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彭加木的人物生平。

彭加木,(1925年5月19日—1980年6月17日 ),原名彭家睦 ,男,汉族,广东省番禺市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近代开创边疆、生物化学科研工作的领军人物,为发展中国植物病毒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彭加木失踪真相解密探索笔记(近代谜案之彭加木失踪)(1)

彭加木

1980年5月8日这天,彭加木经有关部门同意,率领一支名为“中国罗布泊考察队”的队伍向罗布泊进发,想要穿过450公里的罗布泊湖盆。

这是彭加木第三次到罗布泊考察并担任中国罗布泊科学考察队队长,前两次分别在1964年3月5日至30日与1979年11月15日至12月20日,1964年彭加木第一次到罗布泊外围考察,采集了水和矿物标本,对流入罗布泊的三条河流进行了钾含量的初步研究;1979年11月15日至12月20日,彭加木第二次到罗布泊考察,经国务院批准,中日两国电视台组成《丝绸之路》摄制组,到罗布泊实地拍摄,聘请彭加木为顾问。

彭加木失踪真相解密探索笔记(近代谜案之彭加木失踪)(2)

1963年彭加木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的小组讨论会

1980年6月5日,经过28天跋涉,彭加木团队实现了中国人自己组队第一次穿越罗布泊核心地带,首次穿越了罗布泊湖盆全长450公里。采集了众多的矿物化石,收集了众多的第一手科学考察资料,为中国综合开发罗布泊做了前瞻性的准备。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一行人成功穿越罗布泊核心地带到达南疆小镇米兰,路上收集了很多矿物化石,得到了不少科考资料,因为距原定的科考结束还有一段时间,彭加木提出,利用20多天,再次返回罗布泊,开辟一条新的罗布泊穿越之路,一路上,考察队收集了大量的土壤标本和矿物化石,收集了许多珍贵的一手可靠资料。

彭加木失踪真相解密探索笔记(近代谜案之彭加木失踪)(3)

罗布泊地形图

一行人带了7天的油和水,再次踏上了征程,当科考队到达库木库都克时,缺水缺油,天气炎热,气温高达四、五十度,地表温度高达70度,连带的蜡烛都融化了。

有队员提议,向新疆驻军发电报求助,彭加木不同意,原因是军区支援耗资太多。

彭加木的考虑是有道理的,当时作为高级研究员的他一个月工资也才200块钱,而军区派飞机过来运送补给大概要7000块钱。

6月16日下午,彭加木让考察队的副队长出去找水,副队长是学水文地理的,对周围的环境考察一番过后告诉队长彭加木,没有可以饮用的淡水。

6月16日晚,彭加木亲自拟了电文,向解放军马兰基地发出电报,说明缺水缺油的情况。

马兰驻军跟上级沟通后要科考队报告营地坐标。科考队回复:东经91度50分,北纬40度17分,营地有一面红旗为标志。

与驻军部队沟通后,大家满怀希望,还饱餐了一顿,吃了野骆驼肉

6月17日上午9:00,马兰驻军给出回复,同意支援,让科考队不要动,原地待命。但得到消息后,彭加木仍希望由科考队自行找水。12:00,科考队和马兰驻军再次联系,明确得到回复,18日送水,原地待命。

下午一点,考察队发现彭加木不见了,是因为司机王万轩到车里取衣服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里发现了一张字条,上面只写了一行字:

我往东去找水井,彭 17/6,10:30!

彭加木失踪真相解密探索笔记(近代谜案之彭加木失踪)(4)

彭加木手迹

随后科考队员开始寻找彭加木。

几个人在营地等待,另外的人开着车外出寻找,因为彭加木留下的纸条明确说明是往东走,所以汽车一直向东行驶,大约一公里处,队员在地上看到一串脚印,这与彭加木穿的翻毛皮鞋印相吻合。

沿着这串脚印一直向前走,却发现脚印越来越不清晰,最后消失在盐碱地。因为天色渐晚,加上刮起了风沙,外出寻找的队员只能返回营地。

回到营地后,队员整理了彭加木的东西,发现他带走了一个两公斤的水壶、相机、罗盘等东西,却把原本随身携带的地图以及抗癌药放在了营地

彭加木手里的这份地图是1930年前苏联考察罗布泊时绘制的,上面标注了一些水井的位置,这也是彭加木坚持在这里找水的原因之一。

另外,“库都克”是井的意思,而且彭加木听说当年1月份拍摄《丝绸之路》时,工作人员曾在八一泉加过水,八一泉的位置就在库木库都克东北约30公里的地方,这里之所以叫八一泉,是因为50年代,兰州部队的战士途径这里时曾挖坑取水。也正是这些信息,让彭加木坚信,这附近一定有水。

晚上9点,科考队与驻军部队联系,强调要500公斤的汽油,另外提到,18日凌晨2点进行联络,有重要的情况要报告。

晚上10点,科考队员在营地附近的沙丘上燃起了一堆火,每隔半小时打出三发信号弹周围30公里的范围内可以清晰看到信号,司机把车子开上沙丘,打开车灯,一直照亮着东边的路线。

6月18日凌晨2点,科考队将彭加木失踪的消息报告给驻军部队,此消息迅速传到科学院及中央。

6月18日,部队送来500公斤水,一科考队员上了飞机,飞机以离地30米的高度飞行,连地面上跑的兔子都能看见,却找不到彭加木。

6月19日,部队又送来三桶汽油,有了汽油车子就有了动力,队员们开始向东北走。

之所以是东北而不是彭加木纸条中所说的“东”,是因为大家跟着脚印发现,彭加木走的路线并不是一直向东,他先是向东走了一段,之后朝北而后又向西。

这次向东北寻找,发现一个芦苇包上有被坐过的印记,附近又有疑似彭加木的鞋印,旁边的芦苇杆上还挂着一张糖纸,有队员记得彭加木在米兰农场时买过这种糖。

大家非常肯定,彭加木曾经在这里落了脚。队员坐在彭加木坐过的位置,望着眼前的一切,他们希望得到一点点灵感,判断彭加木去了哪里。

队员坐在这里,发现前面有一些植物,看起来像是有水的样子,他们立刻飞奔过去,可呈现在眼前的只有干枯的河床

彭加木失踪真相解密探索笔记(近代谜案之彭加木失踪)(5)

彭加木失踪地

6月20日,中央下了命令,新疆军区派出地面部队以及飞机进行搜寻。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地面彭加木失踪真相解密探索笔记(近代谜案之彭加木失踪)(6)搜索和天空彭加木失踪真相解密探索笔记(近代谜案之彭加木失踪)(7)搜索同时进行,但最后,这次搜救行动以失败告终。

从那之后,彭加木就好像人家蒸发一样,再也不见踪迹。之后中科院曾进行过4次彭加木失踪真相解密探索笔记(近代谜案之彭加木失踪)(8)搜索,参与人数上千,却一直都没有找到这位科学家,甚至连一丝线索都没有。而这件事也成了近代中国一个非常有名的神秘事件。

有关彭加木下落的几种猜测

一、逃亡说

1980年11月10日,此时距离彭加木失踪已经将近5个月的时间,这件事再次被提上了日程,并开展更大范围的彭加木失踪真相解密探索笔记(近代谜案之彭加木失踪)(9)搜索。

引起此次大彭加木失踪真相解密探索笔记(近代谜案之彭加木失踪)(10)搜索的原因是香港的一份报纸,这份报纸在非常醒目的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一位名叫周光磊的美国留学生写信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北大校长周培源。

他自称和彭加木相识30多年,是老朋友,1979年回国时,彭加木还款待了他。他于1980年9月14日,在美国华盛顿的一家饭馆里见到彭加木与两个美国人同行,他上去打招呼,彭加木拒绝相认。

周光磊把这件事说得有鼻子有眼,不仅说了具体地点,还说有两位友人同行,其中一人为彭加木的学生邓质方,但有记者按照周光磊的消息寻找,却查无此人,周培源否认收到这样一封信件,邓质方也说不认识周光磊,而且邓质方是研究物理的,不可能是彭加木的学生。

周光磊还提到,曾给彭加木的妻子夏叔芳写信告知美国相遇一事。但后来夏叔芳说,没收到过这样的信,并不认识这个人,也从来未听彭加木提起过1979年时家里未接待过这样一位“友人”。另外,周光磊说自己是彭加木的旧友,两人私交甚好,却写错了夏叔芳的名字,写成了“淑芳”

但正是因为这则消息,很多人猜测彭加木逃往美国,一时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还有一种猜测是彭加木逃往苏联,之所以有美国、苏联这两种猜测,除了那个子虚乌有的“周光磊”之外,还因为跟彭加木一起失踪的科考日记,这彭加木失踪真相解密探索笔记(近代谜案之彭加木失踪)(11)本日记是彭加木随身携带的物品之一,日记中,记载了很多有价值的科考信息,非常珍贵所以,科学院又组织了一次彭加木失踪真相解密探索笔记(近代谜案之彭加木失踪)(12)搜索,为的就是平息谣言这次彭加木失踪真相解密探索笔记(近代谜案之彭加木失踪)(13)搜索比前两次彭加木失踪真相解密探索笔记(近代谜案之彭加木失踪)(14)搜索更为仔细,以彭加木脚印消失的地方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每两名彭加木失踪真相解密探索笔记(近代谜案之彭加木失踪)(15)搜索队员之间的距离不超过80米,彭加木失踪真相解密探索笔记(近代谜案之彭加木失踪)(16)搜索过的地方插上红旗为标记

此时若是能找到彭加木,肯定是遗骸,所以大家还配备了钉耙等工具。这次搜寻总共持续了41天,但是无论是遗体还是遗物,都没能发现

后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考证认为彭加木叛国外逃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报纸专门发了文章予以辟谣,但民间还是把这事说得有鼻子有眼,有人说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被间谍飞机接走了,因为传闻彭加木脚印消失的地方,只看到了左脚印,没有右脚的脚印,被飞机接走可以很好的解释脚印突然消失的疑问。

我们可以假想,如果彭加木是为了泄露国家机密换取他国报酬的情况下,那么就会产生以下的疑问:

1、如果彭是为了换取他国优越生活为什么不将妻儿父母安顿好以后再如此行事,据了解他与妻子感情很好,与父母并无矛盾,这样一走了之情理上似乎有些不合逻辑,假设彭是对于家庭关系情感淡漠的人,不在意家人处境,那么他是如何瞒着家人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从而不被家人发现。

2、假设彭是策划周详,但他通过什么方式与外界进行联系,又是怎么样通过传递让人得知他在罗布泊进行接头。当时的罗布泊不是单单只有彭一人,如果外界是跟随彭进入的罗布泊,那么是什么交通工具进行的跟踪,根据罗布泊的气候情况,如果后面有汽车跟随,那么队员视线之内是绝对能够看到的,如果是飞机跟随,那么从外界飞入我国领空,超低空飞行从而达到接近无音的飞机,不符合年代实情,如果是人力跟随,那么他们为何只处理了自己的脚印,彭又是怎么断了脚印的,这都不符合前述情景。

除此以外还有双鱼玉佩说与干尸说,我们放在【近代谜案之“彭加木失踪”(下)】中再进行讲述,感谢大家的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