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秋又是一年秋风飘(今日立秋云天收夏色)(1)

今天8月7日9时6分迎来“立秋”节气

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秋天从此开始

今天立秋又是一年秋风飘(今日立秋云天收夏色)(2)

蝶恋花·立秋

明·叶小鸾

屈指西风秋已到。

薄簟单衾,顿觉凉生早。

疏雨数声敲叶小。

小亭残暑浑如扫。

流水年华容易老。

秋月春花,总是知多少。

准备夜深新梦好。

露虫又欲啼衰草。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今天立秋又是一年秋风飘(今日立秋云天收夏色)(3)

立秋后题

唐·杜甫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立 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渔家傲·七夕立秋

宋·秦观

七夕湖头闲眺望,风烟做出秋模样,不见云屏月帐。天滉漾,龙軿暗渡银河浪。

二十年前今日况,玄蟾乌鹊高楼上,回首西风犹未忘。追得丧,人间万事成惆怅。

今天立秋又是一年秋风飘(今日立秋云天收夏色)(4)

立秋日悲怀

唐·令狐楚

清晓上高台,秋风今日来。

又添新节恨,犹抱故年哀。

泪岂挥能尽,泉终闭不开。

更伤春月过,私服示无缞。

新 秋

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秋 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今天立秋又是一年秋风飘(今日立秋云天收夏色)(5)

立秋雨院中有作

唐·杜甫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

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

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

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

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立 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一叶知秋

作者丨宋英杰

出自《故宫知时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

什么是秋?

南北朝时期《三礼义宗》:“七月立秋,秋之言揫(音秋,聚也),缩之意。阴气出地,始杀万物,故以秋为节名。”古人认为,立秋时阴气结束“闭关修炼”的阶段,开启了肃杀万物的进程。

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所谓“揪敛”,本意是抓住,引申的意义是,到了这个季节,天地趋于收敛,万物渐次成熟。

文人的说法很晦涩,揪敛;但农民的做法很浅显,揪。这个时候的作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