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南阳诸葛亮与“号曰”隆中习凿齿之间必须弄清楚的事,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诸葛亮隐居襄阳哪里?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隐居襄阳哪里(诸葛亮家位于襄阳西二十里)

诸葛亮隐居襄阳哪里

躬耕南阳诸葛亮与“号曰”隆中习凿齿之间必须弄清楚的事

诸葛亮家位于襄阳西二十里,南阳之邓县

“号曰隆中”的考证

笔者在上篇文章中关于两汉三国时期是否有南阳县?史书中南阳和宛是否可以互替的问题进行了据史论证,证明了东汉末年宛县又称南阳县,南阳和宛可以互替的史实。

下面依据史料我们对襄阳人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关于诸葛亮家位于襄阳西二十里,南阳邓县所谓“号曰隆中”记述的可信性进行据史分析。

要谈这个问题,首先要对邓县的具体位置有一个明晰的考证。

“邓”这个名字,由来已久,《路史•国名纪》曰:“邓,仲康子国。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南阳也。”夏

帝仲康,封其子于邓。到了商朝,商王武丁将其叔父曼封于邓。周朝时期,邓国是一个颇有实力的诸侯国。不但与楚国结亲,而且还有几个依附于邓的小国。

邓国的具体方位在哪里哪?

我们可以通过几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

《左传》记叙了一件往事:“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鄾(yōu)人攻而夺之币,杀道朔及巴行人。楚子使薳章让于邓,邓人弗受。夏,楚使斗廉帅师及巴师围鄾。邓养甥、聃甥帅师救鄾。三逐巴师,不克。斗廉衡陈其师于巴师之中,以战,而北。邓人逐之,背巴师而夹攻之。邓师大败,鄾人宵溃。”

桓公九年,楚国西邻巴国派遣使者韩服向楚国报告,希望和邓国交好。楚武王派遣道朔带领巴国的使者到邓国行聘。到达邓国南部边境时,邓国南部的附庸小国的鄾人贪恋使团财物,掠夺财礼,杀死了道朔和巴国的使者。楚武王派遣薳章责备邓国,邓国人拒不接受。夏季,楚国派遣大将斗(鬬)廉率领楚军和巴军包围鄾地。邓国的大将养甥、聃甥率领邓军救援鄾地。邓军三次向巴军发起冲锋,不能得胜。鬬廉率军将楚军藏在巴军之中,当与邓军交战时,楚军假装败逃。邓军追逐楚军,巴军从背后夹攻邓军,邓军大败。鄾地人抵抗到黄昏之时就溃败了。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楚国与邓国之间还有个鄾地

《史记》记鄾为“邓之南鄙小国”

《路史》记载:“邓之分,曼姓,子爵鄾也。”说明鄾国是从邓国划分出来的附属国。

襄阳人喜欢提的盛弘之的《荆州记》原书已佚,内容为后人辑入,其中多有谬误。《荆州记》曰:“樊城西北,有鄾城,即春秋所称鄾子之国”。方位未必精确,但至少说明一个问题,鄾城在樊城的北面。

另据《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古城在襄州安养县北三里,故郾(即鄢)子之国,邓之南鄙也”。安养县,即今樊城。

说明邓国南面还有一个鄢城,也位于樊城北面。鄢国疑原位于为鄢陵县,楚灭鄢后,后迁鄢于樊城北,鄢人复于此地建城。

邓国的南边边境的小附属国鄾国、鄢国均在汉江北侧樊城的北面,说明邓国在当时是跨不过汉江的,更不可能去管到汉江南边襄阳西边的号曰隆中,不然的话楚国也不同意啊。

那么跨过汉江管到襄阳西边的邓县隆中是如何被号曰出来的哪?

下篇文章我们继续据史进行分析。还请南阳的朋友多多支持,襄阳的朋友多提宝贵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