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蔡京,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奸臣”二字,宋朝百姓称他为“六贼之首”,还为他专门定做了歌谣:“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可见他在当时人民的心中形象有多么不堪。

这么一个名声极差的人,是否真的一无是处呢?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经得起多大的诋毁就受得起多大的赞美,自古以来亦有许多人试图为他平反,但他真的还能洗白吗?

奸人

蔡京为政期间历经多次罢免,又官复原职,起起落落的最大原因是他特别会迎合“时势”及揣摩“圣意”。

北宋官员蔡京简介 北宋六贼之首蔡京(1)

蔡京影视形象

周旋两派

宋神宗当政,王安石主持变法时,蔡京不失时机加入了新党,从此步步高升。

宋神宗去世后,宋哲宗尚小,太后高氏垂帘,新党遭到排挤,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上台,于是蔡京就摇身一变,转向了旧党一边。

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再次推行新法,蔡京又迅速地倒向新党,并当上了户部尚书。

谄媚君主

宋徽宗即位后,派亲信宦官童贯到杭州,被贬官到杭州的蔡京遇上为皇上访求古玩字画的童贯,他当即抓住机会巴结,一连几个月都陪着交游。

于是在童贯的竭力推荐下,再加上本身宋徽宗比较欣赏他的书法,决定重新起用蔡京。

蔡京极会揣摩“上意”,《宋史·蔡京传》称蔡京为求固位专宠,始终对皇帝说,不必拘泥流俗,应该竭尽四海九州的财力来满足自己享乐。

在他主持朝政期间,先后设置御前生活所、苏、杭造作局等机构为生活极端骄奢、挥霍无度的宋徽宗个人服务。

宋徽宗酷爱花石,蔡京为了讨好他,便配合着大兴花石纲之役。

据《宋史》记载:为花石纲服役的百姓,中产人家都破产,有的卖儿卖女来提供服役的费用,运送过程中在江河湖海沉没的人与船不可计数。

贪婪无度

随着官位的提升,蔡京越发贪婪,他瞒着宋徽宗,领取双份工资和福利。

他更改货币,使得旧钞皆不能用,强夺民财无数。

他自创官爵钱财粪土论,卖官鬻爵,任用亲信,收取贿赂。

据记载蔡京贪污黄金价值八千万贯、白银价值二千万贯、绢帛二十万匹、田地五十万亩,有人做过计算,这些金钱,折合成今日的货币,相当于70亿人民币。

蔡京作为“北宋六贼之首”也算是奸诈、贪婪得明明白白,毫无廉耻了,宋徽宗也知,故屡罢屡起,还选用与他政见不合的人来执政牵制他,但还是对他割舍不下,或许这就叫做臭味相投吧。

蔡京在反派的路上也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有一支贪污腐败,骄奢淫逸的队伍,而最大的首领,俨然是宋徽宗无疑。

北宋官员蔡京简介 北宋六贼之首蔡京(2)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能人

王安石评价他为当今天下仅有的三个有宰相之才人之一,吕公著、司马光也对他的能力大加赞赏,新旧两派的顶梁柱都对他表示了认可,说明蔡京的能力已经超越党派之争,确有治国之才。

他是我国封建王朝任职宰相时间最长的历史人物,虽后世风评不好,但不能否认的是他在任职期间为北宋做过许多值得称道的贡献。

在经济上,他极力推行新法,对茶、盐、酒进行了大改革,北宋经济繁荣达到鼎盛时期。

在教育上,他主持“崇宁兴学”,在全国各地设立地方学校,实行三舍法,形成了遍布全国的学校网络,对大宋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在社会福利制度上,他开创历史先河,推行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制度,为大宋百姓办了大量的实事、好事,这也成他了不起的一项德政。

与他同时期的大臣侯蒙曾评价他说:如果蔡京心术正直的话,不亚于古代那些贤良的宰相

在历史上,蔡京是个功过对半的人,或许还是功不抵过吧,所以即使后来宋高宗及宋孝宗都曾为他平反昭雪,可依然戴着奸臣的帽子。

才人

蔡京毫无疑问是个有才之人,23岁即考中进士,散文写得很好,特别是书法一道,造诣颇深。

北宋官员蔡京简介 北宋六贼之首蔡京(3)

蔡京书法(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连自恃清高、素来狂傲的米芾都曾表示,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

还有一个逸闻说的是,蔡京曾经为其手下小官提了两句诗词,没想到,几天后,这个小官突变得阔绰起来。原来那把被蔡京题字的扇子被当年还是亲王的宋徽宗花大价钱买去了。

本身就是书法家的宋徽宗喜欢蔡京的作品,也从侧面说明他的书法艺术极受推崇,这也是蔡京与宋徽宗在艺术上惺惺相惜的原因之一。

北宋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有一种说法,“蔡”原指蔡京,只是后世以其“人品奸恶”,才改为蔡襄。

而写字先做人,苏东坡也曾说:“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可见书法不单是一种手上功夫,还反应了个人的思想学识,无论人品与书品哪方面失衡,都无法使艺术保持在原有的高度上,蔡京因人品废字,其也不冤。

尾声

靖康元年,蔡京被贬谪岭南,在流放的途中赋诗一首:

《西江月·八十一年住世》

八十一年往事,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

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

大致意思是: 我在世上活了八十一年,现却在距离家乡遥远的地方,有家归不得。我向着天涯海角的流放地走去,梦见了以前在京城的时光。皇上曾多次给我颁布诏书,五次任命我为宰相。可如今我却落得如此田地,只因为贪图荣华富贵,不懂及时抽身。

这首词语言简单,内容浅显易懂,却也表达了蔡京对于现实艰难处境的认知,也有对往昔的眷恋,还反省了自己落得如此下场的原因。

这首也是他的绝命词,写后没多久,他就客死他乡。

传言说他流放之时,带了不少盘缠,但因名声太差,有钱没处花,在途中活活给饿死。

这种说法显然不大靠谱,朝廷流放的犯人自然会有人押送,必然不会让他未达流放之地就饿死,只不过他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流放途中艰辛兼心情凄惶,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又能活多久呢?

不知他在生命剩下的时间里,写这首绝命哀歌时,是否有彻底反思了自己的一生所作所为,又是否真的有悔。

人们常说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可见人品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也是一个人最后的底牌。

所以蔡京无论功绩几何,书法造诣多高,也无法洗刷他人品上的污点,死后也要背负恶名。

唯叹息,是非成败转头空,输尽身前身后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