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几个月后不必经常抱(宝宝从小经常抱)(1)

婴儿期的宝宝能不能抱,成为了困扰新手爸妈的一大难题。有的专家说,不能抱太多,会影响宝宝发育;有的专家说要多抱抱,有助于宝宝的心理发育。

对于孩子要不要抱,成为了家长左右为难的问题。

为啥婴儿期宝宝对妈妈的怀抱那么依赖呢?

婴儿期的宝宝就像是一个“求抱抱”的小可爱,每次哭闹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妈妈可以多宝宝自己。

特别是刚出生不久的宝宝,从妈妈的子宫里出来,对于这个世界还很陌生,而且完全没有语言能力,用啼哭表达一切生理需求

小孩几个月后不必经常抱(宝宝从小经常抱)(2)

妈妈的体温和怀抱,好像就是宝宝一切安全感的来源,因为住在妈妈子宫里的时候,宝宝最熟悉的就是妈妈的体温和心跳了。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恒河猴的实验”:让刚出生的猴宝宝离开母亲,然后做一个奶瓶妈妈和绒布妈妈进行观察。猴宝宝更喜欢跟绒布妈妈待待在一起。

小孩几个月后不必经常抱(宝宝从小经常抱)(3)

心理学家得出结论,抚育孩子的第一条件就是抚触,要多和孩子亲密接触,才能满足宝宝成长发育的心理需求。

无论是从生理发育,还是心理发育的需求来看,多抱抱是对孩子发育比较有利的。

宝宝喜欢“经常抱”被写到了基因里

在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里》,神经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测试,对刚出生一周的新生儿亚瑟的大脑活动进行监测。

小孩几个月后不必经常抱(宝宝从小经常抱)(4)

研究人员给小亚瑟看两幅图,一个是机械玩具的图片,一个是人脸的动态图。通过大脑扫描仪监测发现,看人脸动图的小亚瑟,大脑涌入大量氧气,脑活动速度很快

而且新生儿的视力只有15-20cm,测量一下,刚好是妈妈抱宝宝的时候,宝宝的眼睛跟妈妈的脸的距离。不难看出宝宝为了让妈妈“经常抱”,把需求都“写进”了基因里了。

宝宝从小“经常抱”和“没人抱”,长大之后差距明显

觉得孩子婴儿期应该少抱的人,一般会担心孩子抱多了会产生依赖,降低睡眠质量,甚至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发育。

小孩几个月后不必经常抱(宝宝从小经常抱)(5)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而且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叫“哭声免疫法”,为了避免孩子对大人的依赖,要求家长在孩子哭的时候不能抱。

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不过很快就被叫停了,因为使用这种教育方式的宝妈发现,孩子会因为缺乏关爱走向自闭,甚至出现精神类疾病。

从小“经常抱”和“没人抱”,长大后这三点差距,能一眼看穿

1)大脑发育差距明显

3岁前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新生儿的大脑细胞在100-180亿个左右,出生后大脑细胞数量不断增加。

小孩几个月后不必经常抱(宝宝从小经常抱)(6)

外界适当的听觉、触觉、嗅觉、视觉等刺激,有助于宝宝的大脑发育。从小就“经常抱”的孩子,大脑发育在长大之后也会有明显优势。

2)安全感上差距明显

宝宝哭闹时,宝妈能够第一时间把宝宝抱在怀里,会增加宝宝的安全感,能够帮助孩子建立第一层社交关系。

小孩几个月后不必经常抱(宝宝从小经常抱)(7)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安全感并不是天生的,是在孩子幼年时期建立的,特别是3岁前。

从小就“经常抱”的孩子,长大之后会更有安全感,对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也会更强一些,无论在工作还是学习上,都要比从小“没人抱”缺乏安全感的人有明显优势。

3)人际关系差距明显

从小被“经常抱”的宝宝,会从跟妈妈的互动中得到更多善意,会影响到孩子对人的认知,也为未来的人际交往奠定一定基础

小孩几个月后不必经常抱(宝宝从小经常抱)(8)

跟妈妈的良好互动,是宝宝社交模式的雏形,会让宝宝更自信,在社交的时候也会更加积极,拥有好人缘也是很轻松的事情了!

想要给宝宝“经常抱”,要学会抱娃“三原则”:

很多家长知道了“经常抱”的好处,就像时时刻刻的将宝宝抱在怀里,让他变得更聪明更有安全感,不过给宝宝抱抱也是要讲原则的。

原则一:0-3月,随便抱

宝宝出生前三个月是安全感建立关键期,只要宝宝需要抱抱,家长就不用顾虑太多,可以无条件地“经常抱”,多给宝宝一些接触更有利于发育。

小孩几个月后不必经常抱(宝宝从小经常抱)(9)

原则二:4-6月,回应抱

这个月龄的宝宝,活动时间变长了,大运动发展的需要,要让宝宝多活动锻炼肌肉,才能更健康。家长也不要无时无刻抱着娃了,可以弄清孩子的意图,需要回应的时候多抱抱就好

原则三:7-12月,鼓励抱

这个月龄的宝宝开始“大范围”地探索世界了,可能会因为摔倒不愿意再尝试走路,父母可以给宝宝多一些鼓励的抱抱,让宝宝更勇敢。

宝宝婴儿期你会“经常抱”他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