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1)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来自西藏的珍宝——鸡血藤。在西藏,很多物资是很珍贵的,包括鸡血藤也不例外。鸡血藤之所以叫这名,因为它是在地底下生长,开采出来时,土壤的滋润让藤显现出了鸡血般的鲜红,固被叫鸡血藤。早期鸡血藤是为扎日吉加寺的喇嘛所做,戴在手腕上便能缓解全身关节痛,长期佩戴具有舒经活血,舒缓关节、神经的疼痛,也可治疗风湿关节痛。不仅具有医疗功效而且还有避邪功能。鸡血藤在没有做出藤镯的时候,我们统称它为原藤,最原始的容貌。藤镯是最古老的藏饰之一,藏语称其为“巴”,“巴”是一种纯天然的药草,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埋在地底下12年挖一次,一年只有2个月可以采摘,因为含有藏药成分,且现今开采受到限制,故极为珍贵。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2)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3)

随着现在鸡血藤的广为流传,开采受限制,导致藤条的稀有珍贵,故有人把鸡血藤,金钢藤,风藤混淆,不懂得怎么辨别。现在小鱼就此问题,进行一个对比解说,让你认识真正的鸡血藤是什么样的。所以鸡血藤的节是极其关键的,所谓一节一渡母,藤肯定是要带节的。辨别鸡血藤,首先看节眼,因为纹路,有些藤也会有类似的,所以节眼处是观察的一个指标。鸡血藤的节眼,完美点的是有个小眼的,跟眼睛一样灵动,而且较为凸显,手可以摸出节眼的质感的,有节的藤,节眼是最好辨别的。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4)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5)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6)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其他的藤。风藤,风藤是一种跟鸡血藤外表极奇相似的一种藤,并没有药用价值,常见于市面上大多数都是整个藤的50%都包着银管,节头处镶嵌有宝石。藤一般比较粗,最明显的风别是风藤有线纹,不像鸡血藤那么圆润。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7)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8)

金刚藤,金刚藤于鸡血藤较明显的区别就是颜色上,金刚藤是金光色的,而且相对比较粗,金刚藤同样具有药效,产于云南德钦香格里拉一带,当然这是俩种不同东西。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9)

谈完原藤,小白们也想了解它的功效作用吧,那接着我们来谈谈鸡血藤的功效。鸡血藤对治疗关节祛湿活血调经是有一定的药效成份的。是有很多爱好者来反应过对风湿有一定作用,对于藤,小鱼认为具有药效是其一,辟邪平安是其二,美观独特是其三。但不能完全就能靠藤镯就能帮你根治关节祛湿之类,毕竟具有药效不代表就能完全依靠,只能说有一定辅助作用。做为西藏的药藤,它所在的价值也是因为药效本身,在当今广为流传,也更验证了它的价值所在,所以藤带给我们的,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10)

有些鸡血藤爱好者会问怎样分辨藤的品相,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粗度,饱满度,手围,密度、阴皮、结头、破皮、白皮等来分辨鸡血藤的品相。

1.粗度,一般常见的就是5-8mm,8-10mm藤都是相对来说较少的,藤的生长年轮越长,藤就会越粗,像8 mm的藤可能都有十几年的生长,自然规律,大家应该很好理解吧。当然品相好的更少,藤弯出来,要等他阴干,这段时间,密度不好的藤就会干瘪,缩减,所以,真正好的粗藤很少见,也自然是贵的原因了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11)

2.饱满度,说到饱满度,其实也是和密度密不可分的,饱满度也是选藤一个依据,藤表面附有光泽度,且横纹不明显,有类似玻璃的质地,整根藤有圆柱型的质感。反之则是干瘪藤,干瘪的藤再粗也没用,价值也是随干瘪程度而贬值。有些收藏者喜欢干瘪横纹,觉得天然也是一种美。其实只要你喜欢,价值也不是那么重要了。但介于粗度和饱满度之间,须弥还是建议选择饱满度高的藤,一来是能加长藤镯的寿命,二来是干瘪的藤密度不高容易变型,三来佩戴也不是那么美观。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12)

3.手围及测量,可能小白们要问了,手围和品相有什么关联吗?我们平时见粗的无节藤就较少见大手围的,都是14-16为多,有节的还好,但基本也是交叉款,无节的7 mm以上的很少见18-19 等大手围,所以大手围的粗藤也相对来说价格高一些。这是谈到藤的价值问题,也关乎品相问题,要品相好又是大手围更是难得。怎么测量手围?相信现在很多人都以最实用的方法:人民币测量法,这是没有米尺的情况下最受用的了。既方便又精确,何乐而不为呢?如图所示是三种手围测量方式,你们说哪一种最方便。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13)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14)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15)

4.密度,关于鸡血藤的品相,很多小白对这个概念非常的模糊。什么样的藤叫做品相好。其实和所有文玩一样,鸡血藤的品相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密度。密度决定了一根鸡血藤的寿命。一根密度高的鸡血藤是可以佩戴一辈子的。那如何去测鸡血藤的密度,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教大家一个最简单的。用两个手指去掰你手中的藤,轻易就变形的藤无疑密度非常低了,而高密度的鸡血藤会几乎没太大变化。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16)

5.阴皮 说到皮质,有必要单独说一说鸡血藤的阴皮。阴皮就是包裹在鸡血藤表面的额外生长出来的一层表皮。阴皮没长完整的我们称为阴阳藤,阴皮完整把藤全部包裹住的我们称为全阴。阴皮有一个大家所不知道的好处,由于阴皮非常坚硬,不像鸡血藤皮质一样容易划伤,所以阴皮能很好的保护鸡血藤在平时的佩戴过程中不受到其他物品的摩擦所造成的破皮。阴皮的藤一般密度都很高,包浆后会很漂亮。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17)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18)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19)

6.节头 节头对整根藤是起到保护作用的,结头也是藤最大的药效供给处。时间长了没有结头的位置会开裂,导致藤本身造成损伤,如果你喜好藤的天然,不如购买素藤,藤完整了,包浆快了,就更能体现出它的价值了!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随着当今时尚前沿,市面上包银的,手工饰品加工藤,都很漂亮,不仅能防止开裂, 也更具有民族特色。不管你选择素藤或是做了款式的藤,这都是一种缘分,你与藤的缘分!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20)

7.破皮 在所有瑕疵当中,最无关紧要的应属于破皮。因为鸡血藤是随身佩戴的饰品,加之由植物制成,所以会相对金属饰品来说更加脆弱,生活中难免磕碰造成破皮,其实这些都无关紧要,一根好藤是能佩戴一辈子的,破皮就犹如人受伤留下的疤痕一样,只要你用心盘,时间会还原它最美的一面。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21)

8.白皮 藤为什么会变干,出现灰白色呢?藤变干就是保养得不够,藤喜油,如果你不佩戴,随意放,藤就有可能出现干纹。藤镯在是藤条的时候,埋在地底下会吸入很多土尘,皮屑,这些都是天然属性,当做成藤镯时,与肌肤接触后,内部尘土就会浮出藤表面,从而显干,且出现浮土一样的灰白现象。藤在保养的过程中,是有六个阶段的,如图所示,包浆过程中,是越来越光亮的。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22)

藤包浆和文玩类的串珠一样道理,只要盘玩,多保养,是会越来越油亮的,而且价值也是会随着光泽度越来越高的。

说完了品相,我们再来说下如何保养自己的鸡血藤。

你若记不住,你就只要记住藤是天然的植物,植物怕什么,藤就怕什么!

鸡血藤经时间会有什么变化?当时间长后,藤镯呈现出的则是光彩照人的一面,这是因为佩戴在手腕上后,藤条与肌肤摩擦,不光滑的表层被逐渐磨平,疙瘩(“节”)处残留的少量藤须也被磨掉,佩戴大约一个星期,藤镯就会变得光滑、平顺且美丽精致。一般而言,保养得到,药藤镯会越戴越亮,因它俗称鸡血藤,会呈现鸡血一样鲜亮的棕红色,甚为漂亮精致。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27)

关于破皮,干煸,白皮,阴皮,这些都属鸡血藤天然属性。藤镯本身就是天然产物,所以不免有细小瑕疵,随着开采的日渐稀少,以及每年生长的产物,藤镯可能越来越少,佩戴鸡血藤镯也是一个结缘的过程,镯子经过岁月的摩擦,颜色才会红润。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28)

药藤镯的正确佩戴方式 不要将藤镯从整个手掌上硬套进去,要将豁口掰开,从手腕上竖着套进去。药藤镯有很大韧性,放心掰,只要不是很蛮的蛮力,它是不会被掰断的。 藤镯如果小了,用打火机或吹风筒对着藤身均匀加热,然后就可以适当的弯曲造型了。(原始的藤条是各种形状的,经过藏民朋友的细心制作,才有了今天人见人爱的药藤手镯)藤条本身有韧性,收到觉得小不要担心,如果戴不进去,掰开就可以戴进手腕。 药藤镯的日常保养 平时不佩戴可以抹油(什么油都可以)放入密封袋,那样看上去光泽会很好,镯子也会更加亮丽。 若天气特别干燥,可清理干净藤镯后,在镯身上涂抹适量核桃油或橄榄油,以防干裂枯萎。 一般而言,保养得当,药藤镯会越戴越亮,甚为漂亮精致。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29)

最后小鱼要给大家分享的,每一根鸡血藤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根鸡血藤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每一根鸡血藤都是造物主的恩赐,请珍惜属于你自己的那一根鸡血藤。

鸡血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关于鸡血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30)

(免责声明:本文中所使用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