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之交”,管:管仲。鲍:鲍叔牙。均为春秋时齐国的名臣。交:交情。这则成语比喻知心相契、交谊深厚的朋友。“管鲍之交”,也作“管鲍之好”。这则成语源于《列子·力命》:“管仲尝叹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此世称管鲍善交者。”

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两人意气相投,来往非常密切。后来他俩一起作了齐国公子的老师,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辅佐公子小白。

齐襄公继位后,害怕各位公子谋夺他的王位,就想加害于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于是公子纠逃到了鲁国,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国。后来,齐襄公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赶忙回国争夺王位。

成语鲍什么之交(齐地成语管鲍之交)(1)

桓公拜相

管仲知道后,感叹说:“我和鲍叔牙曾经一道做买卖,赚了钱,我总是多拿一些。有人说我爱占便宜。鲍叔牙却说:‘管仲家贫,理应多拿些。’鲍叔牙后来家道衰落,我为他谋划赚钱,结果反而令他更穷了。有人说我愚,鲍叔牙却说:‘哪里是他愚,是我自己没有好机遇!’我曾多次到朝中为官,但都被国君驱逐出境。有人说我不贤。鲍叔牙却说:‘他是未遇到明主呀!’我曾从军参战,当遇到敌人反攻时,我总是第一个往回跑。有人说我胆怯,鲍叔牙却明白,说‘他家中有老母,是孝心所致呀! ’生我的是父母,而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管鲍之交”一直被誉为交友的最高境界,成为了被历代传诵的历史佳话。真挚的朋友应当患难与共,为了国家的利益能不计个人得失,同心协力。桓公不计较私仇,任用管仲终成霸业,其使贤任能之举,也对后人产生了积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