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的思考(从电子垃圾到业界标杆)(1)

温馨提示:先阅读上篇【游趣漫谈】,体验更佳!

2016年11月,《无人深空》的1.1版本更新。这个版本中,游戏添加了两个新模式,修复了大量BUG,优化了UI,并且对玩法也进行了扩展和改良。更让玩家们惊讶的是,HG宣称,这只是一次前置更新,为的是给下一次大更新做铺垫。

这一次,HG不是在画大饼。2017年,游戏的两个DLC正式推出,为游戏进行了又一次全面优化。HG甚至还把当初承诺的联机功能加了回来——尽管它还处于一个非常初始的阶段,但玩家们都看到了HG的诚意。

电子垃圾的思考(从电子垃圾到业界标杆)(2)

“探索者”DLC中的新载具

2018年,《无人深空》又在更新了3个大型DLC的同时,真正意义上加入了多人联机功能,游戏的趣味性也因此大大提高。

电子垃圾的思考(从电子垃圾到业界标杆)(3)

多人联机交互

由此,《无人深空》的口碑迎来惊天逆转。它的steam评价由“差评如潮”变为“褒贬不一”,许多玩家和媒体也对HG不懈更新的做法表示认可。

电子垃圾的思考(从电子垃圾到业界标杆)(4)

媒体对HG的肯定

这其中还有一段趣事:2013年初版《无人深空》发布之时,IGN给了游戏一个6.0的评分。这让一些买了游戏的国外玩家怒不可遏,在推特上痛骂IGN,说他们是收了HG的钱才打了这么高的分。

而2018年,IGN对进行了多次大更新的《无人深空》重新评为7.0分。这次,又有一些玩家不买账了——他们觉得IGN给的分太低了。

电子垃圾的思考(从电子垃圾到业界标杆)(5)

2013年到2018年,《无人深空》用5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垃圾”到一款“游戏”的转变,其背后的工作量对于HG这样的小工作室来说恐怕是难以想象的。但他们没有抱怨,只是在默默地用行动为自己“赎罪”。

电子垃圾的思考(从电子垃圾到业界标杆)(6)

HG的工作室 员工最多时,也仅有15人

有些观众可能会觉得, HG的努力并不能掩盖当初“货不对板”的“罪行”,或者更进一步说——如今《无人深空》所更新的一切,不都是他们当初该做的吗?

先放出一个半成品,再对它进行后续更新的做法当然不值得鼓励。但我们不能不承认,游戏界有那么多失败的案例,但能知耻而后勇并且老老实实把游戏挽救回来的案例基本没有。

电子垃圾的思考(从电子垃圾到业界标杆)(7)

呃呃

在首发爆雷的情况下,HG明明可以直接跑路,再改个名字开个“小号”,继续心安理得地做其他游戏。但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是顶着巨大的压力继续更新,以此挽回作为游戏人的尊严。

这样的精神才是为玩家们称道的,而并非是包容他们首发欺诈的行为。

电子垃圾的思考(从电子垃圾到业界标杆)(8)

“深渊”DLC中的水下场景

以一个简短的笑话作为结尾吧:今年4月份,《无人深空》迎来了自己第20次更新,当时游戏的在线人数,是《战地2042》的三倍。

电子垃圾的思考(从电子垃圾到业界标杆)(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