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东汉宦官,“蔡侯纸”发明者。连小学生都知道,他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创造人,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可见蔡伦闻名古今中外,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

耒阳蔡伦历史(湖南桂阳湖南耒阳)(1)

珍惜错版邮票蔡伦画像

然而,蔡伦与很多历史名人一样,存在着怎么也解不开的谜团。人们最有兴致的当属蔡伦的籍贯了。就像唐代诗人李白,他的籍贯还曾一度产生了国际纠纷,原苏联就与我国争唐代大诗人李白。摆出大量证据说李白的籍贯是苏联某地。原来苏联人争李白,并非毫无根据,因为隋末李白先人曾流寓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即后来苏联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于此出生。而李白的祖籍是陕西成纪,即今甘肃秦字(见《辞海》)。说真的这倒要感谢苏联人,让许多国际友人也知道了李白的出生地曾是中国的领土,当时的中国是何等强大,不知为何那片领土后来不明不白就划到了他们的版图内。

蔡伦也同样存在着籍贯至今不详的问题。小编查阅各种史料深入研究蔡伦的生平之后,得出他籍贯不详的原因主要归结与三点:第一,他出生寒门并非豪门显贵,当时无人记载其籍贯及传承;第二,蔡伦晚年参与宫廷内斗获罪,自杀而亡,当时家乡人恐受牵连不敢声张;第三,首份记载蔡伦籍贯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距东汉已去三四百年,时代地名早已时过境迁,难免不出错。

最初蔡伦籍贯之争的是湖南的两个县:桂阳与耒阳,两地均查文献摆证据,隔空论辩,互不相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长时间争执不下。好不容易两地达成搁置历史争议,共同开发名人的美好愿景,哪只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湖北枣阳。华中师范大学刘盛佳教授引经据典高调宣布枣阳才是真正的蔡伦故里!该教授论文一经发表,让桂阳与耒阳着实傻了眼。

1、湖南桂阳说

《东观汉记》曰:“蔡伦字敬仲,桂阳人。”《后汉书·宦者列传》云:“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这是官修正史对蔡伦籍贯的权威表述。

耒阳蔡伦历史(湖南桂阳湖南耒阳)(2)

郴州桂阳县地图

但是古代所说桂阳是指桂阳郡,那么是否就是现在的桂阳县呢?桂阳方面认为,史料所称“桂阳”指桂阳郡,“桂阳人”即桂阳郡治所在县人。难么当时桂阳郡的郡所在哪里呢,是在桂阳,还是在耒阳?答案出乎意料,两者都不是。古时桂阳郡的郡所大部分时间都在郴县(现在的郴州市区),而桂阳县古时还未设县属于郴县境地。耒阳当时已设有耒阳县。

《后汉书》人物传记中的籍贯表述全都按规范体例交代清楚了郡、县地名信息,当籍贯为郡治所在县时则省略县名。如《后汉书.宦者列传》除蔡伦外还有3人只写了郡名,经考证,他们都是郡治所在地人:“单超,河南人”,即当时的都城所在地、河南尹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人。因此,“桂阳人”的表述并非遗漏了县名信息,而是明确表示蔡伦为桂阳郡治所在地人,毫无疑义地排除了桂阳郡其他县(包括耒阳)的可能。

今桂阳县汉时属郴县辖地,县城留有诸多关于蔡伦的历史遗迹。这些地方唯有桂阳县存在关于蔡伦籍贯的史料、志书佐证和蔡伦井、蔡侯祠等历史遗迹。

耒阳蔡伦历史(湖南桂阳湖南耒阳)(3)

桂阳县蔡伦井

2、湖南耒阳说

史料最早记载蔡伦籍贯的典籍,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耒水)西北迳蔡洲,洲西即蔡伦故宅。旁有蔡子池。”南北朝刘宋盛弘之《荆州记》中也载:“耒阳郡城在耒阳县治西,今之西门城址。”据考证,这里是指今天耒阳市五一路四眼井一带。

耒阳蔡伦历史(湖南桂阳湖南耒阳)(4)

衡阳市耒阳地图

通观《后汉书》列传,不难发现作者范晔写列传的规律:凡传主籍贯的郡县同治者,只写郡,不写县。有人说,桂阳郡治不是在郴县吗,《后汉书》为何不写“蔡伦字敬仲,桂阳郡耒阳人。”呢?但凡研究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中迁桂阳郡治于耒阳县治西。终蔡伦之世( 63--121 )耒阳一直是桂阳郡治所在地。

2001 年金秋,中国(耒阳)蔡伦科技发明节、公祭蔡伦大典、蔡伦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在耒阳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科学巨匠周光召亲临蔡伦故里耒阳宣布节会开幕并为蔡伦铜像揭幕,中国两院院士、中国造纸学会专家学者等汇聚耒阳庆贺研讨。

耒阳蔡伦历史(湖南桂阳湖南耒阳)(5)

耒阳蔡伦墓

耒阳蔡伦历史(湖南桂阳湖南耒阳)(6)

耒阳蔡侯祠

3、湖北枣阳说

蔡伦故里湖北枣阳说的横空出世,要归功于华中师范大学刘盛佳教授发表的《蔡伦故里考》。

耒阳蔡伦历史(湖南桂阳湖南耒阳)(7)

枣阳市

要说这湖北枣阳与湖南桂阳、耒阳相距上千里,八竿子打不着,为何会成为蔡伦故里最有力的竞争者呢?《蔡伦故里考》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小编就不长篇大论了,归结起来就三条原因。

第一,经过严密考证,史料最早记载蔡伦籍贯的典籍,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就把蔡伦的老家从枣阳搬家到耒阳了!因为北魏郦道元生活在北方,从未来过南方,他记载的“(耒水)西北迳蔡洲,洲西即蔡伦故宅。旁有蔡子池。”完全是照抄一百多年前成书的南朝宋人盛弘之所著《荆州记》,郦道元所写耒阳的确不假,但系枣阳之笔误。因为耒、枣二字书写形近,误以为枣阳为耒阳。由于盛弘之所著《荆州记》已经失传,后世经过千年以上的以讹传讹,各种史料均引自《水经注》,造成了蔡伦误归耒阳的事实。

第二,为何郦道元老先森会搞错的问题。郦道元为何会把枣阳当耒阳,他老先生书读得少没文化吗?不,因为历史上出现了一南一北两个舂陵的地名,而恰好耒阳与枣阳都在不同的舂陵管辖下。为毛会出现两个舂陵的地名呢?这就要从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祖上说起了。西汉景帝的唐妃一次因例假不能临幸皇上,于是急中生智让近侍陈宫女装扮代劳,哪知一次中奖,景帝免其罪诞下皇子刘发,后封长沙王,刘发生子刘买封舂陵侯,封地在桂阳郡境内,其河命名为舂陵水。舂陵侯刘买为光武帝刘秀的五世祖。至戴侯刘仁以舂陵地形下湿,上书请徙南阳,元帝许之,以蔡阳之白水、上唐二乡徙仁为舂陵侯,后地名舂陵。以至于出现了湖南、湖北两个地方叫舂陵。郦道元是考水的,舂陵水在桂阳郡,所以就误以南阳枣阳为桂阳耒阳了,把枣阳的蔡伦故里“西北迳蔡洲,洲西即蔡伦故宅。旁有蔡子池。”全安放到耒阳头上去了,以至于传讹千年。

第三,东汉发祥地为南阳舂陵,用宫人必定首选家乡之人,知根知底,顺理成章。怎么也不会选千里之外的桂阳郡之人吧!

耒阳蔡伦历史(湖南桂阳湖南耒阳)(8)

枣阳汉城遗址

故人已远逝,真相扑朔迷离。孰是孰非,孰真孰假,莫衷一是。有的地方为了证明蔡伦的籍贯,竟然拿出所谓的流传有序的家谱说事,小编也是醉了,蔡伦可是一位公公啊!

耒阳蔡伦历史(湖南桂阳湖南耒阳)(9)

文章为极乐看世界原创,特此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