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是中国近代遭受列强入侵,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自救的产物,北洋舰队为清政府四大舰队中实力最强的一支,巅峰实力曾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九,拥有战舰25艘,其中有当时亚洲排水量最大的“定远”和“镇远”号,官兵4000多人,在19世纪80年代曾辉煌一时。而在1886年的“长崎事件”中,北洋舰队也出尽了风头,兵锋舰炮直指长崎市区,极大地震慑了日本政府,这也成为晚清对日外交的最后荣光。

广岛长崎是第几次大战(1886年长崎事件)(1)

北洋水师官兵

1886年8月1日,日本长崎码头出现了四艘战舰,这是当时清政府委托德国建造的“定远”和“镇远”号,排水量均为7340吨,还有两艘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济远”号和“威远”号,当时的日本人尚未见过排量如此之大的战舰,日本海军当时最大排量的战舰都不过3000吨级,日本民众的情绪中也流露着复杂的情感,有感叹、恐惧,当然更多的是愤怒和嫉妒。

广岛长崎是第几次大战(1886年长崎事件)(2)

北洋舰队

彼时的亚洲,英俄在争夺霸权,朝鲜成为两国争霸的一个战略点,当时朝鲜尚属中国的附庸国,清政府自然不愿意这么做,于是李鸿章便派刚打造好的“王牌”,北洋舰队,出去震慑一下俄国,在完成任务后,返航的北洋水师遇到了问题,当时的中国港口,譬如上海、福州等地的船坞无法容纳吃水在尺的北洋舰队,无奈只能去日本的长崎港修整。

广岛长崎是第几次大战(1886年长崎事件)(3)

定远号

到达日本后的北洋水师官兵在下船购物时与当地人起了矛盾,发生械斗,造成一名水师官兵轻伤,日本的一名警察重伤,当时的日本也毫无办法,四门战舰摆在家门口,迫于压力,也是敢怒不敢言,不甘心的日本起了报复心理。而时任舰长的丁汝昌也吩咐官兵再下船观光购物,不准携带兵器,这也让日本人有了可乘之机。8月15日,再次下船的水师官兵遭到日本警察的恶意报复,数十名警察拿着砍刀追着水师官兵砍杀,手无寸铁的水师官兵被迫反击,最终北洋水师5人死亡,41人受伤,而日本方面由于携带武器,仅有2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广岛长崎是第几次大战(1886年长崎事件)(4)

北洋水师舰艇模型

得知消息的丁汝昌深感震惊,当时时任北洋水师副提督的英国人琅威怒不可遏,直接要求舰炮指向长崎,向日本开战,意欲一举歼灭日本海军,当时的北洋水师总吨位是日本海军的一倍有余,消灭日本海军不在话下,但这个建议被李鸿章否决,李鸿章建议与日本和解谈判。

广岛长崎是第几次大战(1886年长崎事件)(5)

李鸿章

而无心谈判的日本最终将谈判事件一拖再拖,最终在北洋水师武力的再一次压迫下,日本赔偿中方52500日元,中方赔偿日本15500日元,此事就此结束,而“长崎事件”也让清政府感到傲慢,对日本人充满了鄙夷,这种心理也使得北洋舰队后面更新换代的速度被耽搁下来,军费一削再削,从1886年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未添加一舰一炮,而正是这几年是世界海军大升级的时间,而北洋舰队也错过了这个节点。反观日本,在“长崎事件”后,痛定思痛,日本明治天皇带头将宫廷费用拨出30万元用以支援海军发展,而日本社会也踊跃捐款,并在1886年一年募得资金1700万元,极大的促使日本海军迅速发展,到1894年,甲午海战前夕,日本海军总吨位已达37000吨,远超北洋水师的27470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