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三十六计之第七计:无中生有

  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译文:用假想欺骗敌人,但并不是完全弄虚作假,而是要巧妙地由假变真,由虚变实,以各种假想掩盖真象,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这就是《易》经中所说的少阴、太阴、太阳互相转化的道理。

三十六计中第七计(三十六计之第七计)(1)

  典故:真真假假张兴世袭击钱溪

  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南朝刘或杀了亲兄刘子业,自己当了皇帝。权力更迭,引起了一片混乱。泰始二年,刘子勋在浔阳(今江西九江)称帝,并进军繁昌、铜陵,直逼刘或的国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刘或调遣主力部队前去讨伐。刘子勋派部将孙冲文镇守赭娇(今安徽繁昌县西南),派刘胡镇守鹊

  尾(今铜陵境内)。刘或派龙骧将军张兴世率水军沿江南下,一举攻占了湖口的两座城镇后,后在鹊尾洲受阻。在两军对峙的形势下,张兴世主张用一支精干部队占据上游要点,切断刘子勋军前后联系,以寻找战机,出奇制胜。

  钱溪位于钱江上游,地形险要,江面水流湍急且多旋涡,来往船只到此都要停泊,是刘子勋军的咽喉要地。于是,张兴世决定从这里突破。钱溪守军刘胡的部队力量不弱,张兴世便决定智取。他派出几只船快速向上游行驶,钱溪守军发觉后正要采取行动,张兴世的船只却马上掉头回走了。一连数日,天天如此,钱溪守军也就习以为常了。

  一天晚上,张兴世率大批战船,扬帆猛进,刘胡起初以为又是虚张声势,不加理会,后来听说来的真是大批战船,才派出一部分船只,监视张兴也的动向。

  第二天傍晚,张兴世在景江浦停下来,刘胡的船也停在对岸。晚上,张兴世率全部战船迅速地进入钱溪,刘胡派去监视的船只一时弄不清敌方的目的,又不明白己方主将的意图,眼睁睁看着张兴世的战船全部进人钱溪了。待到刘胡明白过来,再派船队攻打时,张兴世已经做好防守准备。刘胡船只慌忙中进入江中旋涡,拥挤不堪,行动迟缓,与陆上步兵又失去协同,终于大败而走。

  

  

  无独有偶:

  曹操率军南下,想灭刘备,趁机夺取东吴。刘备刚被曹操打败,只得联合东吴来抗曹。于是派孔明来见周瑜。周瑜这时候牛起来了,毕竟有人来求我了,应该摆出大恩公的模样。然后当着孔明的面,说曹军不可抵挡,如何如何。

  鲁肃是主战的,不想投降,于是和周瑜争了起来。孔明已经看清了,(其实周瑜也想抗曹,只不过想让孔明低声下气的相求,才有面子)可就是不吱声,只是冷笑。周瑜觉得自已占了上风,得意了,转过来问孔明问何发笑。

  孔明说:“我不笑别人,笑子敬(鲁肃的字)不识时务。”鲁肃不干了,孔明先生你来不就是要联合抗曹的吗,怎么说我不识时务呢。孔明说:“周公瑾决心降曹,甚为合理呀。”老实忠厚的鲁肃急坏了,对孔明说:“先生,你为何也这样说呀?”孔明又说:“曹操很会用兵,天下无敌。吕布、袁绍、刘表等人不都叫他灭了吗?只有刘备不识时务,楞要与曹操相抗,现在生死不保了。周公瑜要降曹,可以保全妻子,保全富贵,国家的存亡就不算什么了。”

  周瑜抬举曹操是想让孔明低声下气求自己,孔明抬举曹操是刺激周瑜年轻气盛的心。但周瑜这时候忍住了,楞是没吱声。

  鲁肃又来气了:“你竟敢让我主投降曹贼,岂有此理”。这时气氛紧张了。

  孔明说:“我有一计,不用送礼,也不用投降,也不用亲自过江去谈判,只派一个使者,用一个小船,送两个人到江北,曹操得到这两人,嗷嗷地往回撤。”

  周瑜对这事挺感兴趣,忙问:“是什么样的两个人?竟能退曹兵?”孔明又说这两个人微不足道,可是国家得救了,如何如何。周瑜忍不住还得问哪,到底谁这样厉害?

  孔明这时侯发挥了:说是听说曹操怎样怎样地好色,又建铜雀台,广选天下美女置于铜雀台中。又说曹操听说江东乔公有两个女儿,分别叫大乔和小乔。那真是沉鱼什么、闭月什么的。又说曹操有两大愿望,一是扫平四海,二是得到二乔以安度晚年。如今曹操来江南,其实就是为了二乔啊!孔明再加上一句,说范蠡把西施送给夫差,结果为国立功了。东吴难道还吝惜民间二女吗?

  其实大乔是孙策之妻,小乔是周瑜之妻,孔明特意装作不知,好气一气周瑜,也就是激将法,省得周瑜老装。这时候周瑜还真沉住气了,他想要证据,不能凭孔明一面之词就发怒啊。急忙问孔明有什么证据。孔明便背诵了《铜雀台赋》。也赶上诗句中有“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曹操本意是建二桥,可听起来也是“乔”啊。

  周瑜终于忍不住了,勃然大怒,大骂曹操老贼,并誓死抗战到底。孔明还在说两个民女不足惜云云。周瑜说出了真象,孔明连称死罪。

  这一段说的是孔明借用了曹操的一篇赋,巧妙地把“二桥”换成“二乔”。达到了激将的目的。此计无中生有也就是编织谎言,以达到目的。

  

  

  其他:李广布疑云

  飞将军李广带100多名骑兵单独行动,路上望见匈奴骑兵有几千人。匈奴看见李广等只有100多骑兵,以为是诱兵之计,都很惊疑,于是奔驰到山地摆好阵势。李广的部下毫无准备,遇见多于自己几十倍的敌人都很恐惧,想要驰马逃回。

  李广说:“我们离开自己的大队人马已数十里,如果现在这样逃走,匈奴人必然追射我们,那就会被他们消灭。如果我们留在此地,匈奴人就会认为我们是大军的诱饵,不敢出击。”于是命令所有骑兵:“向前进!”

  一下行进到离匈奴阵地二里的地方才停下来。李广又命令说:“都解下马鞍,原地休息。”手下的骑兵焦虑地问:“敌人众多,而且离得很近,万一有事,我们怎么办?”

  李广答:“那些匈奴人是预计要我们往回走,然后好来追杀,现在我们偏要解下马鞍表示不走。”果然匈奴骑兵未敢出击。

  这时,胡人方面走出一个骑白马的将领,试图监护他的兵,李广立即上马,与十几个骑兵。驰马奔射,杀死了白马将,然后又回到原处解下马鞍,命令士兵都纵马而卧,等到天快黑了,胡兵始终感到很奇怪,不敢出击。半夜时分,匈奴人担心埋伏的军队要夜袭他们,于是全部撤离。第二天清早,李广带领百余人,平安返回大军。

  

  

创作(码字)不易,难道你不关注、转发并赞一下么???更多知识与娱乐,尽在“三人聚众”(八大平台都一样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