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我们讲到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在夏朝被打破了,改为世袭制,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几年?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几年(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

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几年

在上一篇我们讲到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在夏朝被打破了,改为世袭制。

夏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先后共有17位国君,历时400多年。

夏禹时期

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禹在会稽山会盟诸侯,铸九鼎,划分天下了九州。

禹铸的九个青铜大鼎,上面都刻着不同的山川景物,象征九州,更代表着天下,大致如下图: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与我们经常听到的九州不同。

我们通常将脚下的这片土地叫做神州大地,神州也叫九州,可以说是我们中国的别称,从古流传至今。

那这个九州又是哪九州呢?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网络

分别是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很显然,这些州在夏朝的时候还没有。

启时期

禹死后,禅位于伯益。

伯益是谁?伯益是皋陶(gāo yáo)的儿子。但禹的儿子启把他给杀了,开启了帝位的世袭制。

伯益没啥好说的,不过他的父亲皋陶(gāo yáo)却是位传奇、厉害人物。

皋陶(gāo yáo)与尧、舜、禹并称为上古四圣,只是没当过帝王,名气没尧舜禹大。

在尧帝舜帝时期,皋陶(gāo yáo)长期担任掌管刑狱之事的士师,是我国司法的始祖。

皋陶(gāo yáo)倡导明刑弼教,也就是将刑罚与教育相结合,一方面以刑罚和惩戒来警示百姓,另一方面以法治思想和道德来教化百姓,从而达到减少犯罪、维护社会安定的目标。

这在四千多年前,是非常了不起的。

以后几千年,历代治法者虽然有着各自的治法思想,但总体上还是沿着皋陶(gāo yáo)指明的方向前进的。因此他奠定了后世主流的法律思想,所以被后人称为司法始祖。

皋陶(gāo yáo)的思想不仅影响了法学界,他还提倡仁政与法治相结合以达到社会和谐、天下大治的目标。这一思想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法家等流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

皋陶(gāo yáo)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被称了上古四圣,实至名归。

杀了皋陶(gāo yáo)儿子的启在治国方面并无建树,相反,他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国家实力迅速衰败。

太康失国

启的儿子太康,因为有父亲的榜样,太康也昏聩无能,后来被有穷氏首领后羿赶出了都城。后羿相继立了太康的弟弟中康、中康的儿子相为傀儡皇帝,把持朝政。

这就是历史上相传的太康失国。

少康复国

相的儿子少康在有虞氏部落的帮助下,联合夏王朝旧臣,重新夺回了皇位。

这就是历史上相传的少康复国。

夏王朝中间还经历了予(少康的儿子)时期、槐(予的儿子)时期。

桀(jié)时期

夏桀是夏王朝的最后一个君王,快500百年的夏王朝,由他来终结了。

传说中的夏桀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位任性、残暴的君王。

夏王朝传到他的手上时已经是弊病百出了,他却毫无能力来扭转大势。

而在帝国东部的商部族却日益兴旺起来。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商汤在鸣条大战夏桀,夏桀大败,夏王朝灭亡。

感想

王朝的更迭都在血雨腥风中完成,这本没什么好深究的。但在这些朝代的更替过程中,总有一些成就非凡、思想卓绝的人让人心生敬佩,比如这个时期的皋陶(gāo yáo)。可能是由于时代太过久远,关于“皋陶”,能找到的资料书籍并不多。

在京东上搜索了一下“皋陶”,找到了如下图这本书:

友友们如果知道关于皋陶的资料,欢迎给我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