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所谓修身(1)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2)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3)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4)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5)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6),视(7)而不见,听而不闻(8),食(9)而不知其味(10)此谓修身在正其心(《礼记·大学》)  【批注】  (1)修身:涵养德性,来修正自己的行为  (2)忿懥:怨恨愤怒忿(音份),怨恨;懥(音志),忿怒  (3)恐惧:害怕  (4)好乐:嗜好喜乐  (5)忧患:忧愁患难  (6)焉:此,这里  (7)视:看  (8)闻:听到  (9)食:吃  (10)味:滋味  【故事阐述】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自身有所怨恨愤怒、害怕恐惧、嗜好喜乐、忧愁患难时,内心就不能端正心思不在这里,那就会看也象没看见,听也象没听到,连吃东西也不知道滋味这就说明了修养自身,就在于要端正自己的心  《礼记》一书中有多篇关于“礼”的单篇文章,内容谈哲理、论政治制度、记礼乐器物,或描述生活仪节,是儒家礼学的重要典籍上面这段在说明正心修身的道理而“心不在焉”后来就演变为成语,被用来比喻心思不集中  【讨论】  (1)为什么心生怨恨愤怒、害怕恐惧、嗜好喜乐、忧愁患难,内心就不能端正?说说你自己的看法并请和大家一起分享  (2)为什么会看也象没看见,听也象没听到,连吃东西也不知道滋味?  【造句练习】  例:他上课总是心不在焉,所以成绩就不好  例:由于心不在焉,妈妈在切菜时,不小心切到手了  【相似成语】  漫不经心、心神不属、无所用心、魂不守舍、心有旁鹜  【课后时间】  举几个例子,跟大家分享自己因为心不在焉而发生的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成语故事魂不守舍?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成语故事魂不守舍(成语故事心不在焉)

成语故事魂不守舍

【原文】  所谓修身(1)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2)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3)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4)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5)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6),视(7)而不见,听而不闻(8),食(9)而不知其味(10)。此谓修身在正其心。(《礼记·大学》)  【批注】  (1)修身:涵养德性,来修正自己的行为。  (2)忿懥:怨恨愤怒。忿(音份),怨恨;懥(音志),忿怒。  (3)恐惧:害怕。  (4)好乐:嗜好喜乐。  (5)忧患:忧愁患难。  (6)焉:此,这里。  (7)视:看。  (8)闻:听到。  (9)食:吃。  (10)味:滋味。  【故事阐述】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自身有所怨恨愤怒、害怕恐惧、嗜好喜乐、忧愁患难时,内心就不能端正。心思不在这里,那就会看也象没看见,听也象没听到,连吃东西也不知道滋味。这就说明了修养自身,就在于要端正自己的心。  《礼记》一书中有多篇关于“礼”的单篇文章,内容谈哲理、论政治制度、记礼乐器物,或描述生活仪节,是儒家礼学的重要典籍。上面这段在说明正心修身的道理。而“心不在焉”后来就演变为成语,被用来比喻心思不集中。  【讨论】  (1)为什么心生怨恨愤怒、害怕恐惧、嗜好喜乐、忧愁患难,内心就不能端正?说说你自己的看法并请和大家一起分享。  (2)为什么会看也象没看见,听也象没听到,连吃东西也不知道滋味?  【造句练习】  例:他上课总是心不在焉,所以成绩就不好。  例:由于心不在焉,妈妈在切菜时,不小心切到手了。  【相似成语】  漫不经心、心神不属、无所用心、魂不守舍、心有旁鹜  【课后时间】  举几个例子,跟大家分享自己因为心不在焉而发生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