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又称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它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传说,在正月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此,不宜外出。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以免冲犯“赤狗”,带来贫穷。那么,大年初三有什么习俗呢?

习俗一:赤狗大三初三又称“赤狗”,在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所以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而且据说在初三出门拜年,一定会有口舌之争,因而通常在这一天大家是待在家里不会出门拜年的。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大家也不在这天宴客,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

赤熛怒, 五天帝之一 ,南方之神,司夏天,亦称"炎帝"。帝主管南方,是南方之神。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格式:“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大年初三有什么习俗或禁忌?春节大年初三的习俗(1)

习俗二:早睡迟起其实这一条这跟前面一条风俗有关系,大年初三既然不宜出门,那么自然可以好好休息。而且因为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间人们大多都守夜劳累,所以到了初三这天便可以早迟起,好好调理调理身体,养足精神,好让自己在新年里精神抖擞。习俗三:烧门神纸烧门神纸的意思是:古代的人们到了大年初三这天会把过节的松柏枝及所挂的门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过完了马上要开始经营生意了。所以还有句俗谚说:“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习俗四:老鼠娶亲老鼠娶亲的民俗故事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相传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大日子,会听到老鼠吱吱叫的声音,为了不打扰老鼠娶亲的好事,人们在该晚都会尽量提早熄灯就寝。并且在这一天,家里的厨房或老鼠常出入的角落,撒上一些米盐、糕饼与老鼠共享新婚的欢乐和一年来的收成,这些东西俗称“米妆”,或称“老鼠分钱”,希望与老鼠打好交道以求今年的鼠害少一些。习俗五:小年朝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