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逆商为什么重要

在机遇相等的大环境下,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能稳步前进,活得越来越精彩,而有的人则总是失败。

美国著名学者,白宫知名商业顾问保罗•史托兹,是这么说的:“归根到底在于他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能力,即逆商的不同。”

和情商、智商相比,什么是逆商呢?

逆商简称AQ,它指人们面对逆境时候的反应,也就是面对困境,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美国的将军巴顿说过:“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这个反弹力就是每个人的逆商。

梅西11岁的时候被查出发育荷尔蒙缺乏,骨骼增长受到阻碍,大大影响发育。这对一心想成为足球运动员的梅西来说,无疑是给他的梦想判了死刑。

他拼命训练,锻炼体能,但是一年过去了仍旧没有一家俱乐部向他敞开大门。梅西决定向命运低头,停止了训练。

|NO.2|

放弃者、扎营者和攀登者

1996年5月10日,来自五支探险队的31名登山者在登顶珠峰时遭遇风暴。数小时后,一些人得以生还;一些人不幸遇难,其中包括一位著名的登山向导。贝克•威瑟斯也倒在雪中不省人事。经过数小时后,他从极寒中醒来,凭着超强的意志力和对家人的向往,即使丢了御寒的手套,他仍强撑找到了队友。虽意识到自己仅剩三个小时的生命支撑,但顽强的意志终究救了他。

面对逆境,有这么三类人:

1.放弃者;2.扎营者;3.攀登者

放弃者选择退出、逃避、变卦或放弃。

扎营者曾经努力,有过一些成就,然后就说:“我最多就能走这么远了。”于是停下来,找个平稳舒适的高地躲避逆境。

攀登者认为凡事皆有可能,不论厄运、好运,他们永不停止探索可能,追求卓越。

在这三类人中,只有攀登者没有虚度人生,他们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怀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积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攀登者知道,很多奖赏是以长期益处的形式呈现,而现在迈出的每一小步都会促成很大的进步。

与珠峰上的贝克•威瑟斯一样,攀登者是执着的、顽强的、坚韧的,他们欣然接受无法避免的挑战,不懈地攀登,遇到令人生畏的事情就改变路线,深感疲惫时就审视自己,然后决意前进。知道自我激励,自我驱动,活出了生命的极致!

正如“松下电器”创始人、“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所说:“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逆商改变思维方式(成大事者逆商)(1)

|NO.3|

强者更强,弱者变强

有一位经营者这么跟我们反馈,“每当我们想要引进一项新的变革,基本都能预料到,不管是什么变革,总有20%的人会立刻拒绝,60%的人采取观望态度,只有20%的人会积极参与。”

一般来说,这20%的拒绝者就是放弃者,面对变革,他们典型的反应就是逃避或蓄意阻碍变革成功。对于犹豫不决的60%的扎营者,他们是被安逸或恐惧驱动的,为了维持来之不易的舒适及他们对世界的可预测性,他们会小心翼翼。在攀登者眼里,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他们借助变革带来的挑战成长起来,并欢迎一切可以使之向前进的机会。通常,攀登者也是我们可以指望促成变革的人。

作为一位领导者,要做的就是把他人心中的攀登者给解放出来;扭转扎营者或放弃者的心态,激发他们的自驱动。因为:

每个攀登者心中都住着一个扎营者。因此,攀登者必须努力让自己不要满足于既有成就。我们内心渴望安定、舒适、稳妥和平静,这是无法忽视的。如果营地过于安逸,他们原本一心向上的心会渐渐消失,安度余生。

每个扎营者也都住着一个攀登者,他们每个人生来就有促使自己攀登上升的核心驱动力。

逆商改变思维方式(成大事者逆商)(2)

|NO.4|

高逆商者应有的思维方式

逆商是一种能力,更有方法和路径达成,相对于智商和情商,逆商的改变是可以瞬间实现的,想即可达!

保罗•史托兹曾联系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神经生理学科的负责人马克•努维尔博士,追问他:“养成习惯需要多长时间?”

这位博士反问:“你学了多久才知道不要去碰热炉子?”答:“大概一秒钟。”博士回答:“其实,是100毫秒。”

负责人解释道:碰到热炉子的时候,大脑会发出响亮的警报,立刻让你意识到自己的手放在了哪里。那声响亮的警报,能让人理解产生于基底神经节,即一个潜意识、无意识区的潜意识思维模式,并将之传递到大脑的意识区,即大脑皮层。

你做某件事做得越多,这件事就越发变成无意识和潜意识的。这个习惯会立即改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强化。要改变坏习惯,就必须从大脑的意识区域开始,开辟出新的神经通路,在瞬间达成新的认知,塑造新的习惯。

因此,即使生在逆境,也要反馈给自己:“去追求,去奋斗,去发现,不要放弃!”

正如尼采所说:“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生活加诸他的一切苦难!”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摩天之星总裁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