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教子故事

若要说姐不如母亲的地方,按成功学标准看,要算孩子教育了。

姐三个孩子,全是初中肄业。这是人力,也是宿命吧。

姐说几个孩子都敢顶撞姐夫,但在她面前不敢。当年辍学,姐如果逼一下,他们是会接着读下去的。姐跟母亲性格的不同,集中突出地体现在育子上。姐说她像父亲,平和顺命。

去年母亲去世前某次通话,还说梦到我,说我不肯上学,她按住我狠打屁股……这是母亲逼儿成人成才的真实写照。父亲是很少管我们的。

但母亲把外甥们不成才归咎于姐夫:自己是教书的,还当校长,伢子一个都没管出来;哪有管不好的伢子,只有不会管的大人!

这话有相当道理,但要姐夫负全责,也有点冤。姐夫天性温糯,做不了虎爸。倒是姐,秉承父母有胆有识基因,又逢读书改换命运蔚然大环境,对孩子一放再放随性任意到这地步,让人叹惋。

我的教子心得与故事(我姐6)(1)

三姐弟的宿命,平起了带头作用。她住校患上传染性皮肤病,反复发作,经常请假,缺课多了跟不上,又逢上怯弱自卑的青春期,时间一长,就不愿回校了。在家宅了一年多,我婆婆所在棉纺厂招收农民工,婆婆让我问问姐愿不愿让平来。回去一说,全家高兴,平更是欢天喜地。16岁进厂做挡车工,学会了精细的织补工艺,清纯乖巧,人见人爱,年年是劳模,照片常在橱窗,多次获奖去名胜区疗养。当然,后遭改制卖厂,临工清散,走上漫长打散工路,是后话。

有榜样力量,也有骨牌效应。我带平进了城,姐舍不得,见人说起就抹泪,梅就说那我不读书哒吧,回来帮你。那时分田到户,姐夫教着书,姐一人种地的确遭业,就默许了梅。梅从小比平长得强壮,性格泼辣,做活也强多了。

前天和梅通话,说起他们几姊妹辍学往事,她哈哈震耳:姐姐跟老三聪明,没读出来可惜;我是日白扯,学习本来就不行……在我看来,梅才是三姊妹里最有头脑的。

辍学的梅,曾先后被我和弟弄到家里短期带过孩子,我们也曾资助她学过裁缝,想给她在城找个婆家,都没成。也是后话。

我的教子心得与故事(我姐6)(2)

老三的辍学是迫于无奈。

三儿发育晚入学却早,比同级同学矮半头,遭到校园霸凌。被勒索钱财发展到年级不少孩子在镇上不同店铺吃买东西都记他账的程度。不仅三儿被围追堵截要账被告到学校,姐和姐夫赶集也被追讨欠账。姐惊气交集,吊打周末回家的三儿,他也说不清到底哪些人冒名记的账。三儿受同学托代为保管的手表竟是赃物,表主带人进山要上门打人放火,姐说她魂飞魄散要姐夫去喊了外甥来壮势才吓退来人。

最后三儿偷偷到镇上铁匠铺打刀准备找那些害他的人拼命,姐才不得不做出让他辍学的决定。

姐夫曾想让我带三儿到身边念书,我暑假带三进城玩了几天没接受。三儿胆大好动,初到就惹了个小麻烦。当时我们住着十几平筒子楼,孩子幼小,工作紧张,疲于奔命,自顾不暇;最关键是,三儿是几代单传独苗,我深恐带着有闪失难以交代,最后硬着心肠拒绝了——此前平恋爱执迷不悟,又被男友玩枪走火重伤其腿,已吓破我胆。

随着年龄增长和自己生存环境心境的改变,对当年姐几个孩子辍学时没给予建设性帮助有越来越多的悔疚。但细想知道,即使人生重来一遍,我做出的可能还是同样的选择。

百转柔肠,替代不了担当的肩膀。

我的教子心得与故事(我姐6)(3)

我的心境让琪爸不耐。他说,姐现在过得不差,她几个孩子也都蛮好,你总要跟自己过不去!我说,他们过得不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没为他们做过什么。他也恼了:我们做得还少吗?我哑口。

平嫁在近郊,我们经济上是帮过她一些的。是我忘了。

平最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代课老师工作。以初中肄业学历教书,比不少大中专科班生教得还好,广受学生爱戴家长好评。这是城郊村小师资现状给她的机会。更可慰是,去年她与当年的挡车工姐妹抱团惟权,她凭借劳模照片为证获得成功,争取到些微退休权益。刚又喜做外婆,让姐做了太外婆了。

说梅比平有脑子,首先是会选女婿。女婿虽也只初中肄业,但属有头脑有胸怀有格局有担当的农民,成为大学毕业供职于外企的女儿择婿的标准。他们夫妻俩同心打拼二十多年,不止兴了自己家,也帮扶了老三。姐弟仨目前就梅的女儿上过大学,儿子高中在读,也勤奋上进,立志做学者或当老师,后生可期。

三儿虽人到中年玩性不减,但孝悌诚厚,豪爽多友。更重要是,他与姐夫不同,凡事有主张,果断不优柔。春节回家十来天,他办了很多事:“挟持”姐跟姐夫到县城拍了金婚纪念照,给家里更换了新一代净水机,给姐和姐夫呆的最多的厢屋吊了顶,听姐叨咕了一句就给母亲坟前网购了两棵柏树……

姐二女一儿,三女孙二男孙,枝繁叶茂,是最符合母亲心意的结构。最重要的是,儿女媳婿都敦善孝友,敬老互助。从这个意义说,姐比母亲成功有福气。

(2021.4)

我的教子心得与故事(我姐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