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和尺八小考梅本红,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尺八和南箫对比?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尺八和南箫对比
洞箫和尺八小考
梅本红
(遵义师范学院音乐系,贵州遵义563002)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洞箫和尺八这两种吹管乐器的演变过程。现在的洞箫家族可谓各具特色、千姿百态。作为唐代宫廷乐舞中的重要乐器的尺八至今仍基本保持原样,而它在国外却有了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洞箫;尺八;现代箫;音色
中图分类号:J6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583(2005)01-0089-04
洞箫在中古以前是排箫的别称,音管封底者称为“底箫”,音管无底者则称“洞箫”,中古以后,是指今日单管竖吹多音孔管。
汉朝王褒的《洞箫赋》所歌颂的正是无底的排箫。其赋曰:“原夫箫于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原来那做箫管所用的竹笋,生长于江宁兹母山。此竹洞管通畅,段节很少,枝叶繁盛、叶片茂密)。翻译的依据是《丹阳记》。
《丹阳记》曰:“江宁县南四十里,慈母山,积石临江,生箫管竹。王褒《洞箫赋》所称即此也。……故历代常给乐府而欲呼鼓吹山。”此山因盛产箫竹而出名,因供历代乐府箫竹,制作鼓吹乐不可忽缺的排箫,山名竞因此而改为“鼓吹山”。赋云:“宜清静而弗喧,幸得为洞箫兮。”(它喜欢清闲而厌弃喧器,荣幸地得到“洞箫”这个称号)。说人们是从洞箫乐音的清雅来名其“洞箫”,也是一种说法。赋又云:“于是般匠绝巧,妃淮法带以象牙,混其会合,镂离漓,绛唇错杂,邻菌缭纠,罗鳞捷猎。”(于是鲁班匠石施展绝巧,师襄妃子定准音阶,把象牙装修在洞箫的会合之处,再缕刻上精美的花纹,把朱色颜料涂在孔口,把一只只竹管编列在一列,长短排列,如鱼鳞布列,似野兽鬃鬣。)我们可以由此想象到汉代洞箫的精美华丽,简直是一件一流的工艺品,而且,编管而列,充分证明汉代洞箫实为无底排箫,它与今之洞箫迥然不同。
那么,今日之单管洞箫从何而来?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是南宋理学家首领朱熹。《朱熹语录》云:“今之箫管乃古之笛;云箫方是古之箫,云箫者,排箫是也。”
今之单管箫即先奏的“篴”。《周礼·春官》云:“笙师掌教龠竽、笙、埙、籥、篴、管。”汉代古文经学大师郑玄注曰:“杜子春读篴为荡涤之涤,乃今之所吹五孔竹篴”,“篴”、“笛”应为古今字关系。春秋鼓吹乐中有名曰:“横吹”的单管吹管乐器,一说此“横吹”即唐宋以后的“笛”或“横笛”。
另一说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遣册”中有“篴”的记载,而该墓又出土了两支六孔的横吹单管乐器。由此可判定“篴在古代曾作为横吹或竖吹单管乐器的通称”。
明朝朱载堉似乎主张以篴为单管之箫,以“横吹”作今之笛。其《律吕精义》云:“篴与笛音义并同,古之作篴,今之作笛。其名虽谓之笛,实与横吹不同,当作古代篴以别之。”
以上三种说法已够扑朔迷离了。除汉朝有“横吹”之名外,“大横吹”、“小横吹”的记载亦见于唐朝。宋朝陈旸《乐书》沿用之,并多了几句话:“大横吹、小横吹,并以竹为之,笛之类也。”看来,朱载堉之说,是很难成立的。相传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笛传入长安。隋代以后,有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
今日之“横吹笛子、竖吹箫”显然有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先秦的“篴”很可能是指竖吹的单管箫。秦汉之际“横吹的笛子”由外族传入。一度造成了竖吹、横吹单管的混淆。西汉初年,篴曾经兼指二者。此后,鼓吹乐兴起,人们开始将“横吹”二字命名横吹的单管乐器。以“长笛”命名竖吹的单管乐器,唐朝则细分为“大横吹”、“小横吹”。南宋陈旸正式改“横吹”为“笛”。明朝朱载曾反对此说。但民间已经承认了横吹为笛,竖吹为箫,且沿用至今。
汉朝的篴(箫)原为华夏族所制。东汉马融《长笛赋》云:“况笛生乎大汉,而学者不识其可以禅助盛美,忽而不赞,悲失!有庶士丘仲,言其所由出,而不知其弘妙。其辞曰: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便易持。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由此可知,汉朝的“长笛”(箫)曾经受到羌族双笛的影响,民间有吹笛的名师丘仲。以后西汉武帝时代的律学家京房又对“长笛”进行了改革:在四孔(三音孔加管口一孔)基础上,在管身后面增加了一个最高音一孔,成为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齐备的五音孔“长笛”(箫)了。
秦汉时代正是中国一管多孔体制乐器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这种乐器从华夏族、少数民族的民间开始相互吸收融合,继而进入高层的官廷音乐,又进入专业的音乐界,连律学家也参加了乐器的改革,无论是现代的或古代的单管箫,其管长都长于笛(横吹)。故长笛应当是今日单管洞箫的直接的祖宗。
一管多孔吹管乐器的发展在汉朝已经构成了对排箫的潜在威胁,因为排箫的一音一管体制导制了材料与气息的浪费,若要增加乐音唯有增多音管,音管增多,又造成了乐器体积庞大,演奏不便,携带困难,制作成本亦远高于一管多音的乐器。同时,一管一音,其演奏技术也比较简单,一管多音,才能适应独奏技术的专业化发展。排箫在南北朝,隋唐歌舞大曲时代尚可存在于俗乐大乐队之中,而唐宋一管多音管乐(竖箫与横吹笛)的发展,终于在实际音乐生活中逐渐淘汰了排箫。
西晋乐工刘和,中书监荀勖改革的笛,为六孔,前五后一。其形制与今日的竖吹洞箫已非常接近。
竖箫、横笛、排箫同时出现于音乐生活的实例见于1983年西安郊枣园钢铁研究所出土的一组乐俑。中间坐一深目虬髯的老人,伴奏乐器有琵琶、排箫、竖箫、横笛和答腊鼓。
唐宋时代,横吹的笛流行于全国,出现了李暮、孙楚季、尤承恩、云朝霞等著名的笛演奏家。这时,人们就开始将横吹者称为“笛”,竖吹者为“尺八”或“箫”。
明朝德化瓷箫远近闻名,音孔前五后一,同今之洞箫,今有明朝实物遗器一件。除靠近吹孔一端和出音孔部位有两处凹陷外,其余均同洞箫。清朝周亮工《闽小记》曰:“德化瓷箫笛,色莹白,式也精好,但累百枝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声凄朗,远在竹上。”看来,要烧制一枝合调的瓷箫十分不易。
洞箫多用紫竹、黄枯竹、白竹制作,全长70-80厘米,比曲笛稍长而细,管内径为1.2-1.4厘米,上端留有竹节,下端和管内去节,吹口在上端边缘。由此吹气发音。中部正面开着五孔,背面开一孔,并列在下端的圆孔是出音孔,用来调音。出音孔下面的两个圆孔为助音孔,起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用来系装饰飘带。
今之洞箫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紫竹洞箫、九节箫、玉屏箫与锦成箫等。紫竹洞箫管身粗,节数不限,音色低沉宏亮,多用于独奏或合奏。九节箫,顾名思义其管身有九个节,常刻有各种图案和文字雕饰,有的还在下端嵌着牛骨图。而黑漆九节箫却因管身外涂黑而得名,这两种九节箫,发音淳厚,音色优美,适用于地方戏曲或轻音乐,有时也用于独奏或合奏。
洞箫家族可谓各具特色,千姿百态,但在众多的品种中,产于黔东玉屏县的玉屏箫当数箫中之珍品,不可不提。其造型、制竹和音色别具一格,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吹奏乐器和观赏收藏的工艺精品。“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这两句流传在民间的充满神奇色彩的诗,表现了玉屏箫的神奇来历和世界声誉。相传玉屏箫的制作始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明清两代,玉屏箫曾作为朝庭贡品,故又有“贡箫”之称。在1896年和1913年的伦敦和巴拿巴国际展赛会上,玉屏箫分别获金奖和银奖,是我国在国际上首次获得荣誉的乐器。
洞箫由于品种的不同没有统一的定调标准,但最常见的是G调,当六个音孔全闲时,筒音为d1,通过超吹,音城为d1-e3,两个8度另加一个大二度。
箫的音色柔和,典雅、低音区发音深沉,弱奏时很有特色,中音区音色圆润、优美,高音区发音紧张,在演奏技巧上与笛相同,可自如地演奏滑音、叠音和打音等,但灵度远不如笛子,不宜演奏花舌,垛音等表现生活风俗性的技巧,而适于吹奏悠长、清秀、恬静、抒情的曲调,多用以表现大自然的美景和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不仅适于独奏、重奏,还用于江南丝竹、福建南音、广东音乐,常州丝弦和河南板头乐队等民间器乐合奏。
“尺八”这个名称,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是很陌生的,但它在盛唐时代,在乐府和宫庭乐舞中,却是重要的乐器之一。
“尺八”是一种属于笛类的竹制无簧吹管乐器,亦称“箫管”、“竖箫”、“尺八管”,因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有六指孔(按孔),另一孔蒙竹膜,空洞无底,上端有一斜切月牙形的吹口,管筒正、反两面都有孔。陈《乐书》:“箫管之制六孔,旁一孔,加竹膜焉,具黄钟一均声,或谓之尺八管,或谓之竖篴,或谓之中管。”
“尺八”属于现代箫,也就是洞箫的变种之一,其形状、音响、演奏方式,都和洞箫相似,但管身比一般的洞箫短而粗,是取竹子的根部制作的,声音比一般的洞箫大。相传唐代音乐家吕才善制此器,《新唐书·吕才传》载:“贞观(公元627-649)时,祖考孙,增损乐律,与音家王长通,白明达更质难,不能决,太宗诏待臣举善者者,……侍中王圭,魏微盛称才称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皆契。”
沈括认为东汉马融《长笛赋》中所载的长笛也与尺八相似,《梦溪笔谈》载:“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3]从传世的唐代尺八实物和沈据所述的宋代尺八的形制来看,它与现代单管竖吹的箫相似,只是稍短而粗。而至今福建闽南的“南音”中所用的洞箫,在当今仍称之为尺八。所以,可以确认尺八是洞箫的一个变种。
关于尺八个体出现的年代,还不能够确切地下结论,但是尺八在我国唐代是极其盛行的,七至八世纪(一干三百多年前),在中日友好往来日益频繁的时期,它被作为艺术瑰宝和友谊向征传入日本。
从圣德太子开始,日本就派“遣隋使”和“遣唐使”到中国来,在天武天皇时代,曾邀请中国专家到日本去传授音乐文化。据记载:在当时的天武天皇的宫中,就专门设有包括尺八师在内的唐乐师十二名,为日本培养了三十六名唐乐生,其中就有专门的两名尺八生。
当时传入日本的尺八并不流行于民间,它仅以其“高贵的乐器”的身份,用于宫廷雅乐之中,或者仅作为显赫人物的玩物,这个时期的尺八,称为“古代尺八”,又称作“雅乐尺八”。
现日本著名的奈良正仓院完好地珍藏着唐代传入日本的尺八。除了刻雕尺八外,还有玉尺八,桦卷尺八(用桦樱树皮缠贴管身),雕石尺八,象牙尺八等数件,均为六孔,长短尺寸不一,精美考究、华贵绝伦,含人叹为观止,可见当时尺八的“高贵身份”。
尺八在我国宋代以后,箫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尺八的地位,逐渐不再使用,而尺八在日本却得到了更广泛的流传,这个时期即为“普化尺八”时期。普化尺八是在日本的镰仓时代(1192-1333),即我国宋代,由日本普化宗的禅宗和尚觉心(法灯国师1207-1298)来中国求学后带回日本并加以传播的,当时他还带回了古典尺八乐典《虚铃》、《虚空》等。
1871年以前,在日本幕府的统治下,普化尺八一直作为和尚僧侣的法器而禁止一般俗人使用,这些僧侣称为“虚无僧”,他们盘腿或脆地而静坐于寺院之中,以奏尺八来代替念经。
据史料记载,在当时的普化宗填充院里,专门设有教授尺八的制作与演奏的尺八指南僧,他们不仅培养了不少日本尺八乐的名流和弟子,而且还收集整理了日本传统的尺八乐典,创作了新曲并制定了乐谱等。
1871年后,普化宗遭查禁,尺八向一般人开放,于是民间盛行尺八。日本现在演奏的尺八,就是从“普化尺八”演变而来。
现代尺八的演奏方式与箫相似,用嘴唇对着吹口吹气,手指按孔,通过筒内振动而发音,由于嘴唇在吹口的角度和吹气的力度不同,以及手指按孔的变化,使发出的音响和音高有别。尺八的音域从d-d2,音色圆润、柔美、深沉而含蓄,并略带凄凉之感。尺八本身不能转调,要演奏复调性乐器时,需选取不同调的尺八。
在长期的流变中,尺八的长短已经不作严格限制了,一般多为三节,5孔,前4后1,不设孔膜,可用于吹奏古代遗音,又可用于吹奏现代乐曲;既可独奏,又可两只尺八对奏,甚至还可以与西洋管弦乐、电子琴等使用,获得特殊美好的效果。
在我国,广大地区已经看不到尺八这种乐器了,唯有福建闽南一带的“南音”中,还可以看到尺八这一乐器的使用。“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和弦管,是流行于闽南、台湾等地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音乐,唐宗时期,泉州歌舞不仅有较高的水平,而且达到“千家罗倚和弦鸣”的普及程度,欣赏音乐的人“尽室盈岐”,南音演奏的主要乐器除了尺八以外,还有琵琶二弦、三弦和唢呐,作为首席乐器的尺八,它主要演奏唱腔旋律。
南音日前使用的尺八,是经过不断演变至明代基本形成保留至今的。它吸收了古尺八和宋代尺八的精华,发展成了独特构造和演奏风格的现代尺八,它既保留了晋唐六孔尺八的优点,音域宽,由小字一组的d至小字组的d2,共两个八度另一个五度音,能吹奏C、D、F、G四个调,同时又吸收了宋尺八的构造,取竹之根部制成,并以十目(节)九节(段),一目两孔为标准,下无底,上端削成V形吹口,声音宏亮,音色深厚优美。
近年来,福建泉州市民间乐团王大活研制成功低音尺八,长82cm,内径3.4cm,为演奏方便,除管的上端加贴塑料片使吹奏时嘴唇有所依靠外,并将第五孔移至管侧,由小指控制。这种低音尺八音色更加浑厚、饱满,在乐队中能与管、弦乐器组的音响融为一本,使乐队中能与管、弦乐器组的音响融为一体,使乐队表现为更为丰富。1983年第三届“武夷之春”音乐会上,用低音尺八演奏了尺八独奏曲《追想》受到音乐界的好评。
现代的尺八,在演奏方法,如技巧指法的运用等方面,不仅保留和发挥了传统的技巧,还借鉴了不少西洋吸管乐器的演奏特点,从而使尺八这种古老的传统乐器,不是日趋衰亡而是日渐发达起来。在日本,它已经愈来愈多地被人们所喜爱。成为具有日本独特风格的代表性民族乐器,一些日本著名的作曲家,如武满彻等,都为尺八创作了享有盛誉的大型音乐作品。七十年代初,美国人海山(XaiZan)又将尺八从日本传至美国,日本不少尺八乐师还应邀出国讲学,并广收弟子,使这一乐器在美国也得到了推广和普及。
尺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古典乐器之一,它在中国却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广大的音乐人应该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让这一古老的乐器在中国重放昔日的光芒,在广大舞台上以新的面貌出现。
参考文献:
[1]志敏,国华.中国音乐辞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419.
[2]沈略.宋书·乐志25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6,133.
[3]沈括.梦溪笔谈[M].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56,505.
(责任编辑:石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