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性刻薄的乾隆皇帝时刻谨记着自己皇帝的身份,把自己皇帝的尊严权威凌驾于一切个人感情之上,连天生的父子血脉亲情都被强行压制,因此他和自己的儿子们感情并不亲密。

乾隆对孩子们在情感上的冷淡直到晚年才略有松软。他怜惜自己和令妃生的最幼子十七阿哥永璘十一岁丧母可怜,所以对十七阿哥再也不像其他皇子那样管制严厉,养成了小儿子纵情任性的性格。当年五阿哥永琪病重时找民人入内剃头,这事被乾隆严厉斥责,他身边亲信的太监们被处罚。而永璘平时喜欢找下人们玩成一片,喜欢在外面游戏,伴驾时偷偷溜走这些放纵行为,乾隆都不怎么计较了。

乾隆谁养大的(乾隆皇帝养大十个儿子)(1)

至于最幼女十公主更是得他欢心,他对十公主最像一个正常父亲了,经常把小公主带在身边游戏,手把手带着公主骑马打猎,朝鲜史料还记载,乾隆每次大怒生气时,宫人们把十公主带过去他就转怒为喜了。

乾隆诸子封爵情况。皇长子永璜,母哲悯皇贵妃。雍正六年生,乾隆十五年去世,年二十三岁,追封定亲王,谥号安。皇三子永璋,母纯惠皇贵妃。雍正十三年生,乾隆二十五年去世,年二十六岁,追封循郡王。皇四子永珹,母淑嘉皇贵妃。乾隆四年生,二十八年过继给履亲王允裪为后,降袭履郡王,时年二十五岁。乾隆四十二年去世,年三十九岁,以亲王礼治丧(没有追封亲王)——二十五岁封郡王皇五子永琪,母愉贵妃。乾隆六年生,三十一年病重封荣亲王,同年去世,谥号纯年二十六岁。——二十六岁封亲王

乾隆谁养大的(乾隆皇帝养大十个儿子)(2)

皇六子永瑢,母纯惠皇贵妃。乾隆八年生,二十四年出继慎郡王允禧,降封贝勒,时年十七岁。三十七年晋质郡王,年三十岁。五十四年晋封质亲王,年四十七岁。五十五年去世,谥号庄,年四十八岁。——十七岁封贝勒,三十岁为郡王,四十七岁为亲王。皇八子永璇,母淑嘉皇贵妃。乾隆十一年生,四十四年封仪郡王,时年三十四岁。乾隆去世时他五十四岁。——三十四岁封郡王皇十一子永瑆,母淑嘉皇贵妃。乾隆十三年生,五十四年封成亲王,时年三十八岁。乾隆去世时他四十八岁。——三十八岁封亲王皇十二子永璂,母继后。乾隆十七年生,四十一年去世,时年二十五岁,因生母得罪受牵连无追封,以宗室公例治丧。皇十五子永琰,母孝仪纯皇后。乾隆二十五年生,三十八年秘密立为皇储,五十四年封嘉亲王,时年三十岁。——十四岁为秘密皇储,三十岁以秘密皇储的身份封亲王皇十七子永璘,母孝仪纯皇后。乾隆三十一年生,五十四年封贝勒,时年二十四岁。乾隆去世时他三十四岁。——二十四岁封贝勒。

乾隆谁养大的(乾隆皇帝养大十个儿子)(3)

总体来说清朝给皇子爵位都非常吝啬,皇子都是大龄封亲王,甚至有的没有封至亲王。乾隆的儿子封爵分三档:贝勒、郡王、亲王。初封亲王的只有五阿哥永琪,十一阿哥永瑆、十五阿哥永琰。其中五阿哥永琪封亲王的年龄最小,只有二十五岁,但也是病情恶化情况下的推恩,如果他身体健康,应该还会延迟封爵。十五阿哥永琰是秘密储君,初封亲王正常,十一阿哥永瑆当时快四十岁了,封亲王也不奇怪。六阿哥永瑢封爵的年龄最小,只有十七岁,但是后继无力,三十岁才晋升郡王,四十多岁才晋升亲王。

乾隆谁养大的(乾隆皇帝养大十个儿子)(4)

当年大阿哥永璜在嫡母孝贤皇后丧礼上的失礼,正是触犯到了乾隆的敏感点:我没说要给,你们就别试图痴心妄想!没想到永璜受不了被剥夺继承权的打击,再加上又生病,一年后就去世,这个悲剧打击让乾隆皇帝非常后悔,被压抑的父子天性也终于忍不住真情实感地流露出来了。

乾隆对大阿哥永璜应该是很有愧疚之情,将早逝的长子追封为定亲王,按照清朝的惯例,王爵都是要降袭的,但乾隆却让他的儿子绵德袭定亲王爵位,后来绵德因为和官员互赠丝绸字画食物等礼物,获罪革爵(在其他朝代可能不算什么事,清朝皇帝对宗室管控太严,他们经常因为小事被斥被罚),乾隆又封他次子绵恩为定郡王,后晋升定亲王。而三阿哥虽然被乾隆追封循郡王,但他的嗣子绵懿(十一阿哥之子)降两级袭贝子爵位,五阿哥虽封荣亲王,他的儿子绵亿也是降两级袭贝勒。六阿哥永瑢封质亲王,他的儿子绵庆则是以惯例降袭为质郡王。

乾隆谁养大的(乾隆皇帝养大十个儿子)(5)

嘉庆亲政后,推恩兄弟,尽量把兄弟们的爵位都提升到最高,追封死了二十多年的四哥履郡王为质亲王,追封死了五十多年的七哥悼敏皇子为哲亲王,追封死了二十多年的十二哥为贝勒,晋升八哥为仪亲王,晋升同母弟弟永璘为庆郡王。除了死了四十年的三阿哥、母亲不废而废的十二阿哥、唯一同母弟弟十七阿哥,其他兄弟或在世、或离世,在嘉庆初期均是亲王爵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