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六岁正是男男女女情窦初开的日子。这个时候的男女们很容易产生那种朦朦胧胧的感情,在这个时候我们通常会发现身边的某一个女生或者男生是那么漂亮、那么让你向往。这就是青春,所以歌德在年老的时候还爱上了一个少女当这位"少年维特"成为了一位74岁的老人,在疗养胜地马林巴德过着安享晚年的日子陷入了苦恼的恋情。而这次的对象,却是一位19岁的少女——乌尔莉克•封•莱韦措。

为什么有人会喜欢洛丽塔(那些年与洛丽塔)(1)

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写道:那个少女不怀春,那个少男不钟情,又像《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神父所说:" 充满生命力的灵魂,即便年迈,仍有爱的能力。

为什么有人会喜欢洛丽塔(那些年与洛丽塔)(2)

在爱情面前,世俗的一切障碍仿佛都不复存在,眼前只有爱人的倩影,共同生活之后的无边快乐。老年歌德将这场人生中最后一次的热恋,化作了一首沉重的抒情诗——这就是歌德晚年著名的《马林巴德哀歌》。

我怎能指望佳期可再,

指望含苞待放的这一天?

天堂、地狱对你敞开;

心潮澎湃,变化万千!——

别再犹豫!她走近了天国的门扉,

她把你抱起,拥入她的双臂。

......

甜得要命的最后一吻竟然

将缠绵而美妙的情网斩断。

脚步时行时止,回避门槛,

仿佛火剑天使从这儿把他驱赶;

眼睛盯着阴暗小径不胜懊丧

回头一望,小门已经关上。

......

乌尔莉克•封•莱韦措暮年的时候说,只要当时母亲同意,她愿意嫁给他。"想当初,摩西爬上立法山的时候筋疲力尽,没有听见第一诫,从而铸成永世难消的悲剧性错误,现在他爬上了自己的西奈山,他也筋疲力尽,但是他的耳朵一点不背,他的耳朵比任何时候都听得清楚,他听见了,他听懂了第一诫:你不应爱。"

为什么有人会喜欢洛丽塔(那些年与洛丽塔)(3)

青春的力量、爱情的力量这就是生命的含苞待放,就有了许许多多讲青春爱情的故事。笔者为大家准备了两部截然不同风格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感受十几岁女生的纯爱与欲爱。

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说起

笔者说这部作品应该大部分人都有着强烈的共鸣吧,这就是2012年度最受欢迎的青春电影。也是青春电影的滥觞。跟着这部电影的《同桌的你》、《匆匆那些》、《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一下子在那几年垄断了大荧幕。终于在最近几年才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其实《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作者是九把刀。该小说是自传体小说,讲述了柯景腾和沈佳宜之间令人唏嘘的爱情故事。柯景腾读国中时是调皮捣蛋的男生,老师将他"托付"给沈佳宜。在沈佳宜的监督和鼓励下,柯景腾的成绩越来越好。渐渐地,他也喜欢上了沈佳宜。但是柯景腾却不敢向心爱的女生表白。就这样一直错过,一直就这样到沈佳宜嫁给了别人做妻子,这样一个没有表白过得爱情就这么画上了句号。

为什么有人会喜欢洛丽塔(那些年与洛丽塔)(4)

与《少年维特之烦恼》相似的《那些年》

笔者以歌德开篇就是要告诉大家歌德和九把刀都写了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一个带着无限唏嘘的感慨的故事。

第一、两部作品的唯美纯爱倾向,《少年维特之烦恼》和《那些年》中我们看到的就是一种唯美而动人的初恋情结,不管是维特和绿蒂还是柯景腾与沈佳宜,在他们心中永远都似乎存在着一种唯美而动人的小小心思,这是只有初恋的人才有的感受,这种初恋的感情有点甜、有点苦涩、有点不知所措,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中,长到了似乎懂一点爱情的年纪的时候,你发现爱情来了,懵懵懂懂的来了。

第二、淡淡的青春哀伤,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青春成了遗憾与淡淡忧伤的代名词,《悲伤逆流成河》这样的作品似乎也是青春小说中一个重要的体现。维特的青春是悲伤的,因为他的爱情是不顺利的,生活是不顺利的,事业是不顺利的。全文就像感伤的抒情诗,坦露心扉,毫无矫饰,无论是维特爱的欢愉或痛苦,都跃然纸上,像是捧出一颗跳动的心,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和精神上的极度震动。结局是维特自杀了,他不敢面对这个令他迷茫的生活,他轻生来抗拒。《那些年》的悲伤没有那么浓郁,毕竟是一本反映中学生的作品,但是读起来还是让人感受到遗憾与感慨。总会有种淡淡的悲伤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而来,从什么地方消失,这种悲伤似乎就是在那里。柯景腾没有和沈佳宜在一起让人感到遗憾,因为这样的情节会让你想起来那个你曾经喜欢的女孩已经成了别人的爱人了。

为什么有人会喜欢洛丽塔(那些年与洛丽塔)(5)

第三、懦弱的男主人公形象,爱却是难以说出口这是笔者最不能理解的问题。维特一心一意爱着绿蒂。维特的爱是那样的真心实意,又是那样的小心翼翼,他深爱着绿蒂,却又不敢表达自己的心意,只因绿蒂早已与他人有婚姻。他没有想着破坏绿蒂的生活,"我爱你,与你无关",是他爱情的最佳写照。绿蒂也不敢接受维特的爱情,只愿意享受最终导致了他的自杀。柯景腾因为害怕拒绝而不敢表白错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可是爱情就是大声说出来。两部作品我都能感受到懦弱主人公不敢面对自己和生活的样子,那个青春里无限悲哀的痛苦故事。

为什么有人会喜欢洛丽塔(那些年与洛丽塔)(6)

这就是所谓这两部作品的相似处,这些便是纯爱的典范,其实在诸多文学作品中还有一部作品是描写十几岁女孩大胆的欲望之爱的。十几岁女孩的欲望,情欲都在这部有极大争议的作品中展现。我们只探索其中的美,对于那些不合三观的地方也必须要加以批评。

大胆的青春欲爱《洛丽塔》

《洛丽塔》的美感

有人觉得奇怪这样一部乱伦的小说而且有些不良的故事却成为了一部非常知名的文学著作。这部作品和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一样,有些非常多可以探讨的东西,但是剔除那些有些不良的因素,《洛丽塔》有着不同于《那些年》中纯爱的另类美感:

《洛丽塔》(Lolita),又译为《洛莉塔》、《洛丽泰》、《罗莉泰》,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

为什么有人会喜欢洛丽塔(那些年与洛丽塔)(7)

小说描述一位从法国移民美国的中年男人亨伯特在少年时期,与一14岁的少女安娜贝儿发生了一段初恋,最后安娜贝儿因伤寒而早夭,造就了亨伯特的恋童癖.

由于儿时的阴影,亨伯特对洛丽塔无法自拔,为了亲近这名早熟、热情的小女孩,亨伯特娶女房东为妻,成为洛丽塔的继父。后来女房东在丈夫的日记中发现自己的丈夫对女儿的企图和对自己的不忠,十分生气,于是写了三封信,在寄信的途中被车子撞死。亨伯特将洛丽塔从夏令营接出来一起旅行,他以为在洛丽塔的饮料中下药,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亲近她。

为什么有人会喜欢洛丽塔(那些年与洛丽塔)(8)

结果药对洛丽塔全无效果(因为那并不是真正的强力安眠药),相反第二天清晨洛丽塔主动挑逗亨伯特,发生乱伦的关系。亨伯特然后告知洛丽塔她的母亲已经去世,至此洛丽塔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接受了必须和继父生活下去的这个现实。 亨伯特带着洛丽塔以父女的身份沿着美国旅游,他利用零用钱、美丽的衣饰和美味的食物等小女孩会喜欢的东西来控制洛丽塔,以及继续满足自己对她的欲望。洛丽塔长大后,开始讨厌继父,她意识到"即使是最可悲的家庭生活也比这种乱伦状况好"。于是她开始跟年纪相当的男孩子交往,并借着一次旅行的机会脱离继父的掌握,一开始亨伯特疯狂的寻找,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

三年过去,一日亨伯特收到洛丽塔的来信,信上说她已经结婚,并怀孕了,需要继父的金钱援助。亨伯特给了她400美元现金和3600美元的支票还有把屋子卖了买家先付的10000美元跟房子的契约。他要求洛丽塔说出当时拐走她的人,洛丽塔告诉他那人正是其为学校演出的剧作家,并告诉他,她和奎迪出走后,因为拒绝了奎迪要她和其他男孩子拍摄色情影片的要求,而被奎迪赶了出来。亨伯特请求洛丽塔离开她的丈夫和他走,但是她拒绝了这个要求,亨伯特伤心欲绝。他追踪并枪杀了奎迪。最终, 亨伯特因血栓病死于狱中,而17岁的洛丽塔则因难产死于1950年圣诞。

夸张且大胆的情节

笔者不关注作品本身的情节而是就这个故事来说,这个故事颠覆了所有青春小说的定义。青春不仅是伤感的,也可能是痛苦与颓废的。洛丽塔的青春周旋在不同年龄的男人中间,她的青春力量迷倒了很多的男人。这个惊世骇俗的故事挑战着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而且还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故事里展现了一个别样的青春。洛丽塔的青春更加接近于成人世界,经历了母亲去世、继父的追求、被人欺骗等种种的不堪,洛丽塔一直都以成人的生活来刻画青春。《那些年》里简单的故事显然已经不够深邃,让人回味的余地除了爱情的遗憾还有什么呢?《洛丽塔》的故事围度远远超出了《那些年》。有时候,青春并不是那么美好,青春被撕碎了也是另外一种大胆的美感。

为什么有人会喜欢洛丽塔(那些年与洛丽塔)(9)

超出年龄早熟的洛丽塔

十几岁的女孩已经能够被人定义成小妖精了,不知道该庆幸还是该遗憾。洛丽塔这个形象比任何一个十几岁女孩的形象要令人映象深刻。她的身体的魅力具有成人与孩子之间半成熟的魅力。她会挑逗、勾引、还有些放浪。因为这些特征才让男主人公欲罢不能。那时候她和继父生活在一起,她可能并不知道意味着什么。她只是为了享受实际的快乐才这样不停地做出些惊世骇俗的事情。她洞察到了母亲对大学亨伯特的感情,很巧妙的在两个人之间周旋。她知道,这个男人逃不出她的手心了。洛丽塔用自己的青春换来美食、衣服、零用钱等等她向往的东西。她确实美丽,确实让人心驰神往,一个完全不同于沈佳宜的少女形象就这么深深刻在我们的脑海之中。

为什么有人会喜欢洛丽塔(那些年与洛丽塔)(10)

为什么有人会喜欢洛丽塔(那些年与洛丽塔)(11)

执着的爱恋,执着的美感

这个故事给我另一个冲击就是男主人公那段真挚又极端的爱情。亨伯特对于成熟女性没有一点兴趣,他心里只有那个停留在十几岁初恋女友的形象。他爱上洛丽塔是因为他失去初恋女友的补偿心理。洛丽塔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客观的说除了美丽的皮囊之外有些俗气、放荡、狡猾。可是,男主人公的爱恋让他自动屏蔽了这些缺点,他爱是真的爱到骨子里了。他在心里不断建设一个完美的洛丽塔形象。洛丽塔出走,他疯狂了,他不停的寻找。三年后,洛丽塔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毫不犹豫希望洛丽塔重新回到她身边。他为了洛丽塔杀了曾经拐走了她的奎笛,他没有试图挣脱法律。他真的爱,虽然他和洛丽塔有着年龄与伦理的差距。其实,爱没有什么大的罪过,只是涉及到了伦理便要让我们反思了。

为什么有人会喜欢洛丽塔(那些年与洛丽塔)(12)

三部作品,两种不同的青春。大部分的青春会像《那些年》一样平平淡淡的就度过了,很少有人会像洛丽塔一样有着如此特别的青春。青春总会过去,洛丽塔也最终成了想枯叶一样的女孩,沈佳宜最后嫁给了别人步入中年。青春一去不复返,青春不止《那些年》,还有像《洛丽塔》那样的躁动、不可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