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都市时报 记者董佳妮)8月31日,陕西榆林一产妇在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产区生产时,从医院5楼的窗子坠下,经抢救无效身亡医院方称,产妇由于无法忍受疼痛,多次向家属提出想要剖宫产,甚至下跪乞求,但家属仍不愿意,最后导致产妇跳楼自杀但家属方称,自己同意进行剖宫产,而医生表示不需要双方各执一词,事件真相成谜,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生孩子的三大误区?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生孩子的三大误区(生孩子这些事你真的了解吗)

生孩子的三大误区

昆明信息港(都市时报 记者董佳妮)8月31日,陕西榆林一产妇在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产区生产时,从医院5楼的窗子坠下,经抢救无效身亡。医院方称,产妇由于无法忍受疼痛,多次向家属提出想要剖宫产,甚至下跪乞求,但家属仍不愿意,最后导致产妇跳楼自杀。但家属方称,自己同意进行剖宫产,而医生表示不需要。双方各执一词,事件真相成谜。

事件立刻引起网友热议。“以后生孩子,得提前和医生说好,别理外面的人,先保大人。”“究竟什么情况才能剖宫产?顺产和剖宫产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减轻产妇疼痛的方式吗?”等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

保大保小,有没有这种说法

在榆林事件发生后,不少网友转发了这样一个段子:“一名产妇进产房后,把一张纸条递给医生,上面写着:‘如果出了什么事,千万别听外面那几个人的,一定要保我’。”短短几句话,却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生产出意外时,保大还是保小,产妇究竟能不能自己选择?对此,记者请教了法律界人士和医生。

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律师金尚江:在胎儿没有出生前,并不算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唯一的生命是产妇,原则上应该保产妇。从法律上讲,唯一能做决定的也是产妇。产妇与家属签订的授权委托书事实上是委托代理,但并不是把权利让渡给家属,产妇有权自己选择手术方式。

仁爱医院张医生:对医生来说,其实并没有保大或保小这种说法。从医院的角度出发,在产妇分娩时如果出现意外,医生一定会尽力抢救,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不可能让家人进行保大还是保小的选择。

顺产、剖宫产,如何选择

选择顺产还是剖宫产,依据是什么?

据产科医生介绍,在怀孕晚期,医院便会根据产妇的检查情况让产妇选择分娩方式。一般来说,只有在检查中发现产妇产道异常、曾进行过剖宫产、产前出血、高龄初产妇、多胞胎怀孕、胎儿胎位不正、胎儿过大、脐带绕颈等需要进行手术的情况,医生才会推荐剖宫产,一般建议顺产的情况相对较多。

顺产和剖腹产各有什么优缺点?

医生介绍,顺产就是产妇自然分娩。顺产的优点主要有:分娩过程中,产妇子宫有节奏的收缩,有利于锻炼胎儿的心肺功能,帮助胎儿出生后建立自主呼吸。顺产后,产妇恢复快,产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低。

顺产的缺点是:生产过程中,产妇需要忍受极大的阵发性子宫收缩疼痛,生产时间也相对较长。

剖宫产是指通过手术切开产妇的腹部及子宫,将胎儿从子宫中取出。剖宫产通常是为了避免阴道生产可能对胎儿或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损害,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产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建议是否应该进行剖宫产。其优点是:手术过程较快,生产过程中产妇痛苦较小。不过,剖宫产也有缺点:并发症几率较大,手术中可能出现麻醉、心血管疾病等意外情况,产妇腹部还会留下明显的疤痕。

无痛分娩,麻醉对胎儿有没有影响

在榆林事件中,产妇无法忍受剧痛坠楼。不少网民感叹:当国外已经普及无痛分娩时,为何中国妈妈还得强忍痛苦?一时间,无痛分娩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在昆明,市民对无痛分娩有多少了解呢?走访调查发现,不少准妈妈对无痛分娩了解较少,在提到是否会考虑无痛分娩,准妈妈们还是有不少顾虑。

刘女士(怀孕6个月):刘女士听朋友提过无痛分娩的生产方式,但无痛分娩具体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助产,她并不清楚。

王女士(怀孕8个月):王女士明确表示不愿意使用无痛分娩这种方式。“我听说要使用麻药,我担心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张女士(怀孕4个月):张女士怀的是二孩,因为一孩是剖宫产,所以她不能进行无痛分娩。“如果可以,我是很想做无痛分娩的,因为一孩剖宫产,伤口疼了很久。”

什么是无痛分娩?无痛分娩有风险吗?昆明仁爱医院产科的张医生对这些疑问一一进行了解答。

无痛分娩,在医学上叫做分娩镇痛,是指在分娩时用各种方法使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帮助产妇生产,进而减少非医学指征剖宫产。“我们医院一般采用镇痛分娩仪、镇痛泵来进行无痛分娩,效果都比较明显。”张医生说,镇痛分娩仪是通过对外周神经肌肉的刺激减轻疼痛,而镇痛泵是通过硬膜外麻醉来达到无痛的效果。

在医学疼痛指数中,产痛排在第三位,疼痛感高达10级。为了让家属了解无痛分娩的效果,仁爱医院曾经邀请了一些准爸爸来体验分娩疼痛,最能忍的准爸爸到了7级也无法坚持,满身冷汗。使用了无痛分娩后,产妇疼痛感不仅极大减轻,还不会影响正常宫缩及产程。

无痛分娩使用麻醉剂减轻产妇疼痛感,这一点让不少产妇表示担忧。对此,张医生解释:“无痛分娩使用的麻醉是硬膜外麻醉,所用浓度只有手术麻醉时浓度的 1/5~1/10,到达胎儿的剂量微乎其微,其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进行无痛分娩的过程中,医院会安排麻醉师全程陪产,确保分娩过程的安全。

当然,无痛分娩的使用也有相关适应症要求,经过产科医生严格评估后方可进行。但无痛分娩有一大优势,当产妇尤其是疤痕子宫产妇,阴道生产过程中,若发生危及母婴需要立即剖宫产的情况时,可极大减少麻醉时间,把握抢救时机。

分娩方式,还有哪些好选择

据张医生介绍,除了无痛分娩,在昆明其实还有不少分娩方式,都可以减轻产妇疼痛,尽量避免产妇因过度疼痛导致耗氧量增加,产妇呼吸性碱中毒或胎儿缺氧的情况。

水中分娩:顾名思义,这种方式就是指在分娩过程中,产妇身体下半部分浸泡在温度适宜的水中,新生儿出生时,身体也是在水中的,待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抱出水面。这种方式可以通过水的浮力帮助产妇生产,不仅分娩时出血量少,会阴破损少,胎儿的胎心也不会出现异常变化,但需要注意可能出现感染的情况。

导乐分娩:这是一种广受推崇的分娩方式,指的是请一位有经验的人员陪伴孕产妇分娩,一方面提供心理和生理上的知识经验,另一方面给孕产妇增加信心,缓解紧张情绪。此外,陪伴人员还可以帮助产妇进行按摩,从而减少阵痛等不适感。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心理层面减轻产妇压力,让产妇对分娩的疼痛有所准备。

直立式分娩:包括站立式、坐式、蹲式和跪式四种分娩姿势。这些姿势较为科学和合乎生理要求,因为人类的脊椎有一段自然向前弯曲,称为脊椎凸部,采用坐式分娩时,产妇躺在一把躺椅上,倾斜度可根据接生需要和产妇舒适感进行调节,使背部、腰部和腹部都能配合运动,并使内脏的蠕动加快,从而促进血液循环。

新闻快评

关于生孩子 全社会喊痛并不好

我曾经深深恐惧于生孩子,怕疼痛失控,怕不可预知的风险失控。在一些影视作品中,生孩子的女人总是发出撕心裂肺的痛苦哀嚎号,或者亲人在产房外苦苦等待,得到的却是不幸的消息……这些画面更加剧了这种恐惧感。

你想想,本来嘛,生孩子母子平安是一件天大的喜事,那是要吃红糖白酒煮鸡蛋庆祝的。可是,一条小生命刚刚临世,妈妈就离他而去,独留他在人世,多残忍!换个角度,如果妈妈活着,可是小生命却死了,妈妈一点办法都没有,多么痛苦无奈!

女人,尤其是尚未生育的女人,为什么说起生孩子就害怕,恐怕主要原因还是对生孩子这件事无知。说起来,我也是大学本科毕业,可是,学习新闻学的我,通过专业学习并不了解生孩子是怎么回事。当我到了面临生育的年龄时,我只能凭借着从影视作品中得到的信息来评估这件事。幸好我在工作中常常接触到医疗卫生行业的专业人士。我的一位高中同窗是学医的,而且成为了妇产科专家。对我的唠叨,她直接地说:“我接生了那么多产妇,自己也生过孩子,哪有那么恐怖!女人生孩子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无知真会误导人的。现代医疗技术能够最大限度避免风险发生,即使你的情况不适合自然分娩,也可以选择剖宫产,就像瓜熟蒂落一样,医生到时候帮你摘下来就行了。”一番话让我得到深深的安慰。

后来,我自己经历了生育过程。我认为,女人生育,最大的恐惧不是生育风险或分娩之痛,而是无知,是被误导。作为采访医疗卫生口的记者,我曾经进入产房观察,直接向医生提出问题。但我发现,即使是这样,仍然很容易产生偏颇的看法。

例如,我曾经推崇剖宫产,觉得这是一种既减轻疼痛又安全快捷的生产方式。但医生告诉我,剖宫产其实是一种救命之举,千百年来,最安全健康的方式还是自然分娩,迫不得已才会选择剖宫产。这首先是因为剖宫产不利于孩子,因为没有经过母体宫缩对于孩子腹背的自然挤压,孩子的肺部得不到锻炼,更容易发生新生儿窒息;其次,剖宫产对于母亲也不安全,因为子宫上会留下刀口,怀二孩时尤其危险。

这些经历,让我不由得感叹,我们对生孩子这件事的无知。我们知道,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让生育风险大大降低了,但是,我们不知道,产妇获得的知识是否充分,心理素质是否健全,对于自身的生育行为和命运的把握是否自由?我们也不知道,社会生育文化和家庭生育观念是否健康和温暖地守护着我们的产妇,整个社会是否已形成“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共识?

因此,面对生育,我们仅一味喊痛或者强化痛的氛围,对准妈妈们是否是一种最大的误导?也许,打破对生育知识的种种误区,让专业的知识普遍化和广泛化,使社会少一些愚昧,更多的产妇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