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亮剑》万人空巷,斩获无数大奖;时至今日,仍是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经久不衰。电视剧的成功,背后是李云龙这个典型形象的成功。

亮剑中的李云龙的原型(亮剑李云龙的原型)(1)

一直以来,军迷影迷们都在争执不休,到底谁是李云龙的原型?有的说,是大将陈赓帐下“四猛一疯”,周希汉、李成芳、陈康、查玉升、王近山;也有的说,是敢违抗林总命令打胜仗的“三猛师长”钟伟;还有的说,是人称“拼命三郎”的陶勇;甚至有人说是陈再道、杨成武、皮定均;而陈赓大将的儿子则说是陈康、王近山、查玉升……

亮剑中的李云龙的原型(亮剑李云龙的原型)(2)

其实,《亮剑》是由同名小说改编,作者都梁先生并未公开说明李云龙的创作原型是谁。文艺作品的典型,都是杂取众多、凝成一个,本来就不是个人传记。如果硬要给出唯一原型,从军史战将角度看,军墨认为,人称“王疯子”的王近山,非他莫属!

为什么?相似度最高!王近山VS李云龙,有60%以上相似点:⑴都出生在大别山,参加过“黄麻起义”,长征时是红军团长;⑵出身贫苦,都曾作过篾匠;⑶都当过八路军129师的团长;⑷性格桀骜不驯、“不守规矩”;⑸带“杂牌”军伏击日军运输队,无意中灭掉“日军官战地参观团”;⑹妻子都是院花护士,情缘结在战地医院;⑺打仗不要命,都是闻战则喜的虎将;⑻生活中都幽默诙谐。

亮剑中的李云龙的原型(亮剑李云龙的原型)(3)

语文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说:文学作品中的典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军墨要说,到了“王疯子”这里,这句话要反过来说:原型王近山的故事,远比李云龙更精彩,“王疯子”战场上的英姿,比电视剧更霸气!不信?那咱就掰扯掰扯。

“王疯子”是如何炼成的?

大别山的红安县,人称“将军县”,王近山在此起步,不满15岁就参加红军。没入伍时,就干了件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大事:用牙咬着一颗子弹吓倒土豪,吃了大户。小红军居然喜欢打仗,而且敢玩命!一次血战,他身受重伤,子弹打光,与敌肉搏,身单力薄,就用牙咬、用石头砸,最后抱住敌人一起滚下悬崖,还奇迹般地活下来,从此人送绰号“王疯子”。不惜命、不怯战,屡立战功,凭着这股“疯”劲,放牛娃王近山,16岁当连长, 17岁当营长,18岁升任团长,20岁担任红91师师长。在抵御蒋介石“六路围攻”战役中,他率红28团,遭敌重围的严峻形势下,反包围敌军,一个团全歼敌人一个旅!

亮剑中的李云龙的原型(亮剑李云龙的原型)(4)

军旗插在哪里,“王疯子”就定在哪里!

战场上找王近山,非常好找,就在红旗下!这是最突出的目标,也是最危险的地方。随着下达冲锋命令,他会第一个跃起,举枪扫射。他就是靠此碾压一切的豪情,鼓士气、壮军威,让敌胆寒。一次重伤昏迷,醒来后第一个命令,就是必须重新抬到军旗之下!红四方面总指挥徐向前,知道他是听到枪声就“发疯”,特意加派一个警卫班,紧紧跟随王近山。这个警卫班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他准备冲锋的时候,全力按住他,不让他冲上去,王近山又骂又打,真正“疯”了一样,“王疯子”大名更响了。战争年代,王近山7次负重伤,每次都是侥幸生还。

亮剑中的李云龙的原型(亮剑李云龙的原型)(5)

必须打!我立“军令状”!6纵承担最艰巨的任务!

1946年,定陶战役,蒋介石调集14个师32个旅约30万兵力,发起猛烈进攻。刘邓在此地区只有4个纵队5万人,刚打完陇海战役,缺衣缺弹、急需休整。打不打?如何打?谁来打?许多名将沉默不语……6纵司令员王近山,一拳砸在桌子上:打!我立下军令状,六纵承担最艰巨任务!纵队打剩一个旅,我当旅长;打剩一个团,我当团长;打剩一个连,我当连长。全纵队都打光,我们对得起党,对得起哺育我们的太行山父老乡亲!危难关头,“王疯子”依然铁骨铮铮,血战3昼4夜,全歼敌整编3师,活捉中将师长赵锡田!经此一战,新军6纵成为二野主力!

亮剑中的李云龙的原型(亮剑李云龙的原型)(6)

不打不相识,与“赵刚政委”因怒战而成“一对好搭档”

解放战争中,杜义德是骑兵纵队司令员,王近山是师长。王近山缴获一批战马,特别钟爱。行军过浮桥,战马受惊吓,阻碍部队行进,殿后的杜义德啥也没说,举枪就毙了两匹马。王近山急了,提枪顶弹上膛,破口大骂:你敢毙我的马,我让你偿命!杜义德更不含糊:别说是马,耽误行军,老子连你一起枪毙!两大牛人开战, 警卫员吓哭了。总指挥徐向前及时赶到,才摆平双方怒火。不打不相识,“臭味相投”的2员虎将,成为了一对好搭档,从晋冀鲁豫到大西南,再到朝鲜,结下深厚友谊。

亮剑中的李云龙的原型(亮剑李云龙的原型)(7)

上甘岭!2.5万美军丧身“王疯子”的疯狂拚杀!

“伏击日军占地参观团”的战例就不说了,电视剧用了2集,浓墨重彩地渲染。说说上甘岭吧。抗美援朝,王近山担任第3兵团代司令员,亲自指挥了一生最后一次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美第8集团军司令、四星上将范弗里特,没能如愿给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功德圆满的句号,非常不幸,他遇到了“王疯子”。43天中,仅仅15军,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之多!美军最终伤亡2.5万余人、损失270多架飞机,止步五圣山!上甘岭战役震惊世界,让美国人真正认识了中国人,也领教了“王疯子”的疯狂!

亮剑中的李云龙的原型(亮剑李云龙的原型)(8)

人生低谷时,许世友把他拉出深渊

哪位猛将在毛泽东面前最敢说话、最有面子?许世友!红军时期就是王近山的领导。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到北京见毛泽东汇报:有几员虎将,现在很惨,请主席网开一面,特别是王近山。毛泽东笑道:“王疯子”?谁敢要啊?许世友坚定地说:我要!于是,赋闲10余年“王疯子”出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原来,40岁的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王近山,与小姨子日久生情,妻子告御状,大将军被“贬”当农场副场长。“王疯子”归来,豪气依旧,已成为顶头上司的老部下,每次见他都立正、敬礼,恭敬地喊“王司令”。

亮剑中的李云龙的原型(亮剑李云龙的原型)(9)

小平同志称赞:那股疯劲不叫疯,那是革命英雄主义!

王近山是著名影星韩雪的外公。在他的后人看来,王近山与李云龙有很大不同,英俊洒脱,威武不凡。王近山中等身材,面孔白晰,时常微笑,极为和善,讲话慢条斯理,与“王疯子”绰号反差极大。他喜欢骑高头大马,耀武扬威,枪林弹雨视若无物,谈笑自若。1978年春,王近山胃癌晚期,饱受折磨,骨瘦嶙峋,但时常睡梦中高喊“冲”“杀”醒来。儿子王少锋就说:上甘岭没事了,李德生叔叔率12军上去了!将军欣慰地说:德生上去了,我就能睡个好觉了。很快就平静地睡去。王近山去世15年后,小平同志为他平生钟爱的部下题词:一代战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