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经获得话说世界公号授权发布

本内容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话说世界》20卷丛书

国外职场正装(话说世界系列工作中的服饰文化)(1)

两种不同的颜色,

代表两种不同的劳工类型,

工人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国外职场正装(话说世界系列工作中的服饰文化)(2)

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从事不同工作的工人开始出现了称谓上的不同,人们在工作性质上把工人区分开来,这是现代工人的一种称呼。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白领和蓝领这两个词代表着两种工作形态、两种生活方式、两种社会阶层,有时甚至是两个世界。但这两个词究竟代表的是什么,有待我们去探讨。

白领

白领主要代表领较多薪水的专业人士,这个词可能最早是从1928年使用的。当时是代表非体力劳动的工作者,如公务员、教职人员等,是与蓝领族作为对比的族群。白领较少从事劳力工作,在公司里往往是行政或是正式职员,并有专业的工作能力,如医生或律师等。在社会学的研究里,经理阶层有时也被归为白领。“白领职工”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范围包括一切受雇于人而领取薪水的非体力劳动者,因而有“白领职工”之称。他们一般工作条件比较整洁,穿着整齐,衣领洁白,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事员、推销员、打字员、速记员、文书、会计、店员及教师、医生、律师、普通职员等。这些人的经济收入和工作条件较好,尽管如此,由于不掌握生产资料,他们仍处于受雇佣的地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白领总数超过蓝领,约占工人总数的 60%—70%。白领阶层福利好、收入高、职位稳定,是令人羡慕的阶层。按美国的标准,白领是指年薪在8万美元以上、从事纯粹脑力劳动的人。除了个别技术性特强的行业,大多数“白领”都有生存危机。劳动制度不够完善,使白领无法享有应有的保障。但到1996年,年薪8万已经赶不上时代的发展速度。由于各国甚至是各地区收入水平差异大,因此白领没有统一的标准。

国外职场正装(话说世界系列工作中的服饰文化)(3)

最先在世界上叫响白领的,是美国已故学者米尔斯(1916—1962年)。1951年,他出版了成名作《白领》。他根据战后欧美社会结构的变化,宣告:一个新生的中产阶级已经悄然降临世界,其突出象征便是“白领”(White-Collar)。白领一般衣着光鲜地出现在都市的街头,傲然行走,神情淡然,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涌向“高尚工作园区”;一尘不染的皮鞋踏出急促的脚步,时刻提醒着路人他们有许多工作要做,很忙;电脑、电话、传真是他们最亲密的工作伙伴;他们的竞争对手不计其数,所以他们时刻准备接受新信息、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同时为步入金领储备能量;他们公私分明,下班时间很少办公,把自己的业余时间用来休闲充电,娱乐健身。

总的来说,处于白领阶层的工人追求高质量和多样化的生活,他们所做的工作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获得更多的利益机会,具有强烈的务实主义精神。在对物质利益不断追求的同时,一部分白领心中充满了对社会责任感的追求。但在白领的职业领域里,大多数岗位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今天的高薪职位,明天可能因为一项新的人事变动,或者行业的变化而变得一文不值,所以他们普遍具有紧张感和焦虑感。

蓝领

蓝领(Blue-Collar)一词原本是属于美式英语,开始见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因为这些工人干活时所着的工作服通常为蓝色,故名。简单来说就是指那些从事体力劳动工作的雇员,典型的蓝领代表如一般工矿工人、农业工人、建筑工人、码头工人、仓库管理员等。蓝领经常被用来与白领比较,是与白领相对的一族。有一点是比较肯定的,蓝领族的生活状态很明显不是在办公桌前从事文书工作。这个名词是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即美国进入信息化时提出的。

国外职场正装(话说世界系列工作中的服饰文化)(4)

工业文化所造就的蓝领,除具备强劲的体能之外,大部分受过正规化的职业培训,工作时具有一丝不苟的质量精神和协作精神。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蓝领比无领要有教养,而且蓝领平时在生活形态和消费习惯上与白领相比,更加朴素和实在,少了白领的虚荣以及花哨的作风。大众对于蓝领群体的整体正面印象,无疑为企业打造蓝领品牌提供了一些非常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对于那些产品本身就强调实用、朴实、耐用、性价比高的品牌来说,蓝领的整体形象和产品形象应该说非常地契合。

明确的自我社会地位认知、中等水平的经济实力、彰显个性和改变社会地位的心理需求,决定了蓝领群体在品牌消费时倾向于在品牌与价格之间寻找平衡。拥有很高的组织化水平,具有统一的职业技能与生活方式,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有清晰的认知,能定义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因此在消费过程中蓝领群体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与文化偏好在一系列可能性之中进行选择,从而形成特定的标志性品牌。但是受自身在社会分配体系中的地位和经济实力所限,他们的消费不像高级白领和金领那样主要受品牌的指引,而统一的生产技能和职业规范以及确定的社会联系使得他们又不会像无领阶层那样将价格作为唯一的选择标准,因此蓝领群体在消费过程中体现出一种更加务实的群体消费特征,表现为在价格和品牌之间进行权衡。

国外职场正装(话说世界系列工作中的服饰文化)(5)

在小范围内,蓝领又被分为锐蓝、普蓝和深蓝:普蓝和深蓝是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锐蓝是中间转换的阶层,有可能向白领转变,深蓝就是指有一定技术的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从收入来讲,蓝领并不一定比白领低,锐蓝的收入其实比普通白领高。蓝领工会是加强蓝领族职业安全与福利的重要组织,蓝领工会经常就福利、工时和薪资等细节与资方谈判,也有责任调解组织内的冲突,许多知名的罢工都是由蓝领工会执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