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重磨一尘不染(玉映佛相不畏浮世)(1)

去做一些事情,岁月的记事本上,你的每一点喜悦,都被珍重记下。多年后再看,看见另一个你,与自己说着岁月闲话。

草木说给季节的闲话,红一句,绿一句,总是清清朗朗。赶来听的风,坐在一边的石,远处人间的一壶茶,把时光过清亮的一个人,能到清逸高闲之境。

古镜重磨一尘不染(玉映佛相不畏浮世)(2)

清逸,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清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做“清心 ”。

观音菩萨有一个咒语: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有祈求内心清莲开放的意思。唯清,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清是向内开莲花,也是顺乎自然的。

古镜重磨一尘不染(玉映佛相不畏浮世)(3)

白玉能映佛相、能够静心、能够去除秽气,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玉映佛相,需要更深的感受,像有着坚实的心,像永远散放莲花的芬芳,像清逸的心情。

白玉最动人的部分,是它的“清”,有沉静内敛的品质;也在它的“逸”,玉映佛相,永不散失。

古镜重磨一尘不染(玉映佛相不畏浮世)(4)

曹操不轻信别人对华佗的美谈,写诗送华佗。其中有句:胸中荷花,西湖秋英。晴空夜明,初入其境。

华佗读后,回四味中草药名:穿心莲、杭菊花、天南星、生地。华佗名不虚传,曹操写四言诗考华佗药物知识之才也是难得一见。这四句,把玩竟有清逸意境。

古镜重磨一尘不染(玉映佛相不畏浮世)(5)

人心中生清莲,莲开在污泥中,人心本浊;需开一剂穿心莲,非莲草药,但清热解毒,可去人身浊气,许人清清白白入世。世间纷乱,易迷眼目头脑,杭菊花治头疼目眩,教人不昏花, 也有调气、须发不白功效,教人应有开阔心。

当人生渐入佳境,得了些名,收了些利,晴空夜明时,切记,此行只是初入人生境,实乃是生地,且行且惜。

古镜重磨一尘不染(玉映佛相不畏浮世)(6)

金刚经云: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观音者,实无有法为观音也。故知观音,众生妄想,从虚妄生。真观音者,唯汝自心,无别观音。

玉映佛相,也是一种启示,启示我们在浮动的、浮华的人世中,也要在内在保持着清逸的、永远不变的清莲。

浮世是水,俗木随欲望水波流荡,无所定止。

清莲是定石,在水中一样沉静,一样的香。

一个人内心如果有了莲花,便能不畏惧浮世。

姚圣云作品《自在观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