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这样一段二胡谱:2127 2127,它们都是十六分音符,2/4拍,7是低音,在G调52弦第一把位用分弓拉,速度为快板,其中的"2”只允许用空弦。

如果你左手比较灵活,且与右手基本保持一致,只拉一小节不反复,那也许难不倒你。但是如果把它连续反复四次,问题可能就出来了------卡壳、含混、错音、杂音、速度减缓……

显然,这条小练习牵涉到一个快弓换弦手的动作问题。速度不快的时候,右手换弦动作比较慢,运弓也比较轻松,而一旦加快,手的灵活性和敏捷度就必须跟上来,跟得上来的好办,声音清晰均匀。跟不上来的,许多问题自然就出来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提高右手的灵活性,主要是右手腕。一是要注重手腕关节功能训练,二是讲究手的换弦动作路线。后者尤为重要。一般地,分弓快速换弦右手像抖手腕,即划椭圆圈。拉内弦推外弦时为逆时针方向,拉外弦推内弦时为顺时针方向,详见下图。

二胡快速换弦的南北之别(要注重清晰度和流畅性)(1)

有必要指出,倘若上面的练习用连弓达到流畅圆滑的效果,那右手的动作显然不是画圆了,而是走成圆滑的波浪线,绝不是上下起伏有棱有角的直线。

另有必要提及,上面的谱例,只是说明分弓快速换弦。要是从科学安排演奏的角度,应该用内弦在二把位奏出,食指作保留指。

其实,笔者在学习《洪湖主题随想曲》的过程中,就曾遇到过上述此类演奏技巧问题。由于之前未得要领,当演奏到其中的那段快弓换弦乐段时,与邓建栋、宋飞和于红梅等演奏家的视频作对照,总觉得磕磕绊绊显得不够流畅。为此,根据自己一贯奉行的“知行合一”练琴理念,采取边拉边思考、边分析边找出问题症结所在的策略,而后再多渠道、全方位地寻找对症良药......

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扎扎实实打牢二胡演奏的基本功,自己有针对性地找来了赵砚臣的《11种换弦练习》曲谱,加大了这支练习曲的练奏频度和速度,从中用心体会快弓换弦方面的规律,以及演奏时手上的“感觉”。经过此番努力,又重新返回独奏曲的练奏,最后基本上能顺畅演奏闵慧芬老师的这支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了。

二胡快速换弦的南北之别(要注重清晰度和流畅性)(2)

(《洪湖主题随想曲》中快弓换弦部分曲谱)

二胡快速换弦的南北之别(要注重清晰度和流畅性)(3)

二胡快速换弦的南北之别(要注重清晰度和流畅性)(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