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伟大的民族,从来不缺英雄!
一支强大的军队,从来不缺勇士!
2018年10月11日,云南省麻栗坡县坝子雷场一声巨响,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在进行人工排雷时,一枚手榴弹突然发生爆炸,杜富国为保护身旁的战友身负重伤,将双手和双眼永远献给了“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的生死誓言。
“你退后,让我来!”生死关头,杜富国不惧生死喊出这句话,而后当爆炸发生的一瞬间,他又毫不犹豫舍身挡在身旁战友的面前,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士兵到扫雷英雄的成长和蜕变。
2018年11月18日,杜富国被授予一等功;
2019年5月22日,中宣部授予杜富国“时代楷模”称号;
7月31日,党和国家领导人授予杜富国“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并在北京八一大楼亲自为佩挂英模奖章、颁发证书,亲切同他合影留念。
如今的杜富国在何处?享受着什么样的待遇?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任何英雄的成才都离不开他的生长环境。
1991年11月,杜富国出生在一座承载着红色革命精神的英雄城市——贵州遵义市。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遵义会议”就是在遵义召开的。杜富国一家的老宅就坐落在当年红军强渡乌江、挺进遵义时走过的县道旁。
作为革命老区出生的孩子,杜富国的父亲杜俊从小就有着一个参军梦,梦想着有穿上戎装,扛起步枪保家卫国的那一天,但因种种原因未能遂愿。
梦想虽未实现,杜俊的心中却始终有着一个富国强国梦,希望自己能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
当他的儿子出生后,他就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了儿子的身上,“富国”这个名字就是他对儿子杜富国的期许:“孩子这一代一定要为国家多做贡献。”
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替自己完成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的心愿,为祖国多做贡献。
2010年12月,18岁的杜富国如愿通过征兵考核,带着父亲的殷切期盼,母亲的谆谆嘱托,从红色遵义出发,踏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走进了此前一直魂牵梦绕的军营。
从新兵营出来后,他被分配到了云南某边防团,成为了一名英勇的戍边战士。
红色土地出生的杜富国,从小便接受着红军长征精神的熏陶,因此立志要学习红军先辈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崇高精神,为中国的国防建设抛头颅洒热血。
自此进入军营的那一刻,杜富国便下定决心把自己的青春,乃至是生命,全部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进入云南边防部队后,“牺牲我一个人,幸福十亿人”的老山精神也在无时无刻激励着他,影响着他。
2015年,杜国富在得知边防部队即将组建扫雷大队后,他毫不犹豫就向上级领导递交了加入扫雷大队的申请书,申请参加中越边境扫雷、排雷作业。
在申请书中,杜国富这样写道:“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衡量的唯一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人民做了些什么......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
有人告诉杜国富扫雷非常危险,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但是他却不为所动,始终坚定自己要参加扫雷大队,去中越边境扫雷的决心。
面对他人的善意提醒,杜国富语气坚定地说道:“怕死就不来当兵了,现在人民有需要、国家有号召,我决不能后退半步。”
对于杜国富报名参加扫雷大队的选拔,杜国富的父亲杜俊没有说出一句反对的话,而是坚定地表示支持。
“爸,我报名参加了扫雷大队!”当杜俊接到儿子杜富国打来的电话,从儿子的口中得知他报名参加了扫雷大队的选拔后,他的心里虽然十分担心,但仍然在电话中坚定地表示支持:
“你的人生你自己规划。我和你妈妈永远都会站在你的身后支持你。”
有了家人的支持,杜国富的心中更加坚定了要参加扫雷大队的决心。
同年6月,作为边防部队的尖兵,杜国富如愿成为扫雷大队的队员。
来到扫雷部队后,上级原本没有打算让杜国富去前线。
当时,因为从小父母在外打工的关系,杜富国经常一个人在家给自己烧饭吃,久而久之,他就练就出了一手好厨艺,烧得一手好菜。
大队领导知道他有一手好厨艺后,就打算安排他去炊事班当炊事员。
然而,对于大队领导的安排,杜国富却是强烈反对,虽然在炊事班工作可以不用去极其危险的雷场扫雷,但是这并不是他想要的,如果他怕死,他就不会主动请缨报名参加扫雷大队。
他参加扫雷大队的目的,就是想为祖国和人民多做些事,他想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好祖国和人民,让西南边疆地区的人民可以开开心心出门,平平安安回来。
因此,杜国富直接找到大队领导,语气坚定地说道:
“既然申请来这里,我就要到一线,在后方做后勤这不是我想要的。”
杜国富向大队领导强烈要求自己要去的是前线,而不是留在后方搞后勤。
见杜富国坚持要去前线作战,大队领导最终也就决定让他去前线作战。
英雄不是一开始就是英雄,他们也是历练出来的。
杜富国刚到扫雷大队时,由于文化基础薄弱,首次理论摸底考试没有及格,只考了32分,全班倒数第一。
对于这样的结果,杜富国心知肚明,因为他知道自己只是初中文化,理论学习肯定要比其他战友要落后、吃力许多,然而虽然心里清楚,但他却没有就此放弃,为了能跟上进度,考出一个好成绩,他付出了比其他战友多出几十倍的努力。
别人学一个小时,他就学两个小时;别人在学习,他在学习;别人在吃饭,他在边吃饭边学习;别人在休息,他还是在学习。
可以说他每日除了训练,就是学习,几本扫雷教材都被他翻得卷了边,里面也满是圈圈点点的红笔标注。
为了能随时随地学习,杜国富还把排雷理论知识点制成小卡片,这样他就能随时随地拿出来背诵排雷理论知识点。
杜国富的刻苦学习,换来的自然是考试成绩的提高。之后,他的扫雷专业理论成绩一次比一次好,从32分,到57分,到70分再到90分,直至成为扫雷大队的扫雷精英。
只用了45天,靠着勤奋刻苦,杜国富的临战训练综合性考核所有课目被评为全优。
在刻苦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杜国富也没有落下扫雷工作最为重要的一项训练,那就是如何扫雷和排雷。
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扫雷、排雷技术,杜国富在完成基础的扫雷、排雷技术后,还在训练过后的空闲时间,自己单独给自己增加训练难度。
杜国富将铁钉、石块、弹片等混合埋在深坑里,并使用斜放、混合、覆盖等方法增加难度。
与此同时,训练之余,他还经常缠着班长和大队技术骨干反复练习技巧。在他的刻苦训练下,他很快熟练掌握了10余种地雷的排除方法,成为了扫雷大队公认的“排雷尖兵”。
“你退后,让我来”通过各项考核后,杜国富就和从各战斗部队调来的400余位战友一起奔赴中越边境雷场——老山雷场,进行扫雷、排雷工作。
老山是中越边境上的一道天然屏障,南面是越南,北面是中国。表面看去,老山高山耸立,青山绿水,土地种满了橡胶、香蕉、菜叶等经济作物,不失为一块世外桃源。
然而,在这块乐土的地下却是暗藏着许多异常危险的地雷,它们随时都有可能夺走居住在这块乐土上的人们的生命。
走进这里,映入眼帘最多的就是标有骷颅头和“雷区!禁止入内”字样的警示牌。
这是祖国母亲身体上一道几十年未被治愈的伤痕。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中越边境云南段地下埋葬了一百多万枚地雷,面积约289平方公里。
多年来,误入雷区被炸死炸伤的群众有近千人。上世纪90年代,新中国曾组织了两次大规模排雷行动。
2015年11月,我国又组织了第三次大规模的排雷作业,而负责这次排雷作业的就是杜国富和他的400余名战友们。
自2015年11月进入老山雷场,到2018年10月11日杜国富为保护战友负伤,在这数年间,杜富国始终坚持“每多排一枚雷,就可以为战友、为百姓减少一分危险”的信念,进出雷场1000余次,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余起,为边境扫雷作业做出巨大贡献。
杜富国给自己取了一个“雷神”的微信名,而事实上他也的确担得起“雷神”2字。
一次在马嘿雷场作业时,扫雷大队发现了一枚性能极其不稳定、杀伤力极大且装有诡计装置的59式反坦克地雷,杜国富主动请战,抢着跑了上去就立刻开始排雷工作,凭借着过硬的排雷技术,他很快便成功排除了扫雷大队首枚反坦克地雷。
还有一次在八里河东山某雷场,大队又探查到一枚极其罕见且异常危险的抛撒雷,还没等班长下达命令,杜富国边说“班长,让我来吧!”边往发现那枚抛撒雷的地方匍匐而去。
正如扫雷大队五班长刘贵涛所说:“他就这样,不管与上级还是下级同组作业,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时,他永远都是第一个抢着上去。”
也正如他的父亲杜俊说:“从小到大,他都是遇事先考虑别人,所以在扫雷场他才会把危险留给自己。”
上了雷场后,杜富国首先想到的永远是祖国,是人民,是战友,从来不会考虑自己的安危,遇到任何危险的事情,他永远都是第一个上。
杜国富不但技术过硬,不惧危险,且做事也很认真,一丝不苟。
一次搜排4号洞雷场一片不足3平方米的区域时,最开始战士们没有搜寻到地雷的踪迹,路过的村民也说他们在这里踩踏过多次都没有事,肯定没有雷。
对此,杜富国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如果我们遗漏一个角落、遗留一枚地雷,老百姓踩到可能就没命了。”他坚定带着战友们一丝不苟地搜索着这块土地的每一个角落,最终杜国富和他的战友们在附近搜排出10余枚爆炸物。
任谁都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永远为祖国,为人民,为战友着想,总是在最危险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的英雄战士,会出现那么严重的意外。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和战友在猛硐瑶族乡老山西侧雷场发现了一枚当量大,危险性极高的67式加重手榴弹。
跟往常一样,杜富国又是第一个站出来,边对身边的战友艾岩说“你退后,让我来,离我远点!”边小心翼翼地朝着那枚极其危险的手榴弹匍匐而去。
在排雷的过程中,意外发生了,那枚加重手榴弹突然发生爆炸,而在爆炸的一瞬间,杜国富下意识地倒向战友艾岩所在的方向,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战友的安全。
飞来的弹片因为强大的冲击波,将杜富国穿在身上的防护服炸成絮状。
防护服都被炸毁,可想而知杜富国受到多严重的伤害,他被炸成一个血人,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被杜国富死死护在身后的艾岩仅仅只是受了点皮外伤。
“我虽然失去了双手,但我还有双腿,可以继续为梦想奔跑。”杜国富负伤后,被紧急送往桂林联勤保障中心第59医院进行救治,在医生们的全力抢救下,终于从死神的手中抢回杜国富的生命。
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醒来后,杜富国首先关注的不是自己的身体状况,而是战友的情况。
醒来后,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艾岩怎么样了?他没事吧!”当得知战友艾岩只是受了点轻微的皮外伤后,杜富国长长松了一口气,并面露微笑,全然不管自己现在的处境。
稍稍恢复后,在不知道自己真实伤情的情况下,杜富国强忍着身上的种种不适,跟分队长再次提出了出征的申请:
“队长,我的手能不能不要截肢?以后我还要接着扫雷。你能不能拿点牛奶、鸡蛋、肉给我吃,我想吃了以后多长点肉,把手上的肉赶紧抓起来。”
直到这时,即使是遇到这样的危险,受了这么严重的伤,杜富国都没有想过退缩,想的仍然是排雷。
一个多月后,医生将真实情况告诉了杜富国,在准备告诉他前,医院怕杜国富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还特地准备了几套心理疏导方案,准备到时候疏导杜国富。
然而,当杜国富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后,他不但表现得非常平静,且还反过来安慰准备来疏导自己的亲朋好友们。
负伤后的杜富国,始终以坚韧乐观的态度去直面挫折困难,不断地挑战自己,战胜自己,跨过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难关。
手术后一个半月,杜富国就在病床上尝试支起双肘做平板支撑;3个月后,他就尝试着在跑步机上练习跑步,并坚持着从几米到后来的13分钟跑完3公里。
“虽然不能像过去那样和战友并肩战斗,但军人的标准不能降”当别人问起他为什么现在还要这么努力,杜国富这样回答道。
在积极恢复身体的同时,杜国富也在积极努力地用双脚去适应未来的新生活。
“我虽然失去了双手,但我还有双腿,可以继续为梦想奔跑。”他用自己的双脚重新学习穿衣、洗漱、叠被子、开门、写字、跑步等技能,而在此过程中,他一直都保持着十分乐观的态度,即使是失败无数次,他也没有想过要放弃,仍然努力想用自己的双腿去创造未来。
积极训练的同时,杜国富也重新规划起了自己今后的人生:
“我想学播音,讲一口很好的普通话,以后把扫雷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我会为自己加油,给大家带来更多阳光和正能量。”
虽然不能再参加扫雷部队,但是他仍然想着能继续为祖国做些事情,他希望用自己的声音给大家讲述自己和战友们经历的那些扫雷的故事,为大家带来阳光和正能量。
为了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杜富国每天除了进行医院制定的康复训练,还会坚持收听广播、练习写字、学唱歌曲、练习播音技能。
2020年,依托南部战区陆军微信公众号,由杜富国担任主播的“播音员杜富国”系列节目正式开播。随着节目的开播,杜富国终于圆了自己播音员的梦想。
当上正式播音员后,杜富国变得更加刻苦努力。
为了让播音效果更加深情真实,失去双眼的他放弃“由他人领读,自己复读,再后期剪辑”的录制方式,坚持先背下全文,然后再进行录音。
因为要背下全文的关系,杜富国在录制前往往需要背诵到深夜才能睡觉。
现在的生活
杜富国负伤后,党、国家和军队一直对其关怀备至。为了保障杜富国今后的生活,党、国家和军队在活、养老、医疗、住房、教育、文化交通等多方面都给予了杜富国很好地优待。
而在荣誉激励上,党、国家和军队也给予了杜富国极高的褒奖,陆续授予杜富国一等功、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时代楷模”、“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排雷英雄战士”、“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给予英雄最好的保护、关心和爱护,就是对英雄最好的崇敬。这是党、国家和军队在对待如杜富国一样的英雄时所践行的原则和承诺。
2022年,杜富国在贵州遵义市湄潭县的家里度过了一个特殊的除夕。
说是特殊,那是因为这一天意义非凡,既是杜富国母亲李合兰的生日,也是自杜富国参军以来一家人第一次真正在一起度除夕。
在父亲杜俊和杜富国的影响下,杜家子女个个都走在维护、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最前线,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杜富国二妹杜富佳是贵州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2020年9月被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次年2月被授予第六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三弟杜富民是贵州省遵义某医院ICU病房医生,2020年他递交“支援抗疫申请书”,并很快奔赴抗疫最前线;四弟杜富强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西藏边防军人,忠诚保卫着祖国的西南大门。
这一年除夕,杜富佳、杜富民、杜富民三姐弟都向各自单位请了假,回家与哥哥和父母一起度个团圆年。
从早上8点开始,一家人就在为这顿好不容易才凑齐一家人的年夜饭忙碌着。
杜富国的父亲杜俊在客厅打扫和摆弄着桌椅,杜富佳在厨房帮着母亲和杜富国的妻子王静做菜,杜富民和杜富强则忙着在厨房和饭桌间来回走动,把母亲和大嫂做好的菜端到饭桌上。
杜富国因为身体原因,一直在旁站着,耳中传来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他脸上始终带着微笑。
菜上齐后,一家人结束一天的忙碌,终于可以坐在一起互诉着对彼此的思念。
杜富国四兄妹围坐在父母旁边,边说着对父亲和母亲的节日和生日祝福,边送上了代表心意和祝福的红包。
此时,家里除了有他们一家人外,还有湄潭县电视台的记者袁超、文晓波和周欢。
为了让全国人民知道“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的近况,他们特地跟拍了杜富国一家人除夕团圆的视频,最后还为杜富国一家在庭院里拍了一张全家福。
明大德铸忠诚。天下至德,莫大于忠。
军队最讲忠诚,军队最重德行。
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百年峥嵘历程,刘光荣、焦奎、杨克明、杨靖宇、董存瑞、邱少云、杨根思等等,一个个彪炳史册的名字沁人心怀,令人动容,他们为信仰抛头颅、为民族洒热血、为国家鞠躬尽瘁,书写出了一篇篇人民军队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不朽诗篇。
杜富国主动申请到扫雷部队、主动直面扫雷危险,不怕累、不怕苦、不怕死,深度诠释了主动投身强军事业、甘愿抛洒青春热血的忠诚大德。
正如某网友所说:“你举起断臂敬礼的那一刻,你抚摸过的土地在哭泣;你举起断臂敬礼的那一刻,整个中国都在向你敬礼。”
“作为一名军人我从不后悔。”杜富国坚定地说。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正是有着许许多多像杜富国一样英勇无畏,把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的人民英雄,才有今时今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他们都是人民英雄,都是华夏民族的英雄儿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时刻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