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成语故事事例(临淄成语故事拔苗助长)(1)

反映战国时期田间劳作的《耕织图》之一,根据元代农学家王祯的《农书》绘制

“拔苗助长”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将苗拔起,帮助它生长。比喻不顾事情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结果欲速而不达,反而把事情弄糟。

拔苗助长成语故事事例(临淄成语故事拔苗助长)(2)

孟子像

“拔苗助长”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孙丑上》一篇记载了孟子和他的学生—齐国人公孙丑的一番对话。其中提到了宋国一农夫“拔苗助长”的故事:

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里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往上长。他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我得想办法帮助它们生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个办法,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拔,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他回到家里,高兴地对儿子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有白费,我帮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儿子听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孟子借用这个故事,向他的学生说明: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主观地急躁冒进,就会把事情弄糟。作者:王本昌 选自《齐都成语》(2005版)责编:姜健 王静 齐文化研究中心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