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弱国无外交。国力衰微,民生凋敝,不但在国际上毫无地位可言,连说句强硬的话都会缺乏底气。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表明:只有国家强大了,民众才有力量,人民才能够发出震撼世界的声音。遥想汉唐盛世,那是创造辉煌的时代,那是能够留下最强音的时代,直到今天,当我们听到“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样的豪言壮语的时候,还会情不自禁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威武霸气的语言并不少见,但却始终没有能够超越这一句的。

50句语录霸气(十五句霸气冲天的豪言壮语)(1)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一句,脱胎于“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西汉时期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疏中的一句话。出自班固所著的《汉书》卷七十:春,正月,郅支首至京师。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50句语录霸气(十五句霸气冲天的豪言壮语)(2)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春季,正月,郅支单于的人头被送到长安。甘延寿、陈汤上书说:“我们曾经听说,天下的大道理莫过于统一。从前有唐尧、虞舜,今有强大的汉朝。匈奴呼韩邪单于已成为我们北方的藩属,只有郅支单于背叛汉朝,没有伏罪。他逃亡到大夏王国以西,认为强大的汉朝不能使他称臣归顺。郅支单于对百姓残忍狠毒,巨大的罪恶上通于天。臣甘延寿、陈汤,率领仁义的军队,替天讨伐,幸赖陛下神异威灵,阴阳配合,天气晴明,攻破敌阵,打败敌人,斩杀郅支单于及名王以下。应该把郅支单于的头悬挂在长安槁街蛮夷馆舍之间,以昭示万里,胆敢冒犯强大汉朝的,距离虽远也必诛杀!”

50句语录霸气(十五句霸气冲天的豪言壮语)(3)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陈汤与甘延寿二人奉命出使西域,两人只带了一支小部队随从,目的本不是来打仗。可是,陈汤在途中觉得现在是打击郅支单于的大好时机,一旦错失良机,以后再想征讨就难了。于是,陈汤就和甘延寿商量,甘延寿表示赞同陈汤的看法,但却要先上奏朝廷,然后实行。陈汤认为那样会延误时机,应该马上去办这件事。于是他不再等甘延寿同意,假传圣旨,集结汉朝在西域的屯田部队以及车师国的军队,准备作战。甘延寿知道后大吃一惊,可已经无力阻止,只得和陈汤一起出征。一番征战,将郅支单于斩首之后班师回朝。后来汉元帝也认为陈汤处置得当,并未降罪于他。

50句语录霸气(十五句霸气冲天的豪言壮语)(4)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如果有谁胆敢侵犯大汉的王土,即使再远,汉朝军队一定会无情的踏平敌人。霸气冲天,铁骨铮铮,多么有力,多么雄壮,多么振奋人心,当然这后面有强大的国家和强大的军队做后盾。这句话也确切的反映了当时汉朝百姓的民族凝聚力,面对外族时的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喊出这样的口号,有这样的行动,那必然是一个强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这就是这句话能够流传千古、振奋人心的根本所在。

50句语录霸气(十五句霸气冲天的豪言壮语)(5)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当然,五千年中华历史中,除了这一句,还有很多令人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我们来看一下,唯有出自大汉君臣口中的豪迈语言,才是站在国家、民族角度发出来的。由此也说明了汉朝时代人们保家卫国的决心。下面14句充满霸气的话,你认为哪一句能够超越“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一句?

1.《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2.秦始皇: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3.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刘邦:大丈夫当如此也(当皇帝)!

5.项羽:彼可取而代之(秦始皇)!

6.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7.汉宣帝《定胡碑》: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50句语录霸气(十五句霸气冲天的豪言壮语)(6)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8.马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9.曹操:设施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10.祖逖:若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11.冉闵: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12.刘裕:孤与大魏报仇,有何不可?尔祖篡魏,孤不可篡晋乎?

13.赵匡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14.朱元璋: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