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难以解释,因为它易于理解。”

对于一场电影,我们可能会与同伴谈论导演、编剧和演员阵容,谈论剧情的编排、拍摄的手法、演员的发挥,也可能会探讨电影的表现形式等一些话题。影片会给我们带来视觉、听觉上的冲击以及内心深处的感触,但在观影时,我们可能没有想过,自己是在欣赏一门艺术。现实生活中,多数人也不会把自己看一场电影当作是欣赏一场艺术展览,它更像是我们生活中一种简单自在的休闲娱乐方式。

而在《如何解读电影》这本书当中,作者詹姆斯·莫纳科首先就带给我们一个强烈的信号——电影是一种艺术。在这位电影学者看来,摄影和电影是一种记录艺术,虽然电影常被看作是一门戏剧性艺术,但因其极具图像性,也使得它比其他戏剧性艺术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和视觉节奏。电影作为一门最年轻的艺术,它能做的、能带给我们的也许会比我们想象到的要多得多。

是娱乐还是艺术好(是娱乐还是艺术)(1)

本书的第一版诞生于1977年。在过去40多年的时间里,电影技术和电影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期间,这本书也与时俱进地对内容进行了删减和优化,如今这个版本实际上较第一版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从图像、录音、镜头、胶片等技术的变化,从化学为基础的电影摄影到数字电影和其他领域的转变,本书对电影拍摄、后期制作和放映等电影技术整个链条所涉及的元素进行了论述,剖析了电影与技术之间清晰且紧密的关联,以及电影与其小说、戏剧、音乐、建筑等其它艺术形式之间复杂的关系,帮助我们对电影的复杂结构、电影艺术创作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决定性因素有更为全面、准确的理解。

是娱乐还是艺术好(是娱乐还是艺术)(2)

《教父》剧照(图片源于网络)

“一切艺术生来就是经济产品。”

如今这个时代,创作者追求经济效益,观众寻求娱乐效应。处于这样的年代,我们是否有必要学习解读电影的知识?我们应该对电影和电影文化进行怎样的思考?

电影是一种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如果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来看待艺术体验,电影等艺术创作实际上也会以观众潜在的理解能力为基础,来提高艺术感知的标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观众能够提高对已创造的艺术作品的洞察力,积极参与电影艺术,也能促进电影创造的良性发展。

艺术来源于生活,电影则是将五彩缤纷的生活得以呈现的最佳形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闲暇之余反复回味经典电影。从电影中解读出许多属于自己的感悟,这或许是真正把他人的作品化为己有的一种途径。经典的作品,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细节。

是娱乐还是艺术好(是娱乐还是艺术)(3)

这本《如何解读电影》不像是一本说教式的教科书,它涵盖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丰富而复杂的电影发展历史上的一系列经典作品,用清晰是了的语言和近500张剧照为我们探讨了艺术的本质,引导我们全面理解电影技术和艺术,理解电影美学。

如书中所述,我们清楚地知道,要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必须进行必要的学习,但却常常错误地相信,任何人不用学习都能看懂电影。阅读此书,或许你会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懂电影,但或许你也会惊喜地发现,它能促使你更懂电影。

是娱乐还是艺术好(是娱乐还是艺术)(4)

《肖申克的救赎》海报(图片源于网络)

学会阅读电影,不仅限于理解电影的画面和声音,而是能够在观看电影时领会其中大量的内涵。能够从更多视角,学会从不同层面审视一部作品,会给观众带来更为丰富的感观体验。当我们真正喜欢这门艺术,我们会想要更多地感受来自于它的魅力,这种意愿也会促使自己不断地提升观察与审视它的技巧,进而更投入地阅读电影。而电影能带给我们的,会是感观体验的升华。

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样也能更好地回馈于人们的生活。

#电影#​#如何理解电影艺术和美学?##解读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