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隘路形势险要、风云激荡,激情萦怀,自古兵家必争、兵家必守因此,关口成为古代征战打仗和文学作品中的关键词,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潼关与函谷关有什么关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潼关与函谷关有什么关系
山口隘路形势险要、风云激荡,激情萦怀,自古兵家必争、兵家必守。因此,关口成为古代征战打仗和文学作品中的关键词。
《蜀道难》中,唐代大诗人李白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剑门关的重要性。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韩愈用“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形容来路艰险。
在《凉州词》中,王之涣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分不度玉门关”来形容边地苍凉。
而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王维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把战争的残忍、家国安危、人生无常、朋友情谊给写绝了。
山海关前的血雨腥风,居庸关上的铮铮铁骨,嘉峪关的巍巍杨柳,大散关的气势如虹,雁门关的猎猎威风等等,都承载着跌宕起伏的历史印迹。每一个关口,都充满历史的烽烟。每一个关口,都充满不同的故事。
那么,函谷关和潼关是一个地方吗?
因为都靠近黄河,相距较近,有人把函谷关和潼关误以为一回事。其实,函谷关和潼关是长安城和洛阳城之间的咽喉不为,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关隘。
函谷关占据崤函咽喉,北依黄河,南挽秦岭,西接衡岭,东临绝涧,深险如函,盘踞谷中。一直有“天开函谷壮关中”的说法。
而潼关之名的由来,据《水经注》的说法:“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它南依华山,北靠黄河,东向豫西,西接长安,鸡叫一声听三省。“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在谭嗣同的诗句里,潼关的硝烟远了,他憧憬未来。
其实,函谷关比潼关更早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西汉初年,贾谊在《过秦论》的开篇便写道:“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里所说的“崤函”,便是崤山和函谷关的统称。
先秦时期,秦国依靠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阻挡敌人。即使是后来六国联合抗秦,但“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由此可见,函谷关的地位非常重要。
然而,在坚固的关隘,终有被利箭射穿的一天。
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让函谷关瑟瑟发抖。
因为秦朝的严刑峻法,深受其害的百姓们揭竿而起,以楚怀王为名义领袖的起义队伍终于形成燎原之势。
为了尽快消灭秦王朝,楚怀王下令道,抢先攻入函谷关的人便可以称王。刘邦本想攻关,但张良认为函谷关实在难以攻取,于是便绕道尽快入了关。
到了东汉末年,因为函谷关牢不可破,大军阀董卓看重此地。他西迁长安,靠函谷关抵御诸侯。
在时间的洪流中,黄河逐渐改道,函谷关的险峻地势逐步变迁。这时候,位于崤函道另一端的潼关逐渐显现出重要作用,它代替了函谷关。
所谓崤函道,在周朝时称“桃林塞”,魏晋南北朝后又称“潼关道”,它连接着长安、洛阳两大都市,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道路。东汉末年,为了防备西来之敌,曹操修建了潼关,并将函谷关废弃。
之后,无论是曹操与西凉诸侯交战于渭水之畔,还是安史之乱时哥舒翰在潼关抵御叛军,以及抗日战争时期艰苦卓绝的潼关保卫战,都体现了潼关的重要性。
不过,像函谷关、潼关这样连接中原腹地和关中平原的关卡,都逐渐因为黄河流域的相对安宁而渐渐失去了曾经的战略地位。山海关,嘉峪关等关卡逐渐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函谷关和潼关存在着承接关系,东汉以前,函谷关烽火相连;东汉以后,潼关更为让人牵心。所以有些人会觉得这两个关卡或许是同一个地方。其实,就函谷关而言,尽管历经了秦朝、汉朝、魏朝时的三次变迁,但都大体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而潼关则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一带,二者相距八十余公里。
无论是“君不见函谷关,崩城毁壁至今在”(唐代岑参诗句)的慨叹,还是“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唐代崔颢诗句)的潼关,都是历史抹不去的记忆。
(作者为“古今事”邀约作者 文踪旅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