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津疫情,核酸全员大筛查,目前全市范围内的筛查已经到了第四轮。这是一次全员性的活动,可以说各级部门特别是行政单位都付出了很多。我们的很多社区工作者和基层干部都付出了很多。在这个我们从大众行为和社会基层组织建设上来谈一谈。

工作中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全员下的规则认知与自我意识)(1)

“叫号”是最基本的社会规则

应该说疫情以来,天津市此次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特别是此次全民核酸。第一次全民核酸在基层组织上,以“叫号”为区分呈现了两种泾渭分明的组织形式。所以你会看到有一些社区很多居民冒着严寒排个几个小时去做核酸,也有的社区一点点循序渐进,一栋一栋楼地做。提高了时间效率。这里我们说“叫号”是社区治理的基本原则,也是基本的“公民意识”体现。有很多社工说“居民素质”不高,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基层治理绝不应妄加评论居民素质,而是在根本之处就要订好规矩、定好规则。这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叫号”——可以不客气地说,如果说队伍排得越长,这里的社区治理问题就越大。

工作中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全员下的规则认知与自我意识)(2)

所谓“表演型人格”

这两天一段拍摄乌克兰志愿者的“抗议视频”被“吐槽”是“摆拍”,是为了“蹭热点”。我们暂且撇开是不是摆拍不说,防疫这件事是特别严肃的事情,但是从自媒体的角度说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实消息,如果说单纯为了蹭热点还好解释,但现实中很多人已经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作为了解新闻的平台。甚至一些人还传播得乐此不疲。还是那句话,有一种人格称之为“表演型人格”,就是事事都好表现,美其名曰“MARK”或者“记录”。所以说对于社会公众事件的宣发也好,对于严肃的公众参与事件也罢,希望要多一些实干,少一些“表演型人格”选手的参演。

工作中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全员下的规则认知与自我意识)(3)

“既得利益者”

最后我们说说“加塞”这件事,其实我们说在社会上不乏加塞的人,但是我们为什么都讨厌“加塞”的人呢?这就牵扯到一个“既得利益”的问题了。比如您辛辛苦苦排了一个小时的队,然后在您前面大概50人以外处加进来一个人,您会生气吗?我想大概率应该是会的,有人说了,前面还有50人了,多加一个人对你影响不大——显示不是这样的,你会说,我都排队这么久,他加了一个个儿,这不公平——您看,这根本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公平的问题。我们有句老话“不患寡而患不均”,谁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哪怕这些是沉没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