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最大的虫害,就是巢虫危害。由于中蜂不采集蜂胶,巢脾更加脆弱,巢虫容易在巢脾中穿行、蛀食巢脾、钻蛀隧道,造成大量“白头蛹”,严重危害蜂群繁殖。为了更好的解中蜂巢虫危害,闽南蜂哥查遍了所有,有关防治巢虫危害的资料,同时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总结,发现了2种比较实用的防治方法。接下来我们就全面的分析一下,各种巢虫防治的优缺点。

中蜂养殖技术处理巢虫上脾(全面分析中蜂巢虫防治技术)(1)

管理防治巢虫:所有的资料都有提到,蜂多余脾、蜂脾不外露、饲养强群,具有预防巢虫的效果,但是又提到,1日龄和2日龄的巢虫小幼虫,行动敏捷,工蜂常常无法追上。也就说巢虫小幼虫想上脾,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样的预防方法并不能预防巢虫上脾。

防治分析:管理防治方法,虽然无法预防巢虫小幼虫上脾,但是能减轻上脾后的危害。因为蜂多余脾,工蜂的清巢能力就强,能够清除一部分上脾的巢虫,甚至咬脾追咬巢虫。强群能够减少巢虫飞蛾进入蜂箱的机率,能够及时清理白头蛹,也能够清理掉一部分已经上脾的巢虫。所以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无法杜绝巢虫危害,只有减轻和控制巢虫危害的作用。

中蜂养殖技术处理巢虫上脾(全面分析中蜂巢虫防治技术)(2)

阻隔器防治巢虫:阻隔器是切断巢虫小幼虫的上脾路径,使巢虫小幼虫无法上脾,从而达到防治巢虫的目的。阻隔器是安装在框耳与蜂箱连接处,每一个巢框都不能直接接触到蜂箱,同时要注意及时清理蜜蜂吐在阻隔器上面的蜂蜡,还有其他与蜂箱相连的赘脾。

防治分析:阻隔器防治巢虫上脾,确实是一个好方法,能够有效地阻止蜂箱底下的巢虫小幼虫上脾。理论上讲,除非蜂脾外露,巢虫飞蛾直接上脾产卵,否则巢脾上不可能出现巢虫。但实际上阻隔器的使用,还是有些太过理想化,蜂群数量少可以试一试,蜂群数量多就不实用了,主要的问题在于,要经常清理阻隔器和清理蜂箱,还要更改蜂箱才能安装。

中蜂养殖技术处理巢虫上脾(全面分析中蜂巢虫防治技术)(3)

化学防治巢虫:利用二硫化碳或冰乙酸、硫黄等化学物品熏蒸空脾和蜂箱,能起到杀菌、杀巢虫、杀巢虫卵的效果。直接将升华硫粉撒在蜂路里,让蜜蜂带入蜂脾,可杀灭巢虫,每条蜂路使用0.3克,不能过量,一个星期使用1次,连续使用3次,为一个疗程。

防治分析:使用化学防治巢虫,更适合意蜂,因为中蜂是混合巢脾,容易损害小幼虫和污染蜂蜜,处理不好,甚至还会引起逃群和蜂王停产问题。如果有条件,还不如直接将空子脾的巢脾,放进零下7度的冰箱里冷冻5个小时以上,就能冷死巢虫和巢虫卵。

中蜂养殖技术处理巢虫上脾(全面分析中蜂巢虫防治技术)(4)

生物防治巢虫: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生物菌群。这种菌群会使巢虫失去食欲,最终饿死。通过喷洒蜂群或浸渍巢础,可以杀灭上脾的巢虫,也可以每年从3月份到10份,分三次进行预防式喷洒蜂箱。

防治分析:生物防治巢虫,是针对单独的物种,用菌群感染方式,使巢虫无法生存,但是对蜜蜂和蜜蜂幼虫,却没有任何危害,也不会污染蜂产品。不过生物防治巢虫,受环境影响较大。比如用火烤蜂箱,用酒精消毒蜂箱,用紫外线杀菌,都会杀灭菌群,破坏菌群的生存环境,从而影响防治效果。

中蜂养殖技术处理巢虫上脾(全面分析中蜂巢虫防治技术)(5)

除了这4种防治巢虫方法,还有将蜂箱及空巢脾,用5%石灰水浸泡30小时,可杀灭越冬的巢虫。用巢虫净兑水来喷洒蜂箱与巢脾或挂巢虫清木片,可防治巢虫危害。还有在夜间用1:1的糖与食蜡,调制成糖蜡浆,引诱巢虫飞蛾前来吸食并溺死其中,也可以在原头杀灭部分巢虫飞蛾,减轻巢脾危害。但是这些方法都有不同的缺陷,都有不实用的地方或者有污染蜂产品的风险,所以闽南蜂哥还是觉得应该用更安全的物理防治或生物防治方法,来应对巢虫问题,大家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