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曲球最佳瞄准方法(破百系列科学讲解右曲球的成因)(1)

祝大家早日脱离三轮车

右曲球最佳瞄准方法(破百系列科学讲解右曲球的成因)(2)

作者|24码手套

排版|24码手套

高尔夫中,大右曲球,又称Slice,指的是在击球后,球的初始方向是飞往目标线的左边(有时飞向右边),然后以极大程度的逆时针侧旋拐向目标线的右边的一种球路。右曲球常见于高差点的初学者(右手球员),几乎所有的三轮车球友(18洞杆数100 )都存在这个问题,与击球打地,果岭三四推并称百杆高尔夫三兄弟。右曲球对于球手的残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偏离目标和损失距离。常见开球后伴随着球童的一声声“看球!!”,球就飞进球道右边无尽的树林和静谧的湖水,结果就是三杆出门,最后洞洞加三加四;即使没有飞进障碍区,也极大的损失距离,原本的四杆洞生生打成五杆甚至六杆洞。今天跟大家说一下右曲球的物理成因,以及如何改变球杆的运动轨迹来根治Slice。

起因:击球杆面关闭,但相对杆头轨迹开放

右曲球能够产生大量的逆时针侧旋,就必然存在击球时杆面面向的角度与杆头移动的角度不一致,也即是说杆面与杆头的运动轨迹不是垂直的。

可以想象一下乒乓球手要打出旋球,拍面是以一种削的方式击中乒乓球,以至于乒乓球产生侧旋。

右曲球最佳瞄准方法(破百系列科学讲解右曲球的成因)(3)

对于典型的右曲球来说,球手在击球瞬间的杆面指向,相对于杆头运动轨迹来说是开放的,所以球在飞出去一段时间后会在逆时针侧旋的影响下拐向右边。而常见的右曲球初始方向是向左飞,那就说明击球时杆面指向是相对目标方向是关闭的状态,即杆面关闭(左),挥杆轨迹往左,且比杆面更左。

上面的内容有点绕,多看几次。

右曲球最佳瞄准方法(破百系列科学讲解右曲球的成因)(4)

总结来说,右曲球是以下两个因素的结合产物:

1. 严重的外侧下杆,俗称Outside-in,导致向左的杆头轨迹

2. 杆面相对目标关闭,但相对杆头轨迹开放

右曲球最佳瞄准方法(破百系列科学讲解右曲球的成因)(5)

修改基本的准备动作

1. 站位

先从外侧下杆开始调整,首先自检站位的方向,常见Outside-in下杆的球手都有开放式站位的问题,即两脚的瞄向是目标线的左边,这会导致外向内的下杆轨迹。

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受到右曲球困扰的球友会选择瞄向左边,来确保有足够多的球道空间让球拐回来,但恰恰是这样的站位导致更加严重的外侧下杆。

调整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把两个脚调整为与目标线平行的站位方式,这也是改变外侧下杆的前提条件。

2. 握杆

如之前提过的,右曲球是杆面朝向与挥杆轨迹的结合产物,所以在解决挥杆轨迹的同时,需要解决为什么在击球瞬间杆面会相对挥杆轨迹开放。而原因可能是握杆过于弱势,以至于没有做出一个释放的动作。

事实上如果维持外侧下杆不变的情况下,做出释放的动作,会导致另一种可怕的球路:大左扎。所以球员也会下意识的不做释放的动作。

从弱势握杆改成中性握杆不难,在做好握杆后,让左手往右转一下直到能看到两个关节,那就证明调整好了。如果后续仍然没有做到释放的动作,则可以考虑调整到能看到左手三个关节的强势握杆。

中性和强势的握杆能够帮助球手在击球瞬间把杆面回正,而不会相对于挥杆轨迹开放的状态。

3. 调整挥杆轨迹

在调整好握杆站姿后,我们来到终极环节:挥杆轨迹。

这个会相对前面的问题复杂一些,看下图能看到外侧下杆的轨迹是指杆头在下杆时是从目标线的外侧横穿过目标线往内侧走的一个轨迹。

右曲球最佳瞄准方法(破百系列科学讲解右曲球的成因)(6)

这有可能是不正确的上杆轨迹导致,也有可能就是纯粹下杆的问题,需要具体分析。通过让球手感觉自己往目标线的右侧挥杆,让球手找到内侧下杆的感觉。

右曲球最佳瞄准方法(破百系列科学讲解右曲球的成因)(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