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多劳本身没有错,错的是能者多劳了,却没有多得,反而牺牲了自己的利益。

我有个朋友老吴就是这样的人,当初他在国企上班,一开始就只负责电脑硬件的维护,后来领导发现他软件也挺懂,然后就把信息系统这块任务都交给了他,后来还扩展到公司官网的运维工作。

总之,老吴从原先一个单纯搞硬件的岗位,变成了软硬件通吃的万金油。

可这样的工作内容变化,并没有带来薪资收入上的变动,领导也就是象征性给他每个月的工资加了500元。

这点让老吴非常不满意,后来他的工作慢慢也变得更加懈怠,出错不少,后来合同到期了,领导直接给他终止了劳动关系。

所以能者多劳的员工,一不小心还没了饭碗。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职场上这样的现象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读。

能者多劳是一句好话(我听过最扯的一句话)(1)

一、能者可以多劳,但也应多得

对于一个职场上有能力的员工来说,领导必然会希望其承担更多的责任,付出更多的劳动时间。

但是多劳的同时,也要记得换取对应的回报。

否则,干得多,满满就习惯成自然,领导和其他同事也会觉得那是你个人应该干的事情。

打个比方,小明以前能挑三桶水,老板觉得他特别能干,比别人都多,工钱3000块,后来老板就希望他再多挑一些,于是小明就挑五桶水,工钱还是3000块。

小明也没有提出来不同意见,久而久之,老板就自然认为小明3000块的工钱是对应五桶水,忘记了当初小明挑三桶水也都拿3000块这件事。

所以当小明再次提出要挑三桶水的时候,老板就觉得不满意,甚至要让小明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真实的人性,职场上能者多劳是好事,但对于员工来说,也要及时和领导谈好回报,不要干得多却没有额外的收益,这样的员工很容易把自己塑造成了“老好人”。

二、避免“做多错多”的职场陷阱

能者可以多劳,意思是有能力的人可以承担更多的工作职责。

但是这里我们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点是:有能力的人也许不是面面俱到都做得很好,比如一个人在财务岗位上干得很出色,然后老板让他再去干法务或者人力,也许就没法干得像财务那么好。

等到法务或人力工作出现很大问题的时候,老板就看到了这个员工这些方面的短板,进而弱化了对其财务专业能力的一种好评。

真正的聪明人,是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了解自己擅长做什么,或者在某个领导能做到什么程度,绝不会因为希望表现自己而砸掉了个人“能者”的招牌,那不是得不偿失了吗?

要避免“做多错多“的陷阱,需要我们敢于和老板说“不”,改变其不合理的期望值,继续在自己擅长的岗位上发挥价值,除非有一天我们的能力边界已经可以覆盖曾经不熟悉的领域。

三、能者多劳可以,别“过劳”

我有个老同事叫董哥,是做办公室主任的,他在公司的时候是老板最为信任的中层之一。

董哥的能力自然不必说,最擅长的就是处理那些角角落落的问题,可以解决老板的后顾之忧。

所以无论对外商务联络,还是应酬、会议这些,老板都交给董哥去负责。

董哥这个人呢,属于性情中人,既然老板如此看得起自己,也是拼了命去回报老板的信任。

虽然能力摆在那,可董哥年纪上去了,身体逐渐难以承受压力,终于有一年得了病躺进了医院。

从此以后,董哥完全改变了态度,也和老板提出来从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

毕竟再怎么有能力,身体总还是第一,没了健康一切都是归零。

董哥的例子告诉我们,能者想多劳可以,但必须量力而行,毕竟身体也是能力范围的一部分,千万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