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看聊斋志异注释版还是白话(用毛笔手抄四大名著)(1)

图为马祥云老人在装订手抄本

今年78岁的马祥云老人出生于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东大滩乡一个偏僻山村的藏族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后来考入西北民族学院教育系,攻读藏语言研究专业,毕业后曾在天祝县多个乡镇学校从事藏语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担任过天祝县民族师范学校副校长、民族中学校长等职务,现退休在家。

这位藏族老人做了一件惊人的大事,退休后,他花了8年时间用毛笔抄写完了《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四大名著”,并用藏文翻译了《聊斋志异》,同时搜集整理了安多藏族民歌和谚语三千多首 。

小学生看聊斋志异注释版还是白话(用毛笔手抄四大名著)(2)

图为马祥云花8年时间抄写的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在中国乃至国外,了解并读过“四大名著”或其中一两部的人不在少数,但能坚持用毛笔抄写完“四大名著”的人却凤毛麟角,酷爱书法艺术的马祥云就是其中一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从2001年9月5日开始,他执笔用蝇头小楷手抄四大名著。

小学生看聊斋志异注释版还是白话(用毛笔手抄四大名著)(3)

图为马祥云抄写的《聊斋志异》。

抄写不是一个简单的书写过程,在四大名著的抄写中,《红楼梦》是马祥云老人费心最多的一部作品。从1981年开始读《红楼梦》到2001年抄写红楼梦,作品里的人物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陶冶了他的情操。马祥云老人说:“看似简单的抄写,却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人老了,烦琐事情也多了,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陶冶情操,越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有志者事竟成。2008年10月12日,马祥云老人以《西游记》收尾,全部完成了四大名著的手抄工作。不仅如此,他还用藏文翻译了《聊斋志异》16本。历时八年,老人竟用坏了1000多支毛笔。

摞起来有近5米多厚、近300万字的115册“四大名著”手抄本,和抄本中一个个工整规范的蝇头小字,甚至小到一个个标点,无不饱含着马祥云老人的心血和汗水,而正是其中太多的甘苦,让他陶醉在无比美妙的精神境界里。(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郑金花)

小学生看聊斋志异注释版还是白话(用毛笔手抄四大名著)(4)

图为马祥云抄写的四大名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