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人侯景,见风使舵,叛魏归梁
侯景,字万景,北魏怀朔(今内蒙固阳)人,同化于鲜卑的羯族人,早年做过怀朔镇功曹史,和高欢(东魏权臣,北齐奠基人)是好朋友。
北魏末年,杜洛周、葛荣相继扯旗造反,北方大乱。侯景投到北魏权臣、大将尔朱荣帐下,因作战勇猛,获尔朱荣擢拔,用为先锋,在镇压葛荣义军的过程中立有战功,被晋升为定州刺史,逐渐有了名气。
后来高欢诛灭了尔朱氏,侯景又转而依附高欢。因为是小时候一起玩尿泥的好友,高欢对发小侯景很器重,任他为丞相长史、兼定州刺史。
在高欢的提携下,后来侯景又相继当过尚书右仆射、吏部尚书、司空、司徒、河南道大行台,统兵十万,镇守河南,成为高欢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史载,侯景相貌平常,身形并不长大威猛,毫不起眼,两腿一长一短,走路一瘸一拐,曾被人骂为“侯跛子”。因为天生缺陷,骑射击刺并非其强项,但为人聪明狡黠,心思活泛,有谋略;虽然戾狠嗜杀,生性残暴,但治军严厉,又颇为大方,将掳掠所得都赏赐给将士,因而部下都愿意为他卖命,打起仗来非常凶悍。高欢麾下高敖曹、鼓乐等都是彼时勇冠三军、战功无数的名将,侯景却很蔑视这些所谓的悍将,说他们是有勇无谋的匹夫。
侯景野心很大,不甘久居人下,早有纵横天下的雄心。他对谋勇兼具的高欢还算尊重,对其子高澄却很不服气,或根本不放在眼里,他曾对左右心腹裨将说:“高王(指北魏权臣高欢)在,吾不敢有异心。王死之后,吾不能与鲜卑小儿(指高澄)共事矣”! 对侯景不服自己,高澄亦有所察觉。
梁武帝萧衍
高欢病死后,高澄立刻以亡父的名义致信召侯景回邺都(今河南临漳),想趁机削夺他的军权。不料伪造书信被侯景识破,又听说高欢病重,便借故不服调遣,拥兵自重。同时派亲信上表梁武帝萧衍,表示愿以河南十三州之地投降梁朝。
梁武帝不顾群臣反对,决定接受侯景降表,授其为河南王、大将军,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大行台(相当于尚书令)。并派一将军率军3万并携带大量粮草接应侯景。梁军还没赶到,东魏大军已经杀至,侯景又向西魏求援,西魏实际掌权者宇文泰知道侯景狡诈,为人反复无常,一面接受他的归附,一面派大军陆续接收侯景盘踞的河南13镇地盘,并要求侯景立刻到长安觐见。
侯景见在东西魏之间得不到任何便宜,还有丧师失地的危险,于是决意归降梁朝。梁武帝萧衍于547年8月派侄儿萧渊明率5万精锐北伐东魏,东魏大将慕容绍宗率军在彭城(今徐州)设伏,大破梁军,5万梁军主力几乎被团灭,主将萧渊明被生擒。
慕容绍宗歼灭梁军后,挥兵围攻谯城(今安徽亳州谯城区),侯景正在城中,与东魏军相持数月后,因粮食吃尽,率800步骑出逃,又骗开寿阳城(今安徽寿县)为容身之所,梁武帝只好封他为南豫州(今合肥地区)刺史,驻守寿阳。
野心勃勃,叛梁篡位
东魏在大获全胜后,让被俘虏的萧渊明写信给梁武帝,表示愿意交还战俘,两国恢复通好,想以此来挑拨梁国与侯景的关系。侯景得知后,接连上表梁朝与东魏媾和,梁武帝不听,亦不加强武备,严加防范,一心只想求和。
侯景又命人伪造东魏国书,命人送到梁廷,要求以贞阳侯萧渊明换取侯景。梁武帝不知是计,更不起疑,马上回信答应道:“贞阳旦至,侯景昔返”。侯景得书,对左右亲信说:“我早就料到吴老公(指梁武帝)薄心肠”!其心腹幕僚王伟也撺掇道:“如今坐听亦死,举大事亦死,只有靠大王设法谋取生路了”!侯景知道自己失信于武帝,早有此意,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叛乱。
侯景得知梁武帝侄儿临贺王萧正德一直对伯父心怀不满,欲阴谋夺取帝位,派心腹与萧正德联络,表示愿意拥戴他为帝,萧正德大喜过望,同意在侯景起兵反叛后为其内应。
侯景之乱有多乱?以八千对三十万,居然大获全胜,梁朝军民饿死、战死者难记其数,吃斋念佛的梁武帝萧衍被圈禁饿死太清二年(548)秋季,侯景悍然起兵,先一举攻取谯州,再下历阳郡(今安徽和县), 随即挥军自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长江东岸)渡长江,梁武帝急令全国戒严。
侯景谋反之初,已经与临贺王萧正德暗中私通,太子萧纲毫不知情,仍然命萧正德都督京城诸军事,扼守建康(南京)要地朱雀门,负责京师防卫,萧正德趁机秘密联系侯景,派部将沈子睦放下吊桥接应叛军入城。
彼时侯景只有兵8000人、马数百匹。按理说,实力羸弱的他起兵反叛,对梁朝来说威胁不大,只要应对得当,一举剿灭应该不是难事。但有都督南京诸军事的临贺王萧正德做内应,局势就有些不妙了。
据史料记载,萧正德先是派出十余艘大船,把侯景叛军从北岸的横江接到南岸的采石矶,助侯景迅速兵临建康(南京)城下。接着萧正德又命游击将军沈子睦放下吊桥,侯景不费一兵一卒便顺利捣入京师建康。
入城后,侯景迅速挥兵进围台城(皇宫),一直围到次年(549)3月,将台城(梁宫)整整围困了5个月。当初守卫台城的禁军将士有两万人、避难的百姓10多万 ,如今战死、饿死了六七成,还能持枪负弩与敌作战的4000将士大都饿得面无人色、骨瘦如柴,气喘吁吁地。各路援军虽然陆续开至,但大都云集在建康周边,总数近30万,兵力远超侯景叛军,然而,各路勤王军将帅并不齐心,号令不统一,除少数奋力击贼外,大都观望不前。
高州刺史李迁仁、天门太守樊文蛟率5000兵马来援,见众军皆屯守不战,遂自率所部猛攻敌营。侯景部将宋子仙设下圈套,引诱樊文蛟孤军深入,然后伏兵四下里冲出,樊文蛟左冲右突而不得,力竭被杀。李迁仁见文蛟战死,无心恋战,急忙率残部遁逃。各路大军见李、樊惨败,心中惊恐,皆瑟缩观望,数十万援军竟不能有半点作为。宗室诸王虽也率军前来,但并不积极与侯景作战,只想保存实力以夺取皇位。
彼时皇宫内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了,藏匿在其中的百姓以及军士不得不捕食鼠雀充饥。有士兵甚至将战马宰杀吃肉,还有人将战死者的腿肉割下,掺于马肉中煮着吃,许多人因为饥饿而得病。此时侯景军也闹起了饥荒,没有东西吃,周边全是来援的梁军,士兵到处搜掠而不得。侯景假意与梁武帝议和,一面行缓兵之计,暗中却加紧进攻。太清三年(549)三月,叛军终于攻克台城(皇宫)。侯景之乱,共有十余万军民罹难,景况惨烈。
侯景已于太清二年立萧正德为帝。攻克台城后,有了更理想的傀儡武帝萧衍,就把萧正德降为大司马、侍中,自任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执掌军政大权。不久又嫌萧衍不配合、不听话,干脆就把老爷子软禁起来,连日常饮食也不按时提供,有时还随意克扣、裁减。萧衍索要食物,多不能得到满足,因此忧愤成疾, 后竟病饿得起不了床。勉强捱到5月,被囚禁在净居殿的萧衍饿昏了头,觉得口里发苦,想讨点蜂蜜而不得,呼人却无应答,随即大喝一声,闭目而死。享年86岁。
86岁的老皇帝萧衍被活活饿死,这位戒荤、戒色、舍身出家的“和尚皇帝”最终却未得到佛祖庇护。梁武帝成饿殍后,侯景又立太子萧纲当了傀儡皇帝,是为梁简文帝。大宝二年他废黜了简文帝,另立豫章王萧栋为帝;10月,命人将简文帝萧纲弄死。11月,逼迫萧栋禅位,他自己正式即位称帝,改元太始,国号汉。
次年,梁朝大将陈霸先率军反攻,击溃侯景叛军,混乱中侯景被梁将羊鹍挥刀砍杀,将其尸身运到健康。王僧辩割下侯景的头颅,将尸身陈列于闹市中,百姓争食其肉,一会儿便割成一副骨架。侯景之乱,历时3年8个月,终告平息。
侯景之乱的历史影响
侯景之乱使南朝士族集团遭到沉重打击,对江南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繁华富庶的六朝古都建康(今南京)变成了一片残垣断壁,王、谢、陆、沈、崔、虞等世家巨族几乎被羯人侯景诛戮一空。在应对侯景叛乱的过程中,高门大姓、宗室亲贵的无能、无耻充分暴露出来,这些都表明源自魏晋、享有特权的士族阶层已腐朽没落、对国家政权的掌握难以为继。
(插图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