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七问(创文知识问答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篇)(1)

创文七问(创文知识问答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篇)(2)

未成年人工作篇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结合”教育体系指什么?那些部门必须有常态化的工作品牌?

“三结合”教育体系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相互结合。“三结合”教育体系中教育、民政、文化、团委、妇联、残联、关工委等部门必须要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常态化工作品牌和经验。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主题活动是什么?

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六一期间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七一期间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和十一期间“向国旗敬礼”活动。常态化开展争做最美少年、美德少年身边榜样学习活动和以孝敬、友善、节俭、诚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四、“五爱”是什么?“四有”新人指什么?

“五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指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五、文明校园创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学校领导班子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思想道德教育要形象生动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好《中小学生守则》,加强行为规范养成和礼仪教育。

3.阵地建设要加强活动设施与活动场地的建设与管理,营造特色鲜明的活动环境。

4.教师队伍建设要扎实推进师德教育、严格师德管理,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结构合理、梯次发展的队伍。

5.校园文化内容健康、格调高雅,有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独特的校园文化符号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6.校园环境优美、秩序良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错落有致,使用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谐统一。

7.文明校园创建在学校的覆盖面达到100%。8.师生对文明校园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达到100%,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六、什么是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指对0~18岁儿童的家长(父母或其它监护人)及准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提高家长素质的业余学校。

七、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未成年人工作考核,对网吧经营秩序的规范要求是什么?

网吧严格执行上网消费者实名登记制度,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等标志;无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现象;无“黑网吧”。

八、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阵地建设?

支持鼓励开办面向青少年的网站,开展健康有益的网络科普、文化活动;依托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处的上网设施,建立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性上网服务场所,并有保证持续运营、规范管理、健康上网的保障机制;积极发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作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九、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开放如何体现公益性原则?

1.坚持面向广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80%的时间用于开展普及性活动;

2.坚持常年开放,节假日延长开放时间;

3.无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无挤占、挪用、租借等现象;

4.未成年人对校外活动场所服务的满意率≥80%。

十、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要把握好哪些主要方面?

1.建立以公办学校为主,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入学问题基本解决;

2.教育行政部门对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学校,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

3.学校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