,他们表面上擅长伪装,内心渴求真爱。他们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皇帝宠爱甄嬛,是因为“菀菀类卿”,找了个纯元的替代品,甄嬛和皇帝决裂后找了果郡王,其实也是一样的心态。

果郡王是皇帝的亲弟弟,而且更重要的是皇帝一开始和甄嬛谈恋爱的时候,假借了果郡王爷的身份。

甄嬛和皇帝是有过一段真心挚爱的,他们的感情经过了眉庄假孕、甄嬛流产、铲除年羹尧华妃等考验,已经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一种并肩作战的同盟感情。

甄嬛传果郡王与甄嬛认识经历(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四个女人)(2)

甄嬛对于这段感情的投入是很深的,她甚至有一段失去了理智,感觉自己跟皇帝像一对夫妻一样,逾越本分去参与朝政,而皇帝虽然已经开始忌讳她,表面上还是惯着。

飘飘然的甄嬛才在“纯元故衣”事件发生后,不顾家人获罪的状况,对皇帝大发脾气,声嘶力竭的说:“这些年的情爱与时光,终究是错付了。”

她自己回来后就清醒了,为了自保以及保护女儿胧月以及救娘家人,这才自请出宫修行去。这也是甄嬛的绝顶聪明之处,她和皇帝撕成这样,短时间内相见不如怀念。

甄嬛在离开皇宫以后,当时也没想到自己还能回来。她心里非常的恨皇帝,只有天天恨得牙痒痒,她才会对芳若姑姑说:“若有国丧,天下皆知”。

甄嬛恨得越浓烈,就表示她内心还是放不下,她还爱着皇帝,真正不爱皇帝的表现,应该是敬妃那种状态。

她和果郡王的感情很莫名其妙,她就那么动心了,和果郡王在一起卿卿我我的恋爱了,同居了,还非常开心,就像又回到了少女时代,和皇帝谈恋爱时候那样幸福,简直是焕发了第二春。

甄嬛传果郡王与甄嬛认识经历(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四个女人)(3)

你看甄嬛她一点儿也不介意果郡王是皇帝兄弟的身份,也不膈应果郡王这个会让她想起初恋的头衔嘛。

而且最有意思就是,甄嬛和果郡王谈恋爱那一套风花雪月的套路,包括写婚书啥的,其实也跟甄嬛和皇帝谈恋爱那会儿都是一个套路,越是名不正言不顺,越是要搞明媒正娶的夫妻那个形式。

后来果子船出了事儿,死讯传来,甄嬛已经怀孕了,她脑海里蹦出来的头一个想法就是:回宫去找四大爷帮忙!

当然了当时甄嬛的家人也遭难了,果郡王的船也沉得有些蹊跷,这也的确是上上策。但是吧,总感觉甄嬛这一系列策划操作实在过于丝滑了,真是一点儿心理障碍都没有。

包括她和皇帝重逢后,立刻就那啥,皇帝还非常满意并且感动得不要不要的,这说明甄嬛的表现让多疑的皇帝也挑不出半点儿不是,如果甄嬛真的只爱果郡王,仇恨皇帝,其实很难做的这么圆满。

后来,钮祜禄甄嬛就带着满级神装回宫一路开挂升级,一直干到了熹贵妃的位子,手里掌握皇帝的大部分孩子。

甄嬛站在了权力巅峰,虽然还把果郡王当作内心遗憾的白月光,动不动把自己感动得稀里哗啦,但却不可能再和他重温旧梦了,因为甄嬛更加现实了,她知道果郡王永远干不赢皇帝的。

皇帝让甄嬛用毒死果郡王,用的是当年让太后赐死隆科多一样的套路。甄嬛说要回去更衣,很可能是想要回去拿假死药,这个东东是当年温太医准备给甄嬛私奔用的。

甄嬛传果郡王与甄嬛认识经历(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四个女人)(4)

但是皇帝没有给她这个机会,当她倒完了酒,其实就是让果郡王自己换酒的。

果郡王本来就比甄嬛感性恋爱脑很多,他失去了甄嬛,又干不过皇帝,早就不想活了,所以整天花样作死,他怎么可能真的让甄嬛喝毒酒呢?他让甄嬛去关窗户,就是要自己换了毒酒喝。

妃子和王爷喝酒本就很诡异,又没有风雨,好好地关什么窗户?事出反常必有妖啊!可是甄嬛她就是去了,她不能不去,因为她不能死,她要是喝了毒酒,就等于对皇帝证明她和果郡王真的不干净。

那么果郡王一家子和甄嬛娘家,她的孩子们全都保不住。甄嬛终于选择了牺牲果郡王,成全自己,成全大家。

甄嬛传果郡王与甄嬛认识经历(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四个女人)(5)

浣碧爱的是果郡王高贵的身份地位,用来弥补她前半生自卑的遗憾

只有平等的感情才能算是真爱,而浣碧对果郡王的爱,从一开始酒充满了对荣华富贵的追求,到死都是想要独享霸占。

浣碧是甄远道的私生女,她的出身原本也是高贵的,她的母亲何绵绵也是官宦千金,就是很倒霉的因为抄家获罪流放了,才流落民间。

甄远道对浣碧母女充满了愧疚,对浣碧特别好。浣碧从小就知道自己的身世,小姐身子丫鬟的命,还是给自己的亲姐姐当丫鬟,难怪她整天劲儿劲儿的特别不服,整天就想和甄嬛抢男人,先是勾引皇帝,又是设计嫁给了果郡王。

甄嬛传果郡王与甄嬛认识经历(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四个女人)(6)

因为浣碧心里,她和甄嬛是一样的人,甄嬛能拥有的,她也必须想要来一份儿才行!浣碧心高气傲,但是也非常现实,她找男人的标准就是要有身份。

她一开始打扮的花红柳绿去勾搭四大爷,就是想和甄嬛一样当宠妃,结果被四大爷嫌弃庸俗。心里拔凉跑到山石后面哭,结果果郡王的空调就吹了过来,果郡王夸浣碧好看,可把浣碧美坏了。

浣碧内心的傲慢,根本不会觉得这是果郡王在安慰她,或者看在甄嬛的面子上安慰她,她只觉得果郡王对她有意思,张口就说:“王爷不必哄我高兴”。这就是浣碧,当宫女的时候就自认为王爷会来哄她!

甄嬛传果郡王与甄嬛认识经历(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四个女人)(7)

就算后来,浣碧被甄嬛收服,跟着一起去甘露寺吃苦受罪,也没有磨灭浣碧高傲的心气。哪怕是甄嬛已经和果郡王好上了,浣碧也见证了他们恩爱的点点滴滴,她也坚决拒不嫁给阿晋为妻。

因为阿晋虽然是王爷的亲随,但也是个奴才嘛。后来就是甄嬛回宫了,和果郡王的关系从女朋友又变成了嫂子,浣碧知道他俩彻底没戏了,就开始放开手脚干事业,宴会上设计让果郡王掉出了小象,然后自己跑出来承认。

皇帝其实当时就是怀疑的,加上果郡王犟头犟脑地说自己早有心仪女子,却因故不能成亲,只能接受浣碧为侧福晋,就更加怀疑。

幸亏当时皇帝心里还瞎琢磨纯元的新替身玉娆,所以才没有继续追究而已。后来浣碧和果郡王结婚后,根本也不怎么恩爱,这更让皇帝怀疑了。

而这一切都是浣碧富贵险中求的后果,她本是一个一辈子都见不得光的私生女,能当上亲王的侧福晋已经是顶了天的高嫁,总算弥补了她前半生的自卑和遗憾。

说到底,她真的多爱果郡王这个人吗?她只是爱他带给她尊贵的权势地位。因为她和果郡王根本连共同语言都没有,甚至还不如孟静娴呢!

浣碧婚后过得的确也不怎么幸福,因为果郡王说话只要一拽文她就听不懂,所以果郡王会对孟静娴比她亲近,她还气鼓鼓的来找甄嬛诉苦呢!

甄嬛传果郡王与甄嬛认识经历(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四个女人)(8)

可见浣碧的贪心,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她和母亲光明正大做了甄家人还不够,她嫁给了果郡王也不够,还想要果郡王的宠爱。只是她从来也不想想:十块钱配三把钥匙,她根本就配不起啊!

人家甄嬛和孟静娴都是比她出色还比她更努力的人,才能获得果郡王的青睐,她凭啥呢?就凭她心气高吗?真是笑话!

结局果郡王死后,浣碧撞了棺材。可是果郡王对她其实从来也没什么情,她对果郡王也不能算爱情,所以这不能算殉情,只能叫绝望自尽。

孟静娴任性大小姐,征服欲太强,把果郡王当成一个势在必得的“玩具”

原著中的孟静娴原型和剧中不太一样,她在书里叫尤静娴,原本是要把她给指婚给清河王的,结果被婉拒了,但她思慕清河王,痴心一片,等成了老姑娘。

这样看上去也合情理一些,好歹曾被指过婚,是有些来历的。剧中的孟静娴就比较生猛,一个出身高贵的国公嫡女,为了一个男人性命脸面都不要,公然表达相思恨嫁是需要莫大勇气的。

可是不管是书中还是剧中,孟静娴其实也不是真的爱果郡王,她跟果郡王的感情,就和NC粉丝追明星偶像差不多。参考一下《大宅门》电视剧里那位嫁给照片的白玉婷,其实差不多,她们爱上的是自己心中的理想偶像,不是真人。

甄嬛传果郡王与甄嬛认识经历(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四个女人)(9)

一见钟情,非君不嫁,得不到就要死要活的,出尽百宝。可是根本就不顾南方根本就不喜欢她的事实。

孟静娴智商很正常,身体也未必是真的有病,她只是自小养尊处优,身份太高贵了嘛,要啥有啥。

他爹沛国公几次上书给皇帝,帮她求婚,女方上赶着男方,可见是个十足的宠女狂魔,对孟静娴宠的没有底线的那种,为了女儿实现愿望,可以不要自己的脸面,也可以不顾家族的体面,就这么狠。

孟静娴有这么一个好爹,就是底气十足:本姑娘从小到大,想要的东西就没有得不到的,包括果郡王。后来她真的得到了,哪怕是做妾也愿意,如果她真是爱的卑微痴狂,应该满足了吧,可惜并没有!

新婚之夜,果郡王去了浣碧屋里睡,孟静娴自己掀了盖头,哀怨的对嬷嬷说:“嫁过来就知道是这个样子。”不是,大姐,你哭着喊着要给果郡王当侧室,如今达成目标,是不是该开心才对?还要啥自行车呢?

甄嬛传果郡王与甄嬛认识经历(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四个女人)(10)

这就是孟静娴不爱果郡王的表现,这个任性妄为的公侯大小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玩具”,可是她一拿到手就不喜欢他的不完美了。

以前只知道果郡王不喜欢自己,但她的征服欲让她说服自己,等他们在一起就会幸福。可是当果郡王把嫌弃冷落甩在她眼前时,她就不高兴了。

然后她并没有放弃,她要驯服这匹野马,于是她拿出了自己的诗词才华,天天缠着果郡王,她趁着果郡王喝醉了酒,套出了他和甄嬛的私情。

她穿上了甄嬛的衣服,盘上了甄嬛的发型,学着甄嬛一样叫“允礼”,然后骗得果郡王稀里糊涂和她同床共枕。

按理说,果郡王的名分和本人她都得到了,王爷对她也比浣碧更亲近了,她就消停点好好过日子得了呗。

不行的!任性的孟静娴大小姐还要跑到甄嬛眼前去宣示主权、秀恩爱,给果郡王披衣服,又拉小手,说自己是“王爷的枕边人”……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甄嬛,瞧瞧吧,你们姐妹俩加起来也没有我厉害哟!我赢了!

甄嬛传果郡王与甄嬛认识经历(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四个女人)(11)

等孟静娴怀孕后,她自己也怕浣碧对她下手,就经常跑到甄嬛眼前,透露自己知道甄嬛和果郡王秘密的意思,想要自保。

这就很搞笑了,说她聪明吧,也算聪明,可好像也挺傻的。你都知道这么多了,甄嬛还能留你?就算生娃前顾及允礼的骨肉,生完了再料理你不就行了?

如果不是孟静娴有事没事跑去熹贵妃眼前去,甄嬛的儿子六阿哥怎么可能和她混的那么熟悉?结果六阿哥在宴会上非要让孟静娴,这个比亲妈更会哄他的婶母雅喂食,然后大家都知道了,就是:我要婶母死……

所以说孟静娴这个大小姐,不是被鹤顶红害死的,她是被自己的任性和征服欲毁了一生。

想要的太多,得到了又不满足,还想要更多,抢了甄嬛的男人,还哄人家儿子,就算没有剪秋下毒,估计等孟静娴生完孩子,甄嬛或者浣碧肯定也要对她下狠手了。

叶澜依对果郡王的感情不是爱,介于崇拜和友情,带着感激和义气的信仰

甄嬛传种我唯爱的拽妃小叶子,她对果郡王也不是爱情,是介乎于粉丝对偶像的崇拜,和知己朋友只见的一种感情,带着理解、感激和义气。

小叶子本来是圆明园的驯兽女出身,后来做了驯马女,总之就是比宫女还底层的奴婢,因为宫女伺候的是贵人主子,小叶子伺候是主子们的宠物。

甄嬛传果郡王与甄嬛认识经历(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四个女人)(12)

所以,当小叶子生病快要死了的时候,根本没有一个人救她,在冷漠的皇宫里,谁会在乎这样一条和蝼蚁一般低贱的生命呢?

但是果郡王他不一样,他是撩妹达人,而且还有些侠义心肠。因为他平时也经常骑马打猎,所以跟小叶子想必也是旧相识,要不然小叶子不可能知道他的珊瑚手串来历,和贴身从不示人。

所以,对于一个老相识,果郡王怎么可能见死不救呢?反正叫个太医也是举手之劳。

他找太医来救活了小叶子,收获了死忠粉一枚。小叶子也是个讲义气的人,在她有限的生命里,几乎都是黑暗,只有果郡王是一束救苦救难的光。小叶子从此就不仅把果郡王当成救命恩人,还把他当成信仰。

甄嬛传果郡王与甄嬛认识经历(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四个女人)(13)

果郡王说她穿绿色好看,她穿了一辈子绿色衣服;果郡王希望她好好活着,她就在皇帝身边好好活着;果郡王的合欢花落了,她冒着雨收集;果郡王为甄嬛伤心,她差点儿弄死甄嬛;果郡王被皇帝毒死,她从此开始屠龙计划;当知道甄嬛的双生子是果郡王的骨肉,她亲手把皇帝送上了黄泉路……

小叶子了解果郡王的一切,他喜欢的东西,他爱的人,并且心甘情愿为他守护这一切。她可以自己不嫁给果郡王,但是她希望果郡王能娶甄嬛相守幸福,而不是一天娶了俩不爱的女人。

甄嬛传果郡王与甄嬛认识经历(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四个女人)(14)

小叶子对果郡王的感情,有感恩之心,有仗义之情,甚至有知己之意,唯独就不是爱情。爱情是自私的,不是无私的;爱情是平等的,不是仰视的。

甄嬛中的爱情是很罕见的,宜修对皇帝是爱情,她也说出了爱情的真谛:看着别的女人与丈夫恩爱生子!臣妾做不到啊!

甄嬛传果郡王与甄嬛认识经历(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四个女人)(15)

甄嬛对皇帝一开始也是爱情,所以她沉浸在爱情中忘乎所以,跟皇帝像夫妻一样讨论朝政,犯了忌讳,更是为“菀菀类卿”怨恨了皇帝一辈子,直到皇帝临终,她还在提这件事。

小叶子把果郡王当成自己的神,自己选择了卑微的成全,燃尽了生命,付出了所有,却从不要求得到回报。其实,她才是果郡王一生最大的贵人,她用一生的能量,回报了果郡王给她的那一次温暖救护,也就没有遗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