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血热、血虚、血寒全表现,女性补血要分清

一、血瘀

症见:表现为面色、口唇色暗,眼眶暗黑,皮肤粗糙、干燥,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等。若血瘀严重,则可能会出现头、胸、胁、小腹或四肢等处刺痛,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倾向,吐血、便黑或便血,腹内有肿块,女性还可出现痛经、经闭、崩漏等。

调理原则:血瘀多以活血理气同时进行。

调理建议:桂圆核桃茶

血虚血瘀血寒血热症状(血瘀血热血虚)(1)

二、血热

热邪侵入停留于血分,多与外感热邪和情绪有关。

症见:表现为身热,口渴,斑疹,烦躁,说胡话,吐血、鼻血、便血、阴道出血等多种出血症状。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盆腔炎性疾病、晚期产后出血、出血性紫癜等。

调理原则:止血、清热为主

调理建议:清热固精汤、清营汤

三、血虚

人体血液不足,不能充分濡养脏腑、经络、形体,亦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多因先天体质差、久病、思虑过度、脾胃虚弱、失血过多所致。现代医学常见于贫血、心律失常、睡眠障碍、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高血压、排卵障碍、便秘、神经性头痛以及急、慢性出血性疾病等。

症见:头晕眼花、面色白或黄而无光泽、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或肢端麻木。头痛、眩晕、胸痹、心痛、虚劳、便秘、月经不调、癌病等疾病。

调理原则:养血宁心、补血养肝为主

调理建议:养心汤加减,四物汤加减

血虚血瘀血寒血热症状(血瘀血热血虚)(2)

四、血寒

血分有寒,外感寒邪最为常见

症见:怕冷、肚子和腿冷痛、手脚冰凉,舌苔发白,女性月事后期会痛,经色紫暗,夹有血块。

调理原则:温经散寒

调理建议:生姜红枣茶

血虚血瘀血寒血热症状(血瘀血热血虚)(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