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渔夫·民谣钩沉○
萤火虫,农村夏夜的一道风景。
旧时,没有电,当然也没有电扇空调。盛夏酷暑,人们上半夜热得睡不着,要在户外乘凉,一般是选池塘边通风的地方,搁上竹床,或就地铺上席簟,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消暑。
水草边萤火虫特别多。看天上星星眨眼,塘边萤火虫起起落落,还能听大人讲古,夏夜乘凉其实是农村孩童们的美好时光。
恬静的夜晚,一闪一闪、若明惹暗的萤火,给人遐想,也充满诗情画意。历朝历代,无数文人墨客以萤火虫为意象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如唐朝大诗人杜牧《七夕》云: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一、萤火虫为何能发光?
萤火虫自古受人关注,是因为能发出神奇的光亮。
萤火虫身上神秘的光,是怎么来的?
萤火虫是少有的能发光的生物,其发光的地方在腹部,是通过生化反应发出光子。萤火虫光源来自体内的化学物质,只发出光亮但不产生热量,人们称这种光为“冷光”。
萤火虫的光亮还有一个特点,不停闪烁。原因是,萤火虫的发光是一种荧光素氧化反应,荧火虫通过调节呼吸节律,控制氧气供应,便形成时明时暗的“闪光”。
萤火虫的幼虫与蛹,也能发光。
生物的器官都是有功能的,萤火虫发光无疑对自身有好处。据科学工作者研究,萤火虫幼虫的闪烁行为,可警戒、恫吓天敌的侵犯,成虫的光主要作用是群体间信息交流,增加交配的机会。萤火虫的光还能在晚上行动里为自身照明。
萤火虫发光原理成为仿生学研究一大热门。
人类照明的电灯泡,是通过电能发光,灯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同时伴生发热,造成能量损失。萤火虫发光的效率非常高,几乎能将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可见光。日光灯(荧光灯)就是科学家受萤火虫启发,模拟萤火虫发光原理发明的。
在现代,萤火虫发光机理及体内的荧光素酶和荧光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环境检测等领域。
二、“亮火虫,是好虫”
湖北民歌民谣,自然少不了“萤火虫”。
《切莫打了亮水虫》
(采自湖北广水)
一把扇子二面红,
送给情歌打蚊虫,
随么虫子由你打,
切莫打了亮火虫。
亮火虫,是好虫,
二人谈情当灯笼。
这是一首情歌。
随么:什么样的,各种各样。
亮火虫:即萤火虫的别称。
“亮火虫,是好虫,二人谈情当灯笼”,萤火虫的确是“好虫”,应该得到保护。它们的好,不仅是夜晚给人们带来光亮,而且它们能消灭农作物害虫。闪闪亮的萤火虫在夜空中翩翩起舞,很可爱,看上去很温柔,其实它的幼虫,非常凶悍,吃蜗牛、蛞蝓等害虫。
萤火虫,是益虫!
三、萤火虫为何少了?
过去,乡村田野萤火虫很多,夜晚观赏追逐萤火虫,成为很多人童年一段美好记忆。
如今,人们发现萤火虫少了,这主要是土壤、水域受到污染,影响到栖息繁衍。另外,路灯多了,也对萤火虫产生干扰。
萤火虫对环境较为敏感,是生态质量的指示物种之一。
一个地方看不到萤火虫,表明这里环境污染严重,或萤火虫栖息地受到了破坏。
湖北有个重要高校华中农业大学,这个大学有位教授付新华,是中国萤火虫保护和研究第一人,出版有中国第一本《中国萤火虫生态图鉴》,
他还不遗余力促进建立萤火虫保护中心。
萤火虫的种类很大,分陆栖和水栖。
水栖萤火虫,幼虫生活在水里,吃螺类、贝类等水中的小动物。陆栖萤火虫栖息的环境,以潮湿腐败的草丛为主,以捕食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为主。
湖北是千湖之省,水多,所以适宜水栖萤火虫生存。
水栖萤火虫全球仅发现8个种类,其中有一个珍稀新种是付新华教授在武汉江夏新发现的,被命名为“武汉萤”。付新华与合作者以武汉萤为模式种,确立了一个新属——水栖萤属。
付新华团队与湖北通山县合作,实施萤火虫保护与景观经济相结合的项目,建设了中国首个萤火虫保护地——大耒山生态保育园及珍稀水栖萤火虫种质保护区。
通山县的九宫山“萤火虫谷”,既是观赏景点,也是科普教育基地。
四、湖北有关萤火虫的民歌民谣
《亮火虫,亮过来》
(采自湖北孝感)
亮火虫,亮过来,照着妈妈好纳鞋。
亮火虫,亮过去,照着伯伯好耕地。
(方言伯伯指爸爸)
《亮火虫,挂灯笼》
(采自湖北孝感)
亮火虫,挂灯笼,飞到西,飞到东,
晚上飞到家门口,宝宝回家它来送。
《萤火虫儿夜夜来》
(采自湖北赤壁)
萤火虫儿夜夜来,
双双门儿大打开。
张姐提茶来,
李姐提酒来,
一伙把闲话扯起来。
有民俗认为,萤火虫的出现是吉兆,如果萤火虫飞进室内,就会有客人来临。
《萤火虫,像灯笼》
(采自湖北京山)
萤火虫,像灯笼,
照我的牛,耕大田;
照我的马,驮回家;
照我的棉果轧成花;
照我赶着织,赶着纺,
跟我的哥哥做件花衣裳。
(跟我——给我)
《萤火来》
(采自湖北通城)
萤火来,捡把柴;
萤火去,捡把锯。
锯什么,锯杨树
杨树下面一只鹅,
一下飞到岳阳河。
湖北有关萤火虫的民歌民谣,可谓丰富多彩。以上民歌童谣,均反映了人们对萤火虫的喜爱。
(本文配图来自网络)
点关注,看湖广渔夫趣说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