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译文 注释(略)释字 句子翻译练习(略),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醉翁亭记欧阳修?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醉翁亭记欧阳修(醉翁亭记欧阳修)

醉翁亭记欧阳修

原文 译文 注释(略)

释字 句子翻译练习(略)

问答题库

第1段

1.第1段有什么作用?(或第1段写了什么?)

【答案】交待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和命名的缘由,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喜爱,点出“乐”字,贯穿全文。

2.第1段是如何写景的?

【答案】1由远到近,整体到局部,分别写了琅琊山、酿泉、醉翁亭。2动静结合,静止的山和流动的水相映成趣,使人身临其境。3运用比喻化静为动,“有亭翼然”,把醉翁亭比作飞鸟展翅,形象生动。

3.第1段对醉翁亭周边环境的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1引出本文描写的人和事。2点明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3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的美,引人入胜。

5.作者是怎样有层次写醉翁亭的?(或第1段是如何推出醉翁亭的?)这样写有什么效果(或作用)?

【答案】文章第1段,以“环滁皆山也”总起,然后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作用: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既准确交待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6.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答案】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將酿泉推至读者面前,先从听觉角度写“水声潺潺”,又从视觉角度写水“泻出于两峰之间”,峰的静和水的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突出了滁州山水的幽静美。

7.“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两个问句有何特点和作用?

【答案】特点:两个都是设问句。作用:两个设问句道出醉翁亭的来历,由写景巧妙过渡到记事、言情,点出“太守”,却不指明身份,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8.怎么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或怎么理解“醉”与“乐”的关系?答案是第一句。)

【答案】表明“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核心,写“醉”正是为了写“乐”,因“乐”而“醉”,“醉”增其“乐”。“山水之乐”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为下文作铺垫。

9.联系文章内容说一说醉翁的由来。

【答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第2段

1.第2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案】1写出了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2渲染一种舒缓变化、明丽闲适的氛围。3烘托了作者愉悦陶醉的心情。4为下文寄情山水之乐作铺垫。

2.作者是怎样描写山间景色的?(或作者描写山间景色,有何独具匠心之处?或作者描写四时之景有何巧妙之处?本题答案为后三句)

【答案】作者抓住朝暮之景和四季之景的变化之美来描写山间景色。通过光线明暗来描写山间和傍晚的景色变化,抓住四季特有的景物特点,寥寥数语勾画了四季美景图,突出了山间四季不同时段的景色之美。

3.“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句话有何作用?

【答案】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总结并承接上文朝暮、四时之景,是“山水之乐”的具体化,引起下文,由写景之美,过渡到写人之乐。

第3段

1.为什么要写滁人游?(或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本句,或从细节描写角度赏析)

【答案】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和动作的细节描写,用了歌、休、呼、应等动词,生动传神写出了滁人游玩的热闹景象,反映出他们生活的安定富足,侧面衬托太守的治理有方,政治清明,透露出作者的自信和得意,为下文写太守醉作铺垫。

2.第3段写了哪些“乐”的场面?

【答案】1滁人游 2太守宴 3众宾欢 4太守醉

3.联系全文来看,太守“醉”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四季景色之美的山水之乐;2太平盛世,政治清明的滁人之乐、宴饮之乐、禽鸟之乐;3与民同乐的太守之乐;4以文记乐之乐。都让作者陶醉。

4.第3段中(或第4段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何作用?

【答案】意在表达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时,也是为了表达作者治下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

5.文章用哪种手法来写太守之乐?(或第3段怎样表现太守之乐?或第3段用哪种手法表现太守之乐?后两问答案划线)

【答案】衬托。写山间朝暮四时美景来表达自己寄情山水之乐;写滁人游乐、众宾欢乐,来衬托自己治理有方,政治清明;写太守醉,禽鸟之乐,衬托自己既能同醉同乐,又能自醒。

第4段

1.本文的主旨句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此题有争议。以前认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现在多次考试,都是本句)

2.“人之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之乐有何不同?(或如何理解“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答案】点明主旨,表达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

3.“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结尾点出太守姓名,有何作用?

【答案】1前文一直以太守自称,设置悬念,结尾点明,解除悬念,构思巧妙。2前文以太守自称,突出一郡长官的身份,有助于表现与民同乐的主题。3结尾设问解答,自问自答,流露出自豪自得之情。

4.最后一句的作用?

【答案】点出太守姓名,解开悬念,收束全文,点明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

全文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答案】(参考前面中心概括)

(以上考题,大小考试多次考过;以下几题考试出现较少)

2.全文21个“也”字的妙处。

【答案】21个“也”字,神采飞扬,摇曳生姿,绝无单调重复之感,读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显得舒缓从容,符合山水之乐的闲情逸致。

3.全文句式特点。

【答案】全文骈散结合,句末多用“也”字,句式整齐中,又富于变化,节奏感、韵律美强烈,读来琅琅上口,摇曳生姿。

4.课文2、3、4段开头的“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这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答案】这些词语都是表示转换的词语,起到了标记语意转变的作用。这三段是按照写景—写人—写乐的顺序写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5.如何理解本文的叙事手法?

【答案】1从层次结构看,作者采用了层层递进,巧妙呼应的手法,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从定格醉翁亭,到山间朝暮四时美景,从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把议论和抒情推向极致。2从叙事角度看,全篇以第三人称写太守,写醉翁,前面设置悬念,后面解除悬念,体现构思巧妙,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题。

(题库式学校内部资料,解除学生做笔记的辛苦,大小考试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