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平,乡下,男女订婚,婆家给娘家蒸32个大馍馍,娘家回婆家16个。或婆家蒸16个,娘家回8个,也可不回。且大馍馍得蒸“全”。所谓“全”,就是在蒸好的大馍馍上用彩色颜料画一些花鸟鱼虫和水果动物等。比如莲花、牡丹、梅花、桂花、石榴、桃子、柿子、如意、宝葫芦、佛手、笙、青蛙、兔子、鸳鸯、鱼、娃娃等。也有捏“全”的,捏那些花鸟鱼虫水果动物。这些工程远比在馍馍上画画费劲的多。捏好后蒸出,再拿红红绿绿等颜料点画出来。颜色或是以前早买保存下来,也或是现买。记得幼时巷口常有挑担子的喊卖红红绿绿,挑担子的不只卖颜色,也卖针头线脑,胭脂粉饼等。母亲常买来颜色画馍馍也画窗花。那些颜料都是食用色素,但是每次让我老公吃花馍馍,他总不敢吃颜料,怕中毒。已经告诉他是食用颜料,他非把馍馍那层彩色皮全部揭掉才吃,我都吃了几十年了,他一次都不肯吃,让我好笑。
画馍捏馍需要有技术。不同的捏法画法有着不同的说道。如喜兔——兔吃葱,两家亲,兔兔吃葱葱,来年抱孙孙;青蛙搬砖——辈辈当官;莲花、佛手——富贵长生等。而无独有偶,男女结婚时,女方陪嫁的嫁妆中有一双结婚时垫的全鞋垫(也叫全花鞋垫),上面也绣有同喜馍馍一般的各种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寄寓着对爱情和婚姻生活的美好向往。且图案说法也如喜馍馍一般:蛤蟆搬砖,辈辈升官;剪子铰佛手,两口好相守;扇子扇牡丹,两口好喜欢;大鞋套小鞋(音hai),葫芦倒宝来;兔兔吃葱葱,来年抱孙孙;时时如节庆,岁岁都有余;事事如意牡丹根,莲花佛手贵长生。还押着韵呢,真佩服乡人的才思。
大馍馍直径大概是普通馍馍的二倍,其制作工具很普通,都是家里常用的面板、面杖以及一些剪刀、锥子、镊子、梳子等。通过切、揉、捏、揪、挑、压、搓、拨、按等技术,制作出五彩缤纷、形态各异、活龙活现的各种面塑来。虽听来简单,但偌大工序,须用心揣摩不断练习才能掌握技巧和功夫。其实面塑艺术在我国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早在汉代迎神赛会上的傩舜便有用面团塑成的鬼怪头部形象。宋代《东京梦华录》和清代的《扬州画航录》里都有记载:“和面要软硬适中,发面时所放碱量也因冬夏时节而不同,捏好形状后上锅蒸,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否则容易变形,蒸好后再上色”。 蒸好的馍馍在订婚时,放在食萝里两个人抬着,送到娘家。现在人都把馍馍放在纸箱里,用车拉,图省事,却失了一种地气和味道。
到完婚时,也就是娶时,娘家方蒸大花馍馍给婆家。娘家的姨姨姑姑们也蒸几笼馍馍给婆家。不过,现在的人们已经少有蒸的,都用钱代表馍礼。完婚时,婆家不再蒸“全馍”了,而是蒸大花糕。有十斤面一个花糕的,一层面一层枣,最上面捏花儿,蒸出来画上颜色。还有的花糕,以面作圆底盘,卷条边缘为纹,铺一层红枣,上面再加上一层比第一层略小的带花边的面盘,上面捏上“鱼钻莲”的浮塑,蒸熟后加色点染。还有的花糕要蒸七八坨,一坨坨花糕上也捏有石榴、桂花、梅花、柿子、龙凤、鱼兔等。若是以前,在完婚时,花糕也是放在食萝里,两个人抬着。现在也是用车拉。
不仅是城里,就是村里头,如今结婚也都是半土不洋的拉上婚庆公司搞庆典,原有的古老风俗正渐渐消失,那种凝重,浓厚的文化气息离我们越来越远。实在是一种遗憾。
作者简介
个人简介:孙粉鲜,1970年10月29日出生,山西原平人,现居潞城。中国散文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山西杏花女子诗社常务理事,山西长治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散文诗词散见于省内外报刊杂志,获过多种奖项。有作品被录入《散文选刊》、《山西文学散文年选》、《齐鲁文学精品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