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绰号都极其有“智慧” 作者:赵雁明,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乡村闲话大全?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乡村闲话大全(闲话乡村里的绰号)

乡村闲话大全

那时的绰号都极其有“智慧”

作者:赵雁明

从前的乡村,许多人都有绰号(外号),那些绰号,有的是村民给起的,有的是自己“挣”来的,“大叫驴”、二牤牛、大鼻子、小合适、十六开、旧麻袋…,许多绰号起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闻其号,便捧腹,捂着肚子都想笑。在经历了生活洗礼之后,很多有交集的人,你可能已经记不住他的名字,但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绰号,却让这个人的形象永远烙在你的记忆力。

其实,绰号也是乡村文化里一个鲜活的元素,就像极品画家画出来的漫画,让你不得不拍案叫绝。那时人们有一个共识,没有外号不发家,那些被动赢得绰号的人,即使绰号接连好几代人,也没有鸡头白脸的,许多人你喊他绰号,他还很愿意回答。

我们的老家,绰号曰之大长腿、半拉屁、小迷糊、大地瓜、六把手、大长茄子的人很多,但终没有荒地村的外号奇葩,所以,从那时候起,我就觉得我们村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没有荒地村的储备大,撇开大家熟知的孙猴子、面口袋、大长脸、五尖头之类的,我想着重介绍一下荒地村那几个极其幽默极其有智慧的绰号,也从一个侧面,理解一下乡土文化内涵里的鲜活与灵魂。

荒地有个退伍兵,回来依然保持当兵的做派,日常操典做得比他在部队时还认真,就连大夏天,他都打绑腿,就连上厕所时,都绝对不会随地便溺,即使在野外干活,只要手里有锄头铁锹之类的,他都会不厌其烦挖个坑,然后结开武装带搭脖上,然后才会进行下一步。尤其对待拉撒的称呼上,村民的习惯了拉屎撒尿,有把其称作解手的,已经够文雅了,但他不行,他一定把那个过程叫排泄。排便排尿,都归纳为动词排,乡亲们嫌他太教条,左思右想,干脆把他的一切做派,都归纳到解手的瞬间,于是,给他起个绰号叫做“步兵排”。

荒地村的李长友,娶个媳妇是关里的,那个媳妇腿长脸长不爱笑,对待李长友也不太友好,吆喝李长友他妈,挖苦李长友他爸,乡亲们气不过,就给她起个绰号叫做“大挂钟”,后来大挂钟生了个小丫头,整天哭哭咧咧的,大家又给那孩子起个绰号,叫做“小闹钟”。因为大挂钟的缘故,小闹钟也高概率被早早命名。

荒地村有个小瘸子,年轻的时候就不太学好,他还挺好动,这走走,那窜窜,指不定晚上的时候,就把别人的鸡鸭,炖到他锅里。村里人就根据他那条小儿麻痹后遗症情况,给他起个绰号叫做“遍地踩”,踩者,踩点探路也。最为形象的,是村里的“葱花儿”,那个人,是从河北乐亭搬过来的,平常特别喜欢拨弄是非扯老婆舌,刚开始还有人找他对质,甚至按地上痛打一顿,但无论如何打,如何挠个满脸开花,添油加醋的毛病,根本改不掉,于是,村里人就给他精心起了个绰号,既提醒大家防范,也警示大家都不上他的当,葱花者,炒菜少不了,添多了腥,添少了没有味,把他当做一个缺不得,又时刻明白,他只是一个反面的教材,葱花也让乐亭的,都跟着他一起背黑锅,听说荒地村的人,也因为身边有一个葱花,若是出远门,人家若是报是河北的,一定刨根问底问一下,是不是乐亭的。

有一年,县里来了个住村的,特别喜欢吃梭鱼,特别喜欢吃猪尾巴,那个人,还挺霸道的,吃的若不好,就不给发渔船补助,荒地人挺反感他,荒地人破例给他安了俩绰号,南荒地的人,管它叫做十六开,因为他四六不分,喝完酒总是做错事。北荒地的人,管他叫做“大使馆”,寓意他吃的多拉的多,不帮村里做实事。直到他挨处分离开荒地许多年,十六开与大使馆之争,也没有在南北荒地村统一。弄得以后去荒地住村的干部,都提心吊胆的,生怕继承他的绰号衣钵,弄个新大使当当。

随便聊聊当年的绰号,有如那些活灵活现的绰号人,又一次像那极品漫画一样,让你捧腹,让你叫绝,让你忍不住赞叹,洞察力非凡,比喻恰当,幽默至极,风趣至极,他们是咋想出来的呢?让你佩服不已。那里面的智慧,不是一般人能归纳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