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后思”4:《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④——第五项修炼的法则

今天继续学习《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的第4章:第五项修炼的法则

第五项修炼这本书真正要学习学透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从字面浅读一下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我最近也是有零散时间就读一读,学习进度很慢,领悟到的内涵也不深刻,不过学了总比没有学的好,很多好书都是要反复学习和琢磨的。

下面开始今日的学习,一共十一条法则。

一、今天的问题来自昨天的“解决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殆心得(学而后思4第五项修炼④)(1)

知识点摘抄:

我们经常对问题的起因感到困惑,而这只不过是提醒我们,需要检讨过去处理其他问题时采用的方法。

把问题从系统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的解决方案,往往不会引起注意,这里继承了新问题的人并不是原来那位“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的人。

学习思考:

很多时候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在短期内能对当前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作用,似乎把问题解决了。但是从长远来看,用系统思维来分析问题时,有可能前期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一个问题,但是又重新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这其实是问题的转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你越使劲推,系统的反弹力越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殆心得(学而后思4第五项修炼④)(2)

知识点摘抄:

“补偿反馈”,即愿望良好的措施介入后引起系统的反应,结果抵消了介入行动所带来的好处。

遇到补偿反馈时是什么感觉:你越使劲儿推,系统的反弹力越大;你越努力试图改进,似乎越要求你付出更多的努力。

学习思考:

“补偿反馈”的现象在日常的工作中是非常常见的,在一个但单位有部分兢兢业业的员工,努力工作,责任心很强,事事都主动做好,从来不跟领导提困难,遇到问题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从来不用领导操心。这样的员工反而工作越来越多,越来越累,因为他们任何工作都努力完成,不提困难,给领导的感觉就是很轻松就干完了事情,觉得干好就是理所当然。领导就会安排更多的事情给这样的员工,而且习惯了他们默默安静地干活,一旦某一次工作完成得不好,就会让领导不满意。

三、情况变糟之前会先变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殆心得(学而后思4第五项修炼④)(3)

知识点摘抄:

补偿反馈通常有一段时间“延迟”,即在短期的利益和长期的损害之间的时间间隔。

学习思考:

这个跟今天的问题来自昨天的解决办法是相通的,有时候一个动作产生的问题不会很快显现出来,我们通过采取一个动作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没有深入地去分析这个动作可能产生的其他消极影响。很多的消极影响都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出现,有一定的延迟。

四、选择容易的办法往往会无功而返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殆心得(学而后思4第五项修炼④)(4)

知识点摘抄:

我们都对使用熟悉的方法解决问题感到放心,总是坚持我们最了解的办法。用熟悉的办法使劲儿努力,再努力,而深层的根本问题并没有改变,或更加恶化。

学习思考:

人有时候会有惰性,习惯用熟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事物都是发展的,我们思维方法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变化,我们不能总是拿着旧地图去探索,拿着旧地图是找不到新大陆的。我们需要突破,需要创新,需要分析新的问题,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疗法可能比疾病更糟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殆心得(学而后思4第五项修炼④)(5)

知识点摘抄:

使用非系统性的解决方法,会带来长期的、更具潜在危险性的后果,那就是对该方法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学习思考:

有时候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采用系统思维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可能不但解决不了原先的问题,还可能使问题恶化,可能产生新的问题,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六、快即是慢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殆心得(学而后思4第五项修炼④)(6)

知识点摘抄:

最佳成长速度,比可能的最快成长速度要慢许多。系统观点的真实含义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在新的思考方法基础上的新型作为——系统思考不仅更富于挑战性,而且也比通常处理问题的方法更有希望、很有前途。

学习思考:

有时候快未比就是好事,有时候快反而是慢。需要运用系统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最合适的解决问题速度,不是一味地追求快速解决问题。如果只是简单地介入问题,可能对问题的解决毫无帮助,无功而返,而且会让自己感到沮丧和心灰意冷。

七、因和果在时空中并不紧密相连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殆心得(学而后思4第五项修炼④)(7)

知识点摘抄:

现实中复杂系统的特性,与我们思考现实的主流方法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距。消除这种差距的第一步,就是放弃因和果在时空上紧密连接的观念。

学习思考:

因果联系是我们哲学学习的一大规律,但是这种规律不是显而易见的,不是突显在表面的,而是需要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我们需要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也需要研究事物之间的隐藏着的外部联系,用系统全面的思维方法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八、微小的变革可能产生很大的成果——但最有效的杠杆常常是最不易被发现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殆心得(学而后思4第五项修炼④)(8)

知识点摘抄:

微小的、集中的行动,如果选对地方,有时会带来可观的、可持续的改善。

应对困难的问题,常常必须找到“高杠杆作用”在哪里,即找到最省力,又能产生持久、可观地改进的变革方法。

寻找高杠杆效益的变革没有简单的规则可循,但是有一些思考方法会使这项工作更有可能完成,一是学会观察事件背后的结构模式,而不仅是事件本身。二是用变革过程的思考方法,而不是定点拍照的方法。

学习思考:

用系统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通过观察和分析寻找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动作和变革并不是动作越大效果就越大,有时候微小的动作只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九、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但不是马上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殆心得(学而后思4第五项修炼④)(9)

知识点摘抄:

许多显见的悖论,都是静态思考的产物。他们看上去是“非此即彼”的刚性选择,但那是因为我们处在固定的时空点考虑问题。真正的杠杆效益在于,看清如何逐步使两者都得到改进。

学习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是因为我们是用静止的观点在思考问题,在一个静止的时刻,自然很多东西需要进行取舍。但是如果用发展的观点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发现我们可以不断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优化,针对事物不断地变化发展,去探索实现新突破的新方法。

十、把大象切成两半得不到两头小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殆心得(学而后思4第五项修炼④)(10)

知识点摘抄:

要理解大多数最富有挑战性的管理问题,我们必须看清产生问题的整个系统。“系统边界原则”告诉我们必须考虑到互动因素,是对眼下某个具体问题最重要的因素,而不用考虑范围有限的组织边界。

学习思考:

需要用系统的思维来分析和看待问题,系统不是简单的部分相加之和,将系统进行简单的拆分也不能得到一个个有用部分。系统的各部分需要用联系互动的思维来看待。

十一、不去责怪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殆心得(学而后思4第五项修炼④)(11)

知识点摘抄:

我们遇到问题时,总是忍不住要责怪别人。分立的“他人”并不存在,你和被责怪者都是同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疾病的疗法,就在于你和你的“敌人”的关系之中。

学习思考:

很多时候,出现了问题,大家习惯性地去找外部原因,其实自身和外部都是一个有关联的整体,都是处在统一系统中,需要正确处理自身与外在,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